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的两个方面的论述,分析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要素。
【关键词】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工作要素
一、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
所谓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就是在基本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概算造价、预算造价、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价。具体有:(1)在项目建议书阶段,按照有关规定编制的初步投资估算,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就确定为拟建项目列入国家长期计划和开展前期工作的控制造价。(2)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按照有关规定编制的投资估算,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就确定为该项目控制造价。(3)在初步设计阶段,按照有关规定编制的初步设计总概算。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就确定为拟建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4)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按照有关规定编制的施工图设计预算,用以确定为核实施工图设计阶段预算造价是否超过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造价。(5)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招投标的工程,承包合同价就是以经济合同形式确定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6)在工程实施阶段要按照承包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以合同价为基础并考虑因物价上涨而引起工程造价的提高和设计中难以预计而在实施阶段实际发生的工程和费用增加,来合理确定结算价。(7)在竣工验收阶段,全面汇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实际花费的全部费用,编制工程决算,如实确定该建设工程的实际造价。
二、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1)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必须重点突出。很明显,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2)主动控制,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传统决策理论是建立在绝对的逻辑基础上的一种封闭式决策模式,就是把人看作具有绝对理性的“理性的人”或“经济人”,在决策时,会本能地遵循最优化原则(即取影响目标的各种因素的最有利的值)来选择实施方案。而以美国经济学家西蒙首创的现代决策理论的核心则是“令人满意”准则。他认为,由于人的头脑能够思考和解答问题的容量同问题本身规模相比是渺小的,因此在现实世界里,要采取客观合理的举动,哪怕接近客观合理性,也是很困难的。因此,对决策人来说,最优化决策几乎是不可能的。西蒙提出了用“令人满意”这个词来代替“最优化”,他认为决策人在决策时,可先对各种客观因素、执行人据以采取的可能行动以及这些行动的可能后果加以综合研究,并确定一套切合实际的衡量准则。(3)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从组织上采取的措施,包括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造价控制者及其任务,明确管理职能分工;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包括重视设计多方案选择,严格审查监督初步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从经济上采取措施,包括动态地比较造价的计划值和实际值。在此,还应指出: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首先,工程造价的确定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基础和载体。其次,造价的控制寓于工程造价确定的全过程,造价的确定过程也就是造价的控制过程。最后,确定造价和控制造价的最终目的是同一的。
三、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要素
(1)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建设方案认真优选,编好、定好投资估算,考虑风险,打足投资。(2)从优选择建设项目的承建单位、设备制造及材料供应、咨询(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搞好相应的招标投标。(3)合理选定工程的建设标准、设计标准,贯彻国家的建设方针。(4)按估算对初步设计(含应有的施工组织设计)推行量财设计,积极、合理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优化设计方案,编好、定好概算,打足投资,不得突破。(5)对设备、主材进行择优采购,能实行招标采购的就尽量实行招标。(6)择优选定建筑安装施工单位、调试单位。抓好相应的招标工作。(7)认真控制建筑安装施工单位、推行“限额设计”。(8)协调好与各有关方面的关系,合理处理配套工作(包括征地、拆迁、城建等)中的经济关系。(9)严格按概算列造价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10)用好、管好建设资金,保证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减少资金利息支出率和损失。(11)严格合同管理,作好二程索赔价款结算。(12)强化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项日法人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主体地位,在法人组织内建立与造价密结合的经济责任制。(13)社会咨询(监理)机构以要为项目法人积极开展工程造价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咨询服务,遵守职业道德,确保服务质量。(14)各造价管理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强化基础工作(定额、指标、价格、工程量、造价等信息资料)的建设,为建设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提供动态的可靠依据。(15)技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参 考 文 献
[1]王万宗.信息管理概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
[2]顾辅柱,李存斌.工程建设信息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关键词】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工作要素
一、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
所谓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就是在基本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概算造价、预算造价、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价。具体有:(1)在项目建议书阶段,按照有关规定编制的初步投资估算,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就确定为拟建项目列入国家长期计划和开展前期工作的控制造价。(2)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按照有关规定编制的投资估算,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就确定为该项目控制造价。(3)在初步设计阶段,按照有关规定编制的初步设计总概算。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就确定为拟建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4)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按照有关规定编制的施工图设计预算,用以确定为核实施工图设计阶段预算造价是否超过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造价。(5)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招投标的工程,承包合同价就是以经济合同形式确定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6)在工程实施阶段要按照承包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以合同价为基础并考虑因物价上涨而引起工程造价的提高和设计中难以预计而在实施阶段实际发生的工程和费用增加,来合理确定结算价。(7)在竣工验收阶段,全面汇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实际花费的全部费用,编制工程决算,如实确定该建设工程的实际造价。
二、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1)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必须重点突出。很明显,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2)主动控制,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传统决策理论是建立在绝对的逻辑基础上的一种封闭式决策模式,就是把人看作具有绝对理性的“理性的人”或“经济人”,在决策时,会本能地遵循最优化原则(即取影响目标的各种因素的最有利的值)来选择实施方案。而以美国经济学家西蒙首创的现代决策理论的核心则是“令人满意”准则。他认为,由于人的头脑能够思考和解答问题的容量同问题本身规模相比是渺小的,因此在现实世界里,要采取客观合理的举动,哪怕接近客观合理性,也是很困难的。因此,对决策人来说,最优化决策几乎是不可能的。西蒙提出了用“令人满意”这个词来代替“最优化”,他认为决策人在决策时,可先对各种客观因素、执行人据以采取的可能行动以及这些行动的可能后果加以综合研究,并确定一套切合实际的衡量准则。(3)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从组织上采取的措施,包括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造价控制者及其任务,明确管理职能分工;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包括重视设计多方案选择,严格审查监督初步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从经济上采取措施,包括动态地比较造价的计划值和实际值。在此,还应指出: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首先,工程造价的确定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基础和载体。其次,造价的控制寓于工程造价确定的全过程,造价的确定过程也就是造价的控制过程。最后,确定造价和控制造价的最终目的是同一的。
三、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要素
(1)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建设方案认真优选,编好、定好投资估算,考虑风险,打足投资。(2)从优选择建设项目的承建单位、设备制造及材料供应、咨询(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搞好相应的招标投标。(3)合理选定工程的建设标准、设计标准,贯彻国家的建设方针。(4)按估算对初步设计(含应有的施工组织设计)推行量财设计,积极、合理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优化设计方案,编好、定好概算,打足投资,不得突破。(5)对设备、主材进行择优采购,能实行招标采购的就尽量实行招标。(6)择优选定建筑安装施工单位、调试单位。抓好相应的招标工作。(7)认真控制建筑安装施工单位、推行“限额设计”。(8)协调好与各有关方面的关系,合理处理配套工作(包括征地、拆迁、城建等)中的经济关系。(9)严格按概算列造价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10)用好、管好建设资金,保证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减少资金利息支出率和损失。(11)严格合同管理,作好二程索赔价款结算。(12)强化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项日法人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主体地位,在法人组织内建立与造价密结合的经济责任制。(13)社会咨询(监理)机构以要为项目法人积极开展工程造价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咨询服务,遵守职业道德,确保服务质量。(14)各造价管理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强化基础工作(定额、指标、价格、工程量、造价等信息资料)的建设,为建设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提供动态的可靠依据。(15)技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参 考 文 献
[1]王万宗.信息管理概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
[2]顾辅柱,李存斌.工程建设信息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