钢琴演奏中情感与技巧的和谐统一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e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与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只有达到了情感与技巧的和谐统一,才能呈现出完美的演奏效果。但是从当前普遍的演奏情况来看,许多演奏者还没有达到情感与技巧的和谐统一,这样不仅会拉低演奏者的演奏水平,还会影响听众的欣赏效果。所以,如何使情感与技巧在钢琴演奏中达到和谐统一是演奏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钢琴演奏;情感表达;技巧运用
  一、情感表达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一)提升演奏效果
  将情感融入演奏当中,能让演奏者在演奏时更加快速地找准歌曲基调,掌握作品的情感走向,把握乐曲的节奏,有助于演奏者更加精准地将作品演奏出来,呈现给听众最好的演奏效果。
  (二)体现自身风格
  虽然每一首钢琴曲的乐谱都是相同的,但是不同的演奏者呈现出来的演奏效果是不同的。在演奏中,演奏者可以投入自己的情感,也就是将自己的情绪代入作品中。乐曲有其自身的创作意义,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状态以及情感进行演奏,这样不仅能够完整地表达出乐曲的灵魂,还能与他人的演奏风格进行区分,从而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1]。
  (三)与听众进行友好交流
  在钢琴演奏中,音乐是演奏者与听众之间交流的纽带。演奏者只有在演奏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才能与听众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单纯的演奏技巧是无法让听众与演奏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听众感受到演奏者的情感,自然就能与演奏者产生情感上的交流,从而更加投入于演奏欣赏,体会到作品的美感。
  二、技巧运用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一)情感表达依托于熟练的技巧
  演奏者在钢琴演奏中,情感表达固然重要,但演奏者是否能在演奏中传递情感还是要建立在自身演奏技巧熟练度的基础上。只有拥有了熟练的演奏技巧,演奏者才能游刃有余地展现情感。钢琴曲目虽然有难易之分,但不管是哪种难度的曲目,要进行演奏都需要有熟练的演奏技巧支撑。
  (二)赋予乐曲二次生命
  艺术的开放性使得钢琴的演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艺术需要创新,演奏者需要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进行个性化的演绎。演奏者拥有了高超的演奏技巧也就意味着他能够有更多的空间对乐曲进行二次创作,在保留原曲韵味的基础上能够给予听众更加新颖的体验。对乐曲进行二次创作是演奏者必备的演奏技巧,而二次创作的能力又建立在演奏者是否具备充足的演奏技巧的基础上。
  二次创作的水平也是演奏者演奏能力的一种体现,演奏者通过对乐曲进行二次创作,既能展现自己娴熟的技巧,又能为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2]。
  三、情感与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
  (一)技巧是演奏的基础,情感是演奏的灵魂
  演奏者想要在演奏过程中展现乐曲丰富的情感,首先需要有技巧的支撑。技巧是演奏的前提,没有熟练的演奏技巧,很可能连一首乐曲都无法完整呈现,更遑论情感表达了。
  对于演奏者来说,掌握足够多的技巧,才能在演奏中弹出更精准的旋律,技巧训练也是演奏者必经的学习之路。演奏技巧不熟练也就意味着演奏者无法在演奏过程中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肢体动作,僵硬的肢体动作无法给听众带来审美体验,演奏者也无法兼顾情感的表达。
  但演奏技巧并不是演奏者学习的最终目的,技巧始终都是演奏的依托,情感才能赋予演奏更深层的内涵。演奏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演奏者发挥自己的才能,给予听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这一过程需要演奏者将情感与技巧相融合,从而将听众带入演奏者的情感氛围中。
  (二)技巧是理性的诠释,情感是感性的表达
  不同的演奏者所带来的演奏效果也不同。演奏者的技巧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声音效果,个体经历的不同也会有不一样的情感表达方式。
  在钢琴演奏中,演奏技巧也是有具体的标准的,例如,演奏者的手指力度会直接影响演奏的效果,重音是否精确、间奏是否准确都涉及具体的演奏技巧,只有遵循一定的标准,才能尽可能地呈现一个最完美的舞台。技巧在演奏过程中直接决定钢琴音色的表现。演奏者只有拥有熟练的技巧才能呈现出钢琴最好的音色,这是演奏中理性的一面。但同时,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只展现出技巧,而没有融入情感,那这样的一个演奏现场也算不上是一个成功的演奏现场。演奏者对于乐曲情感的理解就是他在演奏过程中的感性表达,是与听众获得情感共鸣的唯一方式。
  钢琴演奏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技巧始终表现的是演奏者理性的一面,而情感则能表现出演奏者感性的一面,区分演奏者与他人不同的演绎风格。技巧能够作用于情感,而情感同样能够反作用于技巧,给予技巧更大的发挥空间,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关联的[3]。
  四、融合情感与技巧的训练方法
  (一)重视理论知识的积累
  理论知识的积累对于演奏者来说十分重要,拥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能够丰富演奏者自身的情感认知。情感和技巧的统一是演奏者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因为情感与技巧的和谐统一能够让乐曲得到更加完整的表达。演奏者不断积累理论知识的过程也是不断丰富自身经历的过程。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演奏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乐曲作者的创作背景、人生经历,也就自然而然地对乐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形成了自己对乐曲的独特认识。演奏者对乐曲的整体认识越深刻,也就越容易在演奏的过程中释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4]。
  (二)重视技巧的训练
  技巧的重要性对于演奏者来说是不言而喻的,拥有熟练的技巧才能让演奏者驾轻就熟地演绎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钢琴本身就是一种十分复杂的乐器,它由88个琴键组成,是除管风琴外音域最广的乐器。其演绎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独奏,也可以加入其他乐器进行合奏,但在各种不同的演绎方式中,演奏技巧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熟练的演奏技巧一定是建立在长期的训练当中,只有持续刻苦训练才有可能达到较高的演奏水准。而且训练的时间越长,演奏者也能更加容易地掌握不同风格乐曲的演奏技巧,从而调整自己的演奏状态。
  在训练的过程中,不仅是肢体的训练,演奏者的心态也需要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获得更多的演奏技巧。在技巧训练的过程中,演奏者要时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调动自身积极的情绪,主动地投入训练过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演奏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相反,演奏者如果一直处于一个消极抵抗的状态,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演奏效果,而且在演奏者进行演奏时,心理上也很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负面情绪,演奏效果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三)重视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审美感知力是对乐曲本身美感的感受力。演奏者要完整地演奏一首作品,首先需要从主观上感受到乐曲的美,从而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才能演奏乐曲。审美能力的培养可通过欣赏不同类型乐曲的方式进行,欣赏的乐曲越多,就越有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挖掘出乐曲中所蕴含的技巧和其运用方式,也能够更加准确地体会不同乐曲之间情感表达的内在联系,从而将其更好地运用在实际演奏中。
  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提升演奏者思想水平和情感体验的一种重要方法。理论知识和演奏技巧都是可以通过日常的积累而逐步提升的,不同基础的演奏者通过一定的训练可以达到差不多的演奏水准,虽然技巧层面可能可以相提并论,但是对于乐曲的情感理解一定是有差别的,所以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对于情感的表达是十分重要的。
  五、结语
  对于現在的演奏者来说,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加强演奏技巧的训练,重视自身审美感知力的培养,才有可能在钢琴演奏中达到情感与技巧的和谐统一,才能与听众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最终呈现出一个完美的演奏舞台。
  参考文献:
  [1]赵丹.钢琴演奏中情感与技巧的结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9):224.
  [2]杨敖.钢琴演奏中情感与技巧的统一分析[J].艺术评鉴,2020(17):58-60.
  [3]原野.钢琴演奏中情感与技巧的统一[J].黄河之声,2020(9):62.
  [4]郭玉菊.论钢琴演奏中对作品情感的表达[J].黄河之声,2019(5):31.
  作者简介:
   王诗莹,云南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钢琴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仲夏夜之梦》这部戏剧作品中出现了仙境、精灵等神话人物,将爱情的主题和神话人物、玄幻场景相结合,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文章通过对《仲夏夜之梦》进行具体分析,揭示女性为爱情反抗封建婚姻和封建势力,努力追求自己心中所想的主要思想特征,并以此分析其独特的创作艺术手法。  关键词:《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思想特征;艺术手法  莎士比亚创作《仲夏夜之梦》的历史背景正好是英国文艺复兴和人文运动正进入高潮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探究诗词对建筑意境的描绘、诗词与建筑意境的“弦外之音”、诗词与建筑意境的“画面感”,展现诗词与建筑意境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诗词;建筑;建筑意境;“弦外之音”;“画面感”   中国诗词起源于三千多年前,形成于生产劳动中的口头创作,后得到充分发展。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后又有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几
期刊
摘 要:灯光在餐饮空间设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在餐饮空间中对顾客的就餐体验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灯光有助于氛围的渲染,灯光细微的变化能够带来不同的效果,不同的灯光让就餐者有着不同的心情与状态。灯光在餐饮空间中的设计让就餐者在体验美食的同时,还能从中得到视觉与精神的享受。餐厅的个性化设计离不开灯光的设计,因此照明艺术在餐饮空间中的氛围营造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关键词:照明艺术;餐饮空间;氛围  随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本民族的艺术创作方面产生了极大影响。自春秋战国儒道兴起,至后来佛教传入后,这三家相互交流影响,一些观点甚至逐渐融合,共同成为历史上主流的哲学思想。而苏轼就是一位将儒释道三家思想贯通并融于其艺术思想及创作中的代表人物。基于此,讨论儒释道三家是怎样在苏轼身上和谐共存,并在他的艺术思想及创作中体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苏轼;儒释道;书画;艺术思想  一、儒释道三家对文人画的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民间工艺蕴含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凝聚着民族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山东传统民间玩具布老虎体现了区域文化的内涵,是山东民间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传统民间工艺进行概述,对山东民间玩具布老虎的形象寓意以及玩具特色进行分析,总结出传统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应密切结合,用发展的方式进行传承。  关键词:传统民间工艺;传承;创新  一、传统民间工艺概述  传统,是指世代相传
期刊
摘 要:在黑龙江这片辽阔富饶的土地上,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历史与文化历史,这其中包括音乐文化。在这片黑土地上,音乐文化的悠久历史以及本土百年音乐家的音乐活动给这片土地带来了艺术上的生机。文章以“红色之路”上的音乐为切入点,探讨哈尔滨的吹奏乐队和管弦乐队的组建,对“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辉煌进行论述。  关键词:黑龙江;百年音乐家;音乐活动形式  注:本文系2018年度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
期刊
摘 要:歌剧是一种以歌唱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戏剧形式,兼具音乐和戏剧的双重性质,这也就决定了演唱技巧和形体语言在歌剧表演中的重要性。对于歌剧演员而言,将演唱技巧和形体语言灵活运用于歌剧表演中,使表演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不仅是对歌剧演员自我专业能力的一种提升,也是拉近观众与角色之间距离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要想取得更好的表演效果,歌剧演员就需要以歌剧表演的基本原则为基础,充分运用演唱技巧的和形体语言,深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古筝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融合了音乐美感和美观的造型,为人们提供了深切的视听感受,是当前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一大重要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审美能力。但是当前的高校古筝教学工作,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古筝教学工作的良好开展。基于此,文章针对当前古筝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展开
期刊
摘 要:目前,声乐传播研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广,其原因在于科学技术对于声乐的创作、生产、流通以及消费起到了关键作用。从19世纪西方发明录音技术以来,声乐不再是只能在特定场域中扩散的旋律,而是成为可以存储下来的物品。在工业化生产体系中,以唱片、磁带等不同的介质存储的声乐被作为商品大规模生产、复制、发行和消费。新媒体时代,可以说,现如今的声乐产业看起来似乎正面临着一个动荡多变的局面,变量可能比过去任
期刊
摘 要:钢琴演奏是展现音乐艺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并且钢琴可以与许多乐器进行密切的配合,比如吉他、小提琴等乐器。钢琴不仅可以作为一个主旋律展现给大家,还可以作为一段音乐中的配乐。弹奏者要掌握非常高难度的弹奏技巧,要具备手指和键盘的灵活协调能力。钢琴的演奏技巧对于音乐来说会有直接的影响,其中包括音准、音色以及钢琴音乐的表现能力。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钢琴演奏技巧对于音乐表现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