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纲据本—扎实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ens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到来,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发生了新的变化,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也进入了“语文核心素养时代”!
  今天,我讲的话题是《扎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四方面来说:
  一、理清素养——扎实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前提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的说法“语文能力”是指读写听说的能力,包含在其中。
  “语文素养”的提出,告诉我们,要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在实用之外的功能,要重视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底蕴、提高修养的功夫。“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综合体,包括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要素,具体内容。全国小语会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陈先云主任提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清单:“理解能力”“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通俗地说,就是语文能力。
  我个人觉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宗旨,以语文教材为载体,以学段中标为依据,精选有价值的教学内容,用教材教,举一返三,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和人文修养的提升。
  二、文本解读——扎实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须利其器。文本解读就是课堂教学中扎实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那把利器。那么,我们该怎样进行教材解读呢?教材解读的内容:弄清教材对课标要求的具体体现,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把握教材的特点,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清楚教材的重、难点。解决教材的疑点、疑难。
  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的传奇故事。文章的语言朴实,通俗,以叙述和描写为主。
  解读这篇文章,一个信念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贯穿着全文。其中两个“了不起”,点明了文章的主题!父亲的了不起是在所有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而这位父亲却坚定地站起身来,向那废墟走去,在38个小时的孤独无助,精疲力竭,人们的再三劝阻下,坚持下来,并最创造了奇迹。三种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塑造了一个伟大的父亲的形像。
  选编这篇课文,(编者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基于以上的解读,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文中有关人物语言、外貌描写的佳句;(语文知识)
  2.经历把课文读短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的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4.领会语言外在形式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4语文能力)
  三、弹性施教——扎实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
  1.关注对比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对比描写,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能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文本中父亲不顾劝阻的紧韧和人们哭感之后的离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学时,在品悟好父亲的言行之后,再让学生去品读描写人们的言行:
  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人们的表现与父亲的表现有什么不同?故事的主人公是父亲,为什么还要用这么多的笔墨去描写人们的表现呢?经一翻讨论后,学生发现:人们也是爱他们的子女的,但他们的爱是理智的,但相比而言这位父亲更爱他的儿子,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对自己的承诺。多么坚韧不拔、恪守谎言有责任感的父亲!这是在对比呀,更突显出了父亲的高大的形象。
  学生在对比、在思考中的学习中,习得了语言之意,习得了阅读之法,增强了语感。
  2.展开合理想象,感悟人物形象
  文本中对父亲的外貌描写的两句话: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虽然只有短短的40几个字,但却字字千钧,字字见血,父亲的坚持,父亲的坚韧,父亲的坚强,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却表达的淋漓尽致!
  教学时,如何透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去领悟父亲的伟大的形象呢?展开合理的想象,再现当时的情景。
  3.悟文旨,体会人物形象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贵有情,情感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情感是碰撞出读者心灵火花的电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阅读教学之根本,是语文的人文性决定的。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学中,我紧扣“失常”,让学生展开遍辩论来凸显文章的思想感情。
  课文中有一段写人们认为那位父亲因为悲伤过度而精神失常了。在这我提问:这位父亲的精神是不是失常了?然后,让学生再次浏览课文,去寻找相关的事实依据,说理由,展开辩论。
  认为失常的同学找到的依据有“双眼直直,挖了38个小时”,我说,是呀,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休息!这是多么惊人的呀!“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都是失常的表现,从这些行为上看,确实失常了,失去了正常人的举动。但真的失常了吗?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救出我的儿子,我一定要救出我的儿子!他们在等着我!多么坚定信念,多么伟大的父爱。这是不一般的正常,超呼寻常的正常!这就是爱,伟大的父爱!大家说,同意吗?学生肃然地说同意。
  情感在辩论中凸显出来,形象在辩论中高大起来!
  结语
  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他是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所必备的品格与关键能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的主阵地是课堂,教材的教学是重要的凭借。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依标据本,关注素养,精选内容,开展有层次的有结构的教学活动,落实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人文发展,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讓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建立的继续教育制度,经历的历史时间跨度较短,但却在成人高等教育或职工培训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因继续教育诱导因素不足,并存在继续教育的相应功利性,一些非学历的继续教育活动开展得相对乏力。这就需要改革继续教育培训激励机制,以利促进继续教育发展。  关键词:继续教育培训;激励机制;策略  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则是就需要不断推进和发展继续教育。但是,在推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属于重点教学科目,老师除了教会学生基本的理论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意愿,我们需要重视初中语文课程的情感教学,让学生既能够提高语文成绩又能培养自身的语文涵养。本文将结合前人已有的教学建议和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推进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希望相关分析研究对读者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语文;情感教学;教学策略  一、初中语
期刊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底蕴;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故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将历史追溯到五千多年前,在时间的流逝之中,尽管我们的文化受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破坏,但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依然流传到了现在,并且还散发着无比独特的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时间的长河之中,得到了深厚的积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华民族社会发展过程中优秀的品质、风貌、思想、观念以及形态的总称,是推动
期刊
摘要:信息化時代的到来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明显改变,不论是在工业生产还是在生活学习中,电子信息技术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电子信息技术的构成包括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现阶段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发展则越来越成熟。人工智能、纳米科学、基因工程为新世纪的三大尖端技术,如果将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能让人们的工作更加方便,生活更加便捷,而且能促进社会稳定进步。所以分析在电子信息技术
期刊
摘要:近年来由生物因素引发的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问题频发,关于加快推进生物安全立法进程的讨论引起广泛关注,构建法律体系,以保护生物安全势在必行。本文从当下的生物安全管理问题出发,分析生物安全防御能力建设的需求现状,并从可行性和有效性等方面阐述生物安全立法的未来展望。最后,兼取国内外立法经验,探寻我国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治体系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生物安全;法治体系;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D920.
期刊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而这一思想也影响着小学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班主任作为实施班级集体活动的主负责人,也应始终将德育目标放在首位,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基础。本文将根据小学生的成长特点探索班主任应该如何开展德育指导活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指导;有效策略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情感发育的启蒙阶段,成长经历较少,
期刊
摘要:小说阅读鉴赏是历年高考语文考察的热点,其中的对环境描写的考查也较多,而考生面对这类试题往往不得要领,多套用模板作答,使答案的分析逻辑不通或不全面。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反思与分析当下在涉及这一知识点的语文复习课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课堂实例提出解决方法,主张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注重对课堂的反思,加强学生运用知识方面的多样训练,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更加全面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很多班主任都在探索的问题,身为乡镇中学的一名班主任,理所应当要对学生负责。从培养人格,健全三观等多种角度出发,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目标,本文将简单介绍乡镇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探究相关工作的技巧。  关键词:立德树人;乡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前言  和城市地区初中学校不同,班主任在乡镇中学开展德育,面临的是更加复
期刊
摘要:數学日记则是一个培养学科素养成的载体,通过数学日记的撰写,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发展学生数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那么数学日记记什么呢?有三个方面可写:一数学认知方面,梳理新课内容、新知预习等。二数学反思方面,反思错因整理并能多方法解题。三数学应用方面,用数学来解释生活现象,用数学来解决生活问题,用数学设计实践方案等。  关键词:数学日记;数学认知;数学反思;数学应用  什么是数学日记呢?数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中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进入了多元化的探索阶段,有效地利用来自于生活、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美术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首先就美术课中学美术校本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中学校本课堂开发与建设可从身边资源发掘、网络资源利用等维度进行探索,推动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进一步的深入。  关键词: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