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来源 :教育与职业(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tdi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环境是大学生的主要生存环境,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影响源,是中西方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和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适应网络环境新常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适应新媒体交互式传播特征,再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话语体系;适应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倒逼范式”,发挥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作用;适应高校网络舆情高发态势,在舆情应对处置中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关键词]网络环境 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耦合关系
  [作者简介]孙伟(1976- ),男,江苏睢宁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徐州 22111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校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RS2015-1)和2015年校级社科基金预研课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YSLJJ-1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14-007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4日参加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如何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如何才能自觉担当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者、践行者的重任?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对实现中华民族“两个百年”的“中国梦”,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与网络环境的耦合关系
  耦合关系是指某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网络环境与大学生之间的耦合关系分别呈现出情感耦合、功能耦合、控制耦合等多样化耦合谱系。
  1.情感耦合。1997年被誉为互联网真正走入中国百姓家庭的互联网元年,当前的大学生均为“95后”,基本上与中国互联网共发展共成长,其人生历程、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刻上了互联网的印迹,并在长期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与之建立起亲近的情感耦合。
  2.功能耦合。随着网络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计算机依托互联网衍生出很多功能,包括信息获取、娱乐个性化、生产网络信息、参与社会协作等,大学生在互联网功能的多样化选择中建立起功能耦合。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更进一步增强了互联网的“吸附性”,大学生与网络环境之间“无时不网、无网不在、移动上网”的耦合度进一步加深。
  3.控制耦合。大学生通过输入数据、文字指令、点击打开等方式,实现了与网络环境的控制耦合。网络能够迅速地满足大学生参与社会、诉求表达、答疑解惑、互动交友等多方面的物质与精神需求,而互联网提供的海量信息以及多元多变的价值观念也在隐性地控制着大学生。
  二、网络环境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影响
  网络环境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是以人为中心的虚拟空间,是对人的生活产生直接、间接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进步,网络已经从最初的“第四媒介”发展为与现实环境密不可分的“彼岸世界”,“它可以改变社会环境,改变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可以改变人们的政治观念、伦理道德观念等等”。①这个与现实环境并存的虚拟环境已成为影响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因素。
  1.网络环境既是聚集最多大学生的活动场域,又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主要源头。从规模上看, 95%以上的大学生存在于网络环境中,并在虚拟环境和现实环境中自由切换。从上网时长看,移动互联网占用学生大量的“零碎化”时间,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长在5个小时左右,基本占到了白天活动时间的一半。如此大的上网规模以及如此长的上网时间,都说明网络环境契合大学生心理,能满足大学生交友、表达等需求,是极受大学生喜爱的环境。但是,由于网络技术推倒了高校的“围墙”,大学生常在网络环境中“聚集”“围观”,网络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削弱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严重动摇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
  2.网络环境既是促进大学生成长的舞台,又是左右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战场。网络环境下,信息海量、共享,传播迅捷、互动,多元文化交流、碰撞,为大学生打开了一扇认知社会、了解世界的窗户,有利于开阔大学生视野,增强大学生参与网络环境下的国际竞争的意识,加强大学生建设新中国的能力。但是,网络环境在“全球文化交融”的同时,也交织着中西方意识形态的“暗战”。西方敌对势力凭借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上的双重话语霸权,以全球化网络为载体,把大学生作为和平演变的对象,裹挟着正能量的外衣,倾销、散布西方政治制度、普世价值、生活方式,“比如,在微信朋友圈中传播的‘哈佛校训’‘西点军规’等,表面看是‘正能量’语境,背后却隐藏着西方意识形态的有意渗透”。②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以及价值观形塑的黄金时期,网络环境多元文化思潮是隐性的,大学生容易对其丧失警惕性,在各种“糖衣炮弹”的攻势下逐渐丧失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
  3.网络环境既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境界的晴雨表,又是有效指导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开放性,使得一部分大学生把网络看作宣泄情绪的垃圾场,在网络乱象中迷失自我、道德滑坡、丧失社会责任感,“他们对利己的举措极为赞同,对损己的措施加以痛斥,而对与己无关的事则置之不理”。③学生毫无顾忌的吐槽、跟帖、转播,可以让学校看到学生更为真实的思想,更为真切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了参照依据,有利于学校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特征,有利于对一部分大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育。另外,网络环境还为发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新理论成果,更新实践活动的动态,解读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提供最快捷、最全面的平台,为教育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提供辅助。   三、耦合网络环境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思考
  1.适应网络环境新常态,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当前,“新媒体第一次全面地在赶超我们的传统媒体,但是新媒体不可能取代传统媒体。我们已经错过了互联网时代,但是我们不能再错过移动媒体”。④媒介的融合化、移动化以及微传播时代的来临,要求必须构筑强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阵地。
  一是要构筑高校全媒体融合的网络宣传阵地。高校党委要适应大学生“网络化生存”特点,一手抓好红色网站、门户网站、新闻网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网站的建设,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一手抓好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网络化建设,进一步发挥校园传统媒体的育人作用,在信息的全媒体化展示、新闻的多层面化报道、宣传的重复性强化下,全媒体地反映校园文化生活。
  二是要大力建设官方微平台。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真正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适应了新媒体的移动化发展要求,也契合了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引领了大学生的“微”生活。要建立学校党委、二级学院、班级团支部三级官方微博平台,以及学校、共青团、学生会等微信公众号方阵,既实现内容供给的独立性,又建立互相关注、互相转播的资源共享机制。
  2.适应新媒体交互式传播特征,再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话语体系。“现代传媒与传统媒介相比有一个新的显著特征,即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由单一流向发展为双向和多向交流,并呈现出强烈的互动功能,这一重大变化使现代传媒的发展日益体现出富有历史内涵的生态性特征。”⑤传播媒体回归大众带来对权威的消解,共同创造、分享的海量信息带来选择的随意性,要求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话语体系。
  一是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的转化,拉近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摈弃空洞说教、生硬灌输,要“通过一个‘解码’与‘再编码’过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国家话语向个体话语、由政治话语向生活话语的有效转化,将抽象、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有效融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⑥。在语言风格上要多用通俗化、大众化、情感化的语言,巧妙使用时尚元素、网络流行语,保持与大学生处于同一话语体系。在语言内容上要瞄准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采用鲜活的、接地气的、充满正能量的表现形式。
  二是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故事”,让大学生在知荣辱、明是非、辨美丑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观以历史典故、哲理故事、神话传说等方式传播给大学生,为大学生搭建一条通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高塔的通道,让大学生获得成长成才、人生规划、奉献社会的思想基础。
  3.适应新媒体信息传播模式的“倒逼范式”,发挥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作用。自媒体是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创造出来的,是一种即时性社会传播媒介,具有草根性、个性化,是大学生自己拥有的媒体机构,是大学生参与社会交往的最有活力的场域。自媒体生态也颠覆了新媒体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以往‘门户网站发布信息、用户传播信息’的状态,逐步变成了‘用户发布信息、门户网站选择性传播’的‘倒逼范式’;尤其是微博、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的出现,使得网民角色从早期的‘工具用户’向如今的‘信息发布者’转变”⑦。大学生网民是最活跃的“信息发布者”,其网络信息的流通性转播、原创信息的生产性传播,都突显了大学生在“倒逼范式”下的信息传播模式中的主体地位。
  一是增强大学生的辨析能力,警惕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信息传播的“倒逼范式”为西方意识形态向“草根”(包括大学生)直接渗透提供了渠道。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隐蔽性容易让大学生丧失辨别能力,标题化阅读以及领先转播的“优越感”使大学生极易成为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推手。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接地气,与时俱进地跟踪研究自媒体,增强大学生大是大非的判断能力。
  二是以各类活动项目为载体,宣传大学生自媒体。既要用微博墙、拍照上传秀微信等消除学生的“局外感”,又要依托大学生的数量优势进行集中宣传;要把新媒体的前期通知、中期互动、后期转播纳入活动策划;要不定期发起微博公共话题讨论、校内外重大事件微信调查、校园微摄影等,提高微平台的“黏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受教育、强素质。
  三是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在孵化正能量文化产品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积极举办微博、微视频、微电影大赛等,形成一批大学生原创的正能量文化作品,以综合反映学校师生的文明风尚、道德素质、精神情操;学校有关部门要在编辑加工的基础上,将其上传到官方微信平台;要发挥学生在官方微平台上的建设、管理、维护作用,并以学生团队为推手,引导广大学生养成关注学校官方微平台、转播官方微平台推送内容的习惯,推动微平台的最新“心灵鸡汤”、最美“校园风光”、最快“校园新闻”直达每个大学生的心灵深处。
  4.适应高校网络舆情高发态势,在舆情应对处置中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网络环境的多样化契合了大学生标新立异、自我标榜的特点,但同时也助长了情绪宣泄、思想偏激、雷言雷语以及“三俗”网络行为。这要求高校党委要把舆情应对处置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在荡涤、排毒的过程中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一是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及快速处置机制,疏解部分大学生的负面情绪。当学校的某些管理制度侵犯学生利益时,部分大学生就会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学校有关部门选择回避或沉默,就会进一步累积学生的负面情绪甚至戾气,正能量会被抵消,更谈不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要建立网络舆情委员会,加强各个部门的合力,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和情报交流,力求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回应,杜绝舆情发酵传播。回应要做到以情感人,以事启人。
  二是要加强传统媒体与网络环境的互动,提高育人针对性。“网络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不过是对其市场的冲击,它并没有创造一种超越前者的故事逻辑。”⑧虽然传统媒体遭到新媒体冲击,但是新媒体不会取代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不会自然消亡。传统媒体所具有的官方权威性、媒体公信力、思想价值的正能量、巨大的读者群体使其具有不可替代性。校报等传统媒体要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进行内容分析、问题研判,采取“议程设置”的形式,深化对问题、观点、现象的调查评论,形成深度解读式的第二轮回应,使学生在新闻评论中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形成自觉的道德责任。“一定要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为补充,共同构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⑨
  [注释]
  ①⑤郭智勇.传媒环境变化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J].江苏高教,2011(2):118,118.
  ②⑦刘彤.揭开网络“正能量谣言”的画皮[N].光明日报,2014-
  12-27.
  ③李伟东,刘敏姬.论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与校园稳定维护[J].教育与职业,2010(21):72.
  ④刘伟.学习不可懈怠[N].光明日报,2014-09-24.
  ⑥曲茹.引导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关键[N].光明日报,2014-
  09-24.
  ⑧王梦影.逼近网络热词的真相[N].中国青年报,2014-01-16.
  ⑨胡剑慧.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渠道[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3):18.
其他文献
58例早孕者在人工流产中静注氯胺酮100mg及安定10mg,与单独静注安定组及不用药组相比,具有镇痛完全、无副作用等优点。
外资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本土化,然而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日趋重要的市场地位,"本土化"三个字的内涵早已不再是简单的本地采购和生产,而是被赋予了更多、更新的含义。
采用动态心电图对100例冠心病患者,在日常活动状态下,连续检测24小时,结果表明,73例有284次心肌缺血发作,其中无症状缺血发作219次(77.12%)。无症状和有症状组心肌缺血的ST段压低程度明显差异,但无症状较有
<正> 检测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对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治疗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
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简称NI)近日发布全新的cRIO-9068软件定制的控制器,它经过完全的重新设计,但仍旧保持NILabVIEW及I/O与CompactRIO的完整兼容性。陔捧制
【正】苍绿的草原一望无际,起伏的山丘上搭着一道道浓绿的葡萄架,远处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吃着草,星星点点的白色房屋,好似一幅静美的天然油画,而澳大利亚五星级牧场斯派塞就坐
<正> 1986年至1992年,我院182例食管贲门癌手术病人行器械吻合。我们采用信访与门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随访。本文着重讨论影响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吻合口狭窄问题。
【正】家里的小鬼会不会在饭前偷吃零食,或者偷偷做一只小夜猫?而大的那位又做事毛手毛脚,做饭前忘了刷锅,洗澡前忘了清理堵住的排水口……你则像是站在家庭擂台的另一端,与
[摘要]随着武警部队发展和院校调整改革的不断深化,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文章针对武警士官院校初步转型后的建设发展,着重提出了近期应实施的重点建设工程,包括培训任务规划提升工程、现代化教学体系内涵建设工程和开放式融合发展工程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士官院校 职业技术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04-0106-04 
采用分流加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26例,术中连续测量门脉压证实,分流术后门脉压降低,加做断流术后门脉压多有不同程度的回升,但术后最终门脉压低于术前,证明该术式不但可降低门脉压,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