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监测预警的体系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oxia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此论文作为2015年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监测预警研究》(项目编号HYJY/2015B15)的结题材料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12-01
  经过多年的扩招,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以千万计。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较为重要的一项议题,大学生就业难也时常被人提起。在此情况下,全社会理应建立起一套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监测预警体系,能够有效的反映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从而引导人才的培养与流动。
  经过多年的扩招,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以千万计。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较为重要的一项议题,大学生就业难也时常被人提起。在此情况下,全社会理应建立起一套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监测预警体系,能够有效的反映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从而引导人才的培养与流动。
  一、大学生就业预警体系的涵义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难题表现为过剩与紧缺并存。全社会的人才配给体制未进行合理的优化。在本文所研究的就业监测预警领域,主要是通过合理的指标监测,反映需求的发展方面。因此,本文经过梳理认为大学生就业预警体系应该包含高校、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等多个方面,同时辅以重要的技术手段能够对以上多方面信息进行分类汇总,从而得出重要的趋势性信息,进而指导行动。
  二、预警体系的构建
  从参与主体上看,预警体系将有外在的制度法规、信息发布方的中介服务机构、人才培养的高校及相应协调机制的政府相关机构。同时,在此基础上添加必要的技术手段,从而有效汇总信息,提示发展趋势。
  1.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政策法规是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成功的重要外在条件,没有规则的有效统筹,分类指导将使很多工作难以有效衔接,取得实效。政策法规主要为各参与主体分配角色,制定工作内容和方法。在制度中主要包含大学生就业统计法规、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管理办法、大学生就业形势发布制度等。政府从宏观层面应整体协调政策体系的建设,作为市场重要的参与主体政府应着重该部分的体系建设,从而规范和引导体系的发展方向。
  2.组织机构实施体系建设
  在整个预警体系中主要由各级人社部门、相关层级的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及相关就业服务中介机构。根据初步的规划,其中人社部门主要负责就业信息的采集、汇总,整体上进行信息系统建设,教育管理机构协调高校内部的培养体系工作。高校主要负责具体培养工作的实施。就业服务机构主要为政府部门提供信息,为企业与高校建立必要的衔接。同时,在整体体系还应建立必要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整体体系的完备运行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撑。专家咨询组织建设也需采用兼收并蓄的态度,广泛的吸引多方智力力量参与该部分的建设和完善。
  3.信息系统建设
  在海量的数据面前,信息系统建设也是必要条件之一。通过大量的数据,把握数据的规律和发展方向,对于整体体系的完备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专家咨询决策体系也需要数据分析的支撑。
  三、大学生就业预警指标体系
  经过初步的考量,本文总结的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和26个二级指标构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指标体系(如表一)。就业率指标(1)是最直观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指标,可以从宏观上对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分布指标(2)可以很好的反映出不同监测主体在毕业生就业质量上的差异性。创业指标(3)反映创办事业、自谋职业、自主就业指标。需求指标(4)可以反映出一个区域和行业的工作岗位供给状况。满意度指标(5)是监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就业过程满意程度的评价指标,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对于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绩效、供需双方对接过程及就业质量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
  在整体大学生就业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中,指标体系将是整个体系的核心,建立合理的监测指标体系才反映整体的需求变动,作出合理的预警,并在专家决策咨询的基础上作出有针对性的反映。
  同时,在监测体系之外,多元化的运用好各种量化计算工具,包括计量模型法、因素分析、聚类分析法等工具,并将这种量化工具通过整体进入信息系统中,形成有效的监测、测算、反映体系,从而达到预警、改进的体系功能。
其他文献
使用净利润等传统财务指标来评价企业业绩,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因为采用这些指标时,完全忽略了权益资本成本。在管理层眼中,股东权益成本是一种完全免费的资本,遇到资金缺口时,他们
全球能源互联网(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GEI)旨在通过建立洲际输电走廊来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调度.研究表明,GEI愿景可有效促进全球去碳化.然而,各
【摘要】本文首先针对现代传媒的具体含义进行了介绍,进而针对现代传媒下的人才培养以及历史的形成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标准、方向以及与历史观之间的有效联系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现代传媒 高校 人才培养 历史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05-02  从现代传媒的角度来分析当下的人才培养现状可以发现,随着
互联网给教育带来变革,高职聋生传统教学方式面临新挑战。高职聋生微课平台围绕“聋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结合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并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构建。平台发挥微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国家“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推进,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加之新疆的光、热、水、土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特色林果业的资源优势,大枣、核桃、葡萄、香梨、哈密瓜、无花果、杏等林果产品享誉中外,产品优势突出,新疆林果业经营企业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虽然新疆GY集团有限公司在新疆林果业经营中居于前列,但在林果产品市场占有份额
【摘要】为提升本科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科研素质,打破专业化定向培养,整合应用技术型高校不同专业的教师资源及科研资源,将教学、科研与实践三者紧密结合,钦州学院提出以特色学科和科研项目为课程依托的“跨专业科研探究”课程,实现理工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扩充学生的知识结构并启发创新思维,促进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跨专业 科研探究 教学改革 应用型  【基金项目】广西区教改
“中国梦”凝聚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憧憬和期待,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梦想.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是实现“中
期刊
我们党一贯重视干部培养教育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干部队伍新老交替的需要,中央多次强调必须大力加强干部选拔和培训工作。十四届四中全会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疫苗在动疫病防控中的正确使用方法,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进一步保证疫苗的科学合理使用有一定帮助.rn一、疫苗的选购和保存rn在疫苗免疫接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