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职业教育不公平及应对措施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lixi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教育不公平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但很少有人提到职业教育不公平。随着职业教育在我国的迅猛发展,职业教育不公平问题也应受到人们的关注。职业教育不公平主要体现为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政府和全社会应该对职业教育加大扶持力度,职业院校本身也应积极改善,避免和减少不公平现象的发生,使职业教育能够和谐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不公平;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8-0144-02
  
  什么是职业教育公平
  人们追求教育公平可以追溯到古代,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最先提出了教育公平的思想,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民主主张。到了18世纪末,教育公平的思想已在西方国家转化为立法措施。近代西方社会更是崇尚教育公平观。教育公平的概念自古就有,是个历史的范畴,只是在不同的时期和国家有着不同的意义。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目前,教育公平的含义包括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公平。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开始关注教育公平话题。当人们在谈论教育不公平时,更多的是针对义务教育不公平、高等教育不公平,现在,幼儿园教育不公平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然而,职业教育不公平却鲜有人问津。而我国职业教育输送的人才已占所有人才的一半,这足以说明职业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部分。
  职业教育公平,一方面,指社会每个人都拥有平等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即职业教育对个体的公平性。另一方面,指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公平性,即职业教育应得到与普通教育同等的对待。所以,职业教育公平是指所有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的基本平等与对个体发展差异性的尊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的发展机会,获得同等的待遇和社会认可。
  职业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原因分析
  从世界范围看,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是与传统普通教育有着不同本质的另一种类型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形式。
  我国的职业教育大约在清末开始出现,但真正发展是在近20年。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6年召开了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使职教走向了依法治教的道路。职业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在我国比较严重。现从以下三方面来具体分析:
  (一)教育起点不公平
  招生制度不公平众所周知,无论是初中起点的中职,还是高中起点的高职,学生录取分数段都是名列最后,在招生时都放在最后的批次。这些学生似乎是无路可走才选择职业院校就学。职校所招的学生往往都是分数比较低的、学习成绩差的,所以,职业学校的学习风气不好,家长也不愿意送孩子去职校读书。
  社会观念不公平自从有了高考制度以来,人们对它就非常关注。在上世纪80年代,考上大学意味着毕业以后可以分配工作,有一个“铁饭碗”。即使到了90年代以后,虽然是自谋出路,但许多用人单位仍然只招聘本科毕业生、硕士或更高学历者,设置的门槛将职业院校毕业生拦在门外。很多家长认为宁愿多花钱让孩子去普通院校也不能去职业院校,只要去了就被人瞧不起,以后会没有出路。
  (二)教育过程不公平
  国家扶持不公平与普通高校相比,国家对职业院校的财政拨款是少之又少。2005年,高等教育预算内财政拨款为1046.37亿元。其中,普通本科学校财政预算内拨款为936.05亿元,占高等教育预算内财政拨款比例的89.46%;高职高专学校财政预算内拨款为110.32亿元,仅占10.54%,与其占高等教育学校数和学生数“半壁江山”的地位很不相当。在义务教育中非常明显的地区差异造成的不公平现象在职业教育中也有体现,比如在大城市的学校显然要比农村学校有更好的学习条件。
  资源配置不公平国家的扶持力度不公,社会对职教的认可程度不公,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导致了教育条件、教育质量的不公平。不用说大的城市,就说每一个县或县级市,均是普通中学很多,但职校很少,且职校在办学规模、硬件设施、教师待遇等方面与普通中学都不能相提并论。很多职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待遇的经费要靠学校招生获得,困难重重,而学生又根据办学和师资条件选择学校,这就出现了恶性循环。
  体系设置不公平随着近几年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很多职业院校的办学历史很短,仓促上马,加上政府对职业院校的监管体制不完善,使得职业院校鱼龙混杂,办学模式僵化,教学计划不完善,更谈不上自己的特色。例如,当市场营销热门时,很多职业院校都开办市场营销专业;动漫专业受到热捧时,又一窝蜂地开设动漫专业,全然不顾自身的办学条件和能力。有的学校几乎没有专职教师,所有的专业课教师都外聘,这些学校的办学资质令人怀疑。职业院校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完成一定的理论知识学习,还要注重技能形成,应该两者兼顾。但现实却是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往往“四不像”,理论上不能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实际操作能力也不强。
  教师所得不公平因为有高考、中考,有人说普通中学的教师压力大,而职校没有这些压力,所以职校教师很轻松。然而,情况并非如此。重点中学的教师面对的学生都是尖子生,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等都无需教师操心,教师所要做的是认真备课、认真上课。有学生考上重点高中或大学,教师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这对教师而言是极大的鼓励。而职校学生大多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经常是教师认真准备了教学内容却无人听讲。因此,职校教师的工作少有成就感,再加上待遇不公,时间长了,很容易失去工作激情,这又会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
  (三)教育结果不公平
  因为教育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造成了教育结果的不公平。很多用人单位要求求职者是本科毕业或研究生毕业,而职业院校毕业生似乎只能做低等的、简单的操作工。因此,职业院校学生即使有了一张文凭,很多时候等同于无,用它很难找到工作。即使有单位聘用了职业院校毕业生,由于他们基础知识较差等原因,对他们也不重视。
  实现职业教育公平的措施
  (一)加大政府对职教的扶持
  没有政府的扶持,教育就难有发展。只有政府重视了,才会得到社会的重视。近年来,国家对职教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加大。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开始实施被称为“高职211工程”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从2007年开始,国家拿出164个亿的资金用来扶助中等职业学校。2009年,国家又拨巨资促中职发展,其中5000万元用作中职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专项资金。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的变革和历史任务。
  然而,仅有这些扶持措施还远远不够,还应将职业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使其惠及全民。应增加人们对职教的重视程度,在一定层次上提高职校的社会地位。与普通教育一样,应缩小并逐渐取消城乡差别,使得农村职校的规模与城市职校一样,加大对农村职教的关注度,使农村孩子也能获得职业教育。
  (二)规范管理,准确定位,搞出特色
  学校不可能有所有专业的硬件设施和专业教师,和普通高校一样,职业院校应根据地区特点、社会人才需求来正确定位、办出特色。
  职业教育教学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即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日常教学中,每学期都应该有与本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每个专业都应留出一年或一年半的时间作为实习期,让学生在毕业以前就能了解社会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可程度,在学习期间就能接触新技术、新技能。职业教育也应实施与高校相同的弹性学制,学生可以在校选择专业、课程,也可以提前或延后学完课程。
  教育公平应该是公平加质量,没有质量保证就不能体现教育公平。获得国家扶持,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素质是重中之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实施教育公平的关键。职教应大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既要有专职教师,又要有兼职教师。既要有侧重于理论教学的教师,又要有侧重实践教学的教师。教师既要有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岗位实践经验。
  政府对职校教师的待遇要提高,在职称等方面应向职校教师倾斜,以充分调动职校教师的积极性。
  (三)改变社会对职教的观念
  要改变人们对职教的观念,要求社会和学校一起努力。首先,政府应该重视职教,改变现有的招生制度,将职业教育单独招生,将学生由目前的“分数分流”向“兴趣分流、素质分流”转变,提高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改变社会企事业单位用人按学历划分的条条框框,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社会地位。其次,职业院校本身也要重视自己,加强教学管理,改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使职业院校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四)改变教师对差生的心理偏见
  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同一个教师,用一种教材,也会造成教育不公平。成绩好的学生特别受教师的优待,而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受到教师的歧视,这种现象在教育系统普遍存在。对于差生,教师应端正态度,因势利导,因人施教。看待学生不能仅看考试成绩,而要全面地看其各方面的能力。
  教师本身要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公平,首先要做到不戴有色眼镜看学生,解除心理偏见,调整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教师应树立平等观,塑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差生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展示自己,经常以积极性暗示鼓励他们,视每个学生都是待发展的个体。对于特别差的学生,要降低评价标准,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职业教育公平是个复杂的话题,当我们要求公平时要注意一个概念:公平不是平等,公平是一种质的特性,而平等是一个量的特性。平等是可以测量的,而公平只是一种价值的体现。所以,当人们在研究教育公平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强求教育平等。
  职业教育公平需要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需要社会的高度关注,需要职校教师的认真负责。只有各方面均加努力并协调一致,职业教育公平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许邦兴.关于义务教育质量公平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4).
  [2]李延平.论职业教育公平[J].教育研究,2009,(11).
  [3]詹天明.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教育公平新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8,(2).
  [4]林艺芳.和谐社会视野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平问题思考[J].教育考试,2009,(3).
  [5]姜雅珉.试论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学公平[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7,(Z1).
  [6]储启宏.教育公平原则及其政策含义[J].教育研究,2008,(1).
  
  作者简介:
  鲍卫(1966—),女,江苏江都人,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主要从事职校英语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教育的特点与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课程建设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坚持面向岗位、能力本位和职业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基础理论的掌握应以“必需、够用”为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应强调产学合作和“在做中学”。  关键词:就业能力;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0)02-0040-03    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特色与
近日.由湖南省武冈市职业中专教师刘纯军主编、该校计算机组全体教师参与编写的校本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经全国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为“全国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俗话说“病从寒中来”,寒乃百病之源。生活中有许多小细节,总是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出招”,为身体种下寒凉之根。如果改掉以下不良习惯,就能有效地避免寒气。爱喝凉水 贪吃冰凉
编者的话: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应对疾病也是如此。然而,有一类疾病可能被你长期忽视,那就是"影子病"。当你得了某种疾病时,影子病已悄悄地跟上了你。如果你选择忽视,也许不
近年来,解放军第522医院党委紧紧围绕“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打赢”这个目标,牢记“姓军为兵”服务方向,着眼有效履行新使命、服务部队保打赢,用信念、忠诚和责任,铸就了军队医疗系
利尿剂在降压治疗中非常重要,欧美多个国家的高血压处理原则中,都建议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将利尿剂作为首选药物。在我国,利尿剂也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线用药。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
近日.河南省首批评选出了125名职业教育教学专家.这是河南省在高层次专家评选上在国内的首创。
如今,很多人体检时发现甲状腺结节或肿大,就会担心和焦虑。那么,这个结节到底可不可怕?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本期的“专题开讲”栏目,将和大家一起探讨甲状腺的问题。年轻女性易高发
便秘是困扰很多人的难言之隐,秋季干燥,更易发生便秘。现推荐几种“缓解便秘的食物”,可供大家参考。浆果草莓、蓝莓和黑莓等浆果热量低,水分和膳食纤维含量高。
到医院口腔科就诊时如果事先能了解一下口腔科治疗的特点,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会有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