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稻种质资源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评价

来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dai19860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以白背飞虱为主要传播介体的病毒性病害,近年来给我国水稻生产带来巨大危害。为筛选具有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的稻种资源,本研究以2812份来自国内外的栽培稻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和室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相结合进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抗病材料比例仅为0.46%,不同地理来源、不同种质类型、不同生态地理型的抗病性水平不一致;感病材料比例达99.54%,其中包含多个我国近年来水稻生产中的主推品种,表明栽培稻资源的总体抗性水平低。结合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室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固肾安胎丸+黄体酮联合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将本院接收的15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双盲随机对照原则,予以分组探讨,其中一组名为常规组(单纯用黄体酮治疗),另一组名为研究组(固肾安胎丸+黄体酮联合治疗)。每个小组分别75例。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症状积分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孕酮水平、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黄体酮治疗的同时,对先
为了进一步揭示棉花优质品种的纤维产量和品质性状之间的遗传关系,筛选纤维品质突出的优异材料,本研究以优质品种中棉所127为父本,与高产品系sGK中156为母本杂交,构建F2和F2:3分离大群体,对分离群体的纤维产量与品质进行初步评价分析。结果表明F2和F2:3世代中铃重、衣分、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伸长率和整齐度性状均呈正态分布,表现双向超亲分离,群体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的超高亲比例分别为61.38%和69.55%,断裂比强度的超高亲比例分别为42.12%和61.00
目的:探讨四逆散对慢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来本院收治的84例慢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愈率(52.4%),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1.0%)(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散加减对慢性胆囊炎患者疗效较为显著。
一题多解是课堂教学的常态化行为,也是不少公开课上教师展示研究成果的重要方式.文章挖掘多解生成的途径,剖析多解生成的原因,主要有选用知识不同、构图位置不同和表述方式不同等.
数学概念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且核心形式,学生通过概念学习逐步建立起数学知识结构.而问题链则为概念学习提供了现实载体,使学生有机会在反映数学思维顺序的问题链持续驱动下建构知识.文章通过对“二面角”概念若干要素的分析,探讨如何设计数学概念教学的问题链.
文章以2021年全国数学新高考卷Ⅱ第21题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解题过程和结论的结构特征,改变试题背景,得出圆锥曲线相交弦的一个统一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将直线倾斜角一般化,将这个统一性质推广为更一般的情形.
文章从解析几何的本质出发,结合双曲线的第二定义以及平面几何知识,给出八省联考解析几何解答题的多种解法,找出这类问题的本源,探讨基于这个背景的多种命题手法,再现各类真
芒是小麦重要的穗部器官之一,在小麦的光合作用、抗虫、防鸟和产量形成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麦芒形成的分子机制仍不是十分清晰。本研究利用Wheat 90K SNP芯片对206份来自于黄淮海地区的小麦材料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检测到的与小麦芒性显著关联的SNP位点主要分布于1A、2A、2B、5A和7A染色体上,但显著性较高的位点集中在5A染色体上。同时借助Wheat 660K SNP芯片对一个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集群分离分析法(BSA)分析,共检测到500个差异SNP,其中有158个位于5A染色体上,且
目的:对甲基强的松龙与常规西药相结合在小儿急性肾炎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所收治的98例小儿急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治疗方案不同分成甲组(n=49例)与乙组(n=49例),甲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乙组再予以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上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加以观察与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L-6、IL-8、TNF-α指标与本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治疗后的IL-6、IL-8、TNF-α指标明显优于甲组治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脂与艾瑞昔布在骨科手术超前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的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骨科医治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电脑排序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术前给予艾瑞昔布,观察组术前给予氟比洛芬脂。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阶段的疼痛程度与镇静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6h、术后12h的疼痛程度评分与镇静效果评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4%,观察组为26.68%,两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