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的部分常见病及应引起的注意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吞咽困难。当我们咽下水和唾液等液体或固体食物时,一般不会有什么感觉。固体食物通过需5~6秒钟,液体下行会稍快些。当下咽物在食管某部位遇阻,患者感到发噎,甚至可将咽下的食物反出,这就是发生了“吞咽困难”。当固体、液体下咽均感到困难或吞咽开始即感困难者,即可能有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吞咽困难逐渐加重,固体食物不能再进入,仅可饮入液体者,应想到食管内或食管外有物引发食管堵塞;若吞咽不畅间断或偶然出现者则可能与食管炎或食管裂孔疝有关。
  呕血与咯血。来自呼吸道的血为“咯血”。咯出的血多为鲜红色、粉红色,有时可痰中带血丝或仅为血或痰血相混。咯血时可能伴有咳嗽。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的血呕出来叫“呕血”,因与胃酸相混,吐出的血可为咖啡色、暗红色,只有当出血量大、速度快或直接来自食管的血因尚未与胃酸相混合则可呈鲜红色。呕血的量一般比咯血多。呕血时可能有食物混淆。呕血可能有下述疾病:①食管病:食管炎、食管静脉曲张、食管溃疡、食管癌、食管结核。②贲门病:贲门癌、食管裂孔疝、贲门黏膜撕裂症。③胃部病:溃疡、出血性胃炎、胃息肉、胃癌、胃石。④十二指肠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十二指肠癌、十二指肠憩室炎。呕血发生后,需妥善处理:①保持镇静,镇静有减少出血的可能。②为避免窒息发生,呕血者最好侧卧,即使平卧也要将头侧向一面。③避免震动,以防加重出血。④要估计出血量,查看血的颜色,并记录呕血发生的日期和时间。⑤呕血发生后不应再进食进水。⑥呕血后应注意有无头晕、乏力、心慌、肢冷,或神志淡漠、面色苍白、出汗等情况。
  慢性腹痛。引起慢性腹痛的病症有:①消化道慢性炎症:如结核性腹膜炎、溃疡性结肠炎、溃疡病等;②肿瘤:如恶性肿瘤瘤体的压迫、浸润或转移灶;③消化道慢性梗阻:如肠梗阻、粘连、扭转、狭窄、结石等;④某些脏器肿大,如肝癌;⑤神经精神及代谢病:如尿毒症、腹型癫痫、精神病等。腹痛症状常见,但诊断较难,难在引起腹痛的疾病太多,涉及的系统也多,病情表述多样化,有时病情变化迅速。所以腹痛时宜先明确诊断,如为止痛而自行服止痛药,则可能掩盖病情。
  黄疸。白眼球(医学名词为“巩膜”)、胸腹部及四肢皮肤发黄时称为“黄疸”。引起黄疸的疾病多为炎症(肝炎、胆囊炎)、结石(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肿瘤(肝癌、胆管癌、胰头癌)。有些人使用某些中药或西药后可引发“药物性肝损害”,也主要表现为黄疸。临床上把黄疸分为三类:①溶血性黄疸;②肝细胞性黄疸;③胆汁淤积型黄疸。当黄疸出现后需到医院做有关检查(B超、尿三胆、胆红素及肝功能等),病情重者往往需要住院诊治。黄疸在眼部最早出现,次之在胸腹背部,最后方达肢体远端。黄疸消退次序正与上述相反,即肢体、肢端黄疸先退,而最后在眼部消去。
  (摘自《中老年保健》)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