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植物疫苗研究进展

来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t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正在成为疫苗的新型生物反应器之一.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当前转基因植物疫苗研究的概况,详细综述了各种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转基因植物疫苗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的新趋势.
其他文献
以Asominori/IR24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对控制稻米粗脂肪含量的QTLs进行了分析,检测到了1个控制粗脂肪含量的QTL(Fatl),位于第10染色体的长臂上,贡献率为19%,其遗传正效应等位基因来源于粳稻亲本Asominori,加性效应为0.41%。
植物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植物和寄生线虫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的逐步深入,为利用基因工程方法防治线虫病毒提供了许多新的策略。一于奶部的栖居型线虫会 导根部产生特异性取食
本研究报道了细粒棘球蚴生发展细胞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学研究结果及SDS-PAGE结果,将原头节可溶性抗原,生发展可溶性抗原,囊液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血清并用原头节人工感染Balb/c小鼠制备阳性鼠血清
本研究根据已发表的新城疫病毒核苷酸序列资料,设计了一对大小为28bp的融合蛋白基因上,下游引物,以提纯的NDV F48E8株,Lasota株和Ulster株的基因组RNA为模板,在禽反转录酶和F基因上游引物作用下,合成单链cDNA。再以
以具兼性无融合生殖特性的优良苹果砧木平邑甜茶与主基因显性矮化资源“扎矮76”杂交所获得的实生后代中的有性杂种群体为试材,采用集群分析法共筛选730个Operon随机引物或引物组合,获得2个
利用生化遗传标记基因,对北京鸭7个纯系和3个二元杂交组合共10个群体进行血浆蛋白质多态分析。结果表明:7个品系的遗传结构明显不同,品系遗传差异大小与系间实际杂交效果趋势一致。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扩增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美洲株ATCC VR-2332ORF6及部分ORF7586bp的cDNA。将PCR产物连接进线状克隆载体pGEM-Teasy vector后获阳性重组质粒。用EcoRI及SmaI双酶切阳性重组质粒DNA,回收463bp的小片段并以此制
TE-AFLP(Three endonuclease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是由荷兰科学家van der Wurff等于2000年在AFLP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DNA指纹技术.它比常规的AFLP更经
自1984年第一例转基因鱼在我国涎生以来,转基因鱼研究取得长足进步。研究表明外源基因河以整合、表达,并能遗传给后代,然而外源基因整合位点难以控制,遗传不稳定等问题仍未解决所幸我
杭州中自国禹科技有限公司是正泰集团自动化产业集群正泰中自成员企业之一,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计量学院产学研合作单位,公司以智能计量服务智慧城市建设为使命。从2007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