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喝好酒

来源 :消费者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q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白酒屡遭质量事故“重创”,消费者也常心怀担忧。塑化剂事件已经弥散,但氰化物又成为近期白酒业的一次质量事件。
  本刊这次送检10款酒,对氰化物这一安全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10款酒均未检出氰化物。同时,经多次检测,本刊给消费者提供健康喝酒的几点建议。
  均未检出氰化物
  俗话说“酒多伤身”,但如果碰到不合格的产品,“酒少”也同样伤身。
  酒中除含有极少量的钠、铜、锌外,几乎不含维生素和钙、磷、铁等,有的仅是水和乙醇。此外,在酒的酿制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包括氰化物、杂醇油、甲醇和醛,对人体健康有害。
  2014年第四季度,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的酒类专项抽检中,9家企业生产的白酒氰化物含量均在11mg/L以上,且含量最高的达25.8mg/L,超过标准3倍多。为此,2015年3月6日,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该9家白酒企业负责人进行了集体约谈。
  氰化物是有毒有害物质,轻度中毒者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重则呼吸困难甚至死亡。GB 2757-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规定氰化物要小于或等于8mg/L。
  分析氰化物含量超标的原因,安徽省食品药品研究院专家认为,一是来自原料,如用木薯、野生植物根茎直接酿酒,在酿酒过程中产生氢氰酸,导致超标;二是一些勾兑的低档酒,使用了氰化物含量超标的木薯食用酒精造成的白酒不合格。
  本刊此次送检的7款白酒和3款白兰地均未检出氰化物。消费者可不必担忧这些产品因氰化物造成的危害。(如图3)
  健康饮酒
  综合本刊多次酒类测评以及专家意见,提醒消费者,错误的饮酒方式是酒精性肝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在此给消费者提供如下几点建议。
  尽可能饮热酒。酒加热后入口更加芳香,还可以有效地挥发掉酒中部分有害物质。
  空腹时不要饮酒。进食后饮酒,酒在胃内停留时间长,且酒精受胃酸的干扰,吸收缓慢,就不易酒醉。
  喝酒不宜过快。虽然水分子和酒分子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相互缔合成为较大的分子团,但酒精分子释放速度远超出人体对酒精正常的吸收速度时,会很快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使人感到上头快,易醉,伤胃等。
  白酒、啤酒、饮料等不宜混杂喝。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农绍庄表示,几种酒混着喝容易醉,这与破坏乙醇的缔合度有关。“一般说来,陈酿酒的分子缔合度相对较高,在胃里分解得就慢。混着喝酒,会破坏酒精的缔合度,加速人体对酒精的吸收,所以容易喝醉。”
  鱼类、绿叶蔬菜、豆类等富含锌或镁等微量元素,有利于激活酒精酶系,以降解乙醇为乙醛,最终乙醛降解为乙酸排出体外。饮酒群体应增加对这些微量元素含量和种类的摄入,其对于减轻饮酒带来的不舒适感,减轻或避免乙醇、醛类对人体组织、特别是肝脏组织的损害作用甚大。
  此外,特别提醒,有肝病的朋友最好戒酒。
其他文献
很多情况下,“春困”若太严重,则可能是抑郁症等情绪病的先兆,或有可能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肺朝百脉,若身体本身肺脏的功能同时虚弱,也有可能导致严重春困。  “春日绵绵正好眠”,正值春夏交替之际,雾气浓,湿气重,虽然没有熬夜通宵,但身体总感觉懒洋洋,有气无力,昏昏欲睡。  想要生龙活虎地过完这个时节,不妨掌握一些缓解春困的法子。  春困从哪来?  由于此时节湿气重,人体若阳气不足,易受湿邪侵犯,
期刊
事实上,在监管膳食补充剂的权力上,美国FDA比中国食药监要弱得多。海淘美国这些产品更不靠谱。  本刊记者/肖道  美国纽约州近期对四大零售商畅销的78个保健品样本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近五分之四的产品不含标签上所说的植物成分或者含有其他成分;另外,还发现所谓的草药片剂里不过是米粉、芦笋和庭院常见植物成分,某些成分对有过敏反应的病人还具有潜在危胁。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已经就此发起调查。  此事
期刊
疝气治疗的唯一手段就是手术治疗!社会上常常会看到的“不手术,不打针,不吃药治疗疝气”以及“疝气带治愈疝气”一类的广告,请老年朋友们切莫盲目相信,浪费钱财,延误病情。  疝气,民间俗称小肠气,其中以腹股沟最常见,好发于婴幼儿和中老年人。根据中国的流行病学调查,腹股沟疝的发病率在3%-5%,而在婴幼儿和60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可高达1%-5%。  “不吃药,不打针,不手术”,这些坊间说法有几分真? 疝
期刊
操控性与舒适性只是轮胎的两极指标,而在日常选购轮胎时需要全面考虑。通常情况下,国内消费者都倾向选择兼顾性能和舒适的轮胎,这样的轮胎虽然没有最好的两极表现,却可以达到更好的平衡。  2015年10月,《消费者报道》联合RealCar团队对市场上流行的5款轮胎进行了详细评测,其中着重测试了消费者关注的性能、舒适性方面。除此之外也加入了耐磨性的主观评价。  此次测试基本是在平滑路面场地进行,车辆以80k
期刊
2014年10月,《消费者报道》曾对10品牌冬季补水面膜进行测评,测评品牌涉及美即、肌研、韩束、韩后、宜侬、我的心机、相宜本草、露兰姬娜、膜法世家和迪曼之谜。  在这10品牌的保湿面膜中,有一半是以透明质酸或玻尿酸作为主打概念。该物质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薄膜,避免水分蒸发。但本刊此次测试结果显示,各品牌面膜实际透明质酸含量相差较大。其中,膜法世家绿豆甘草鲜萃净白蚕丝面膜的透明质酸含量最高,为0.81
期刊
飞雕等浴霸接地措施成“摆设”  4个品牌在接地措施上做到了安全过关,但在产品后期的安装上,让这项安全防护几乎形同虚设。无论浴霸实体店销售员、企业的客服还是天猫客服,均没有在采购过程中告知消费者需要接地安装。  X  2013年陕西省质监局在浴霸质量抽检中发布浴霸合格率不到5成,其中不乏欧普、奥普、樱花等浴霸大牌,而防止触电的接地措施是不合格项目“重灾区”。  2015年1月,《消费者报道》送检的奥
期刊
目前,市面上类似“糖大夫”智能血糖测量仪的产品并不多,“糖大夫”的性价比比较有市场竞争力。而对测试记录的云存储,与微信的无缝衔接,都将成为未来智能医疗领域大数据应用的基础范本。  今年春节前夕,腾讯突然宣布进军智能医疗设备领域,并迅速推出针对糖尿病患者测量血糖的“腾爱·糖大夫”血糖测试仪。通过主打亲情牌,这款智能血糖仪一时间走红网络。  因为数量有限,这款血糖仪采用“预付29.9元+补齐尾款”的销
期刊
刚刚过去的冬天,在没有集中供暖的南方,你是怎么度过的?  可以说,浴霸一直是冬日洗澡“神一样存在”的电器产品。不过,这个名副其实的“中国制造”近几年一直存在“浴霸致盲”、“蓝光危害”各类争论。  《消费者报道》于2015年1月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奥普、欧普、飞雕和樱花等4个品牌的灯暖型浴霸产品,对“蓝光”等八种可能造成光生物危害的光源进行检测,力求客观地反映浴霸强光对人眼与皮肤的危害程度;同
期刊
尽管在国家标准里浴霸释放的“蓝光”不会构成威胁,但并不代表浴霸因此就“与眼无害”。国标危害级别中只有无危险、低危险、中度危险和高危险四个等级,但基于各种辐射光源对人体影响的差异,同一等级中不同辐射光源的曝幅限值并不相同。  1993年被研制出来的灯暖型浴霸,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制造”,它成了冬日里没有集中供暖的南方“洗澡神器”。可“浴霸致盲”、“蓝光危害”的传闻也从未间断。  《消费者报道》在201
期刊
灯暖浴霸的安全问题,已不是新鲜话题。即使是在2008年12月发布了浴霸行业标准之后,其所引发的各种安全事故仍然层出不穷。原因不仅在于浴霸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更是指向了一个更大的弊端——灯暖浴霸标准的不完善,使浴霸的生产和质量的评判标准相对“自由”,仅从标准合格与否来看,已不足以完整地衡量其产品的安全性。  接地措施切不可少  “浴霸胶壳的质量、灯泡的好坏、接地铜线纯不纯等,都能使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