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图书馆出版物的国际交换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交流和资源建设是出版物国际交换的两项基本属性。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内资源有限、国际交流受阻的情况下,在文化部、新闻总署、中国文联的支持和推动下,北京图书馆迅速启动了出版物国际交换业务。本文对该时期出版物国际交换发展与新中国外交进展进行了比对分析,发现作为文化外交的重要手段,出版物国际交换合作在借力新中国外交成果的同时,实现了更大范围的突破,与大量美欧及第三世界国家在未建立外交关系的情况下开展了出版物交换合作。从国际文化交流和公共外交的角度观察,图书馆是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双向通道。因此,图
其他文献
该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了长江中游沿岸赤壁市太平口村不同农业用地的多环芳烃的含量、组成,借助异构体比值法及生态风险评价法对这些农田土壤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源解析及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种植玉米、大豆、棉花、水稻和茶树的土壤中检测的16种优控PAHs含量在91.55~543.02 ng/g之间,其中种植玉米、大豆、棉花、水稻4种作物的土壤PAHs以中高环数为主且种植水稻土壤含量最高,可能由水稻种植过程中灌溉活动贡献。种植茶树土壤含量最低且以低环数PAHs为主,可能和茶树种植的地理位置和PAH
松本清张在日本开创了社会派推理小说,他的文学创作直面社会现实,描写了许多底层人的真实生活以及他们的反抗,但这些人物和抗争却大都是弱小无力的,这与鲁迅所描写的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状态有异曲同工之效。两位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文学家的创作有相似之处,他们在对“大团圆”式情节模式的自觉反抗上,表现出了相近的立场。松本清张在批判“大团圆”思想的文学创作中,将人物形象扩展到知识分子群体,在叙述模式上导向推理,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在日本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