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7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对教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改变原来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思想,将教学目的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及创新能力,不仅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学科知识,更加注重学生学科运用、学科能力以及学科眼光的培养,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路,转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奠定基础。本文以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为例,阐述了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手段;创新;培养
  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课程已经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知识已经开始逐渐由易到难形成梯度,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想象空间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为初中更好地学习后续知识做准备,同时六年级数学需要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数学理论和方法来进行问题的解答及知识的积累。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逻辑更加缜密;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以致用,更能举一反三;转变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以更加端正的态度,更加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并实践。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引导创新
  良好的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成果呈正相关的关系,和谐、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可以调节学生的思维状态,促进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保证学生以高涨、热情的态度参与到学习中。所以,充分引导学生创新的前提就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表现得更加平易近人,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放下以往的紧张感与压迫感,能够平等、自愿地同教师交流与互动,进行问题的讨论与研究,树立起学习自信心,不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激发他们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在当堂解答,让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打翻已有理论,打破常规,形成自己的学习模式,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增强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究性,为进一步创新提供条件。
  2.理论结合生活,培养学生創新意识
  众所周知,数学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与工具性特点,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应用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的讲解充分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境,进一步催化知识的学习效果,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轻松,让学生在学习时具有更强烈的探索欲望以及学习兴趣。
  在教学《百分数》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创建具体化的生活情境来引入知识的讲解。例如,引入生活中网购的概念:“天猫双11购物非常优惠,原件350元的衣服,买一件打九折,买两件打七折,并且实付满400元减50元,问在双11买两件原价350元的衣服,可以节省多少钱?”这样新颖而与生活实际联系的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答兴趣,还能拓展学生的数学眼光,提高数学学科的敏锐性,从而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
  3.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创新潜能
  为了巩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多面性与多样化,在教学不同章节时,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及模式来迎合知识的特点。例如,通过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通过将操作结果与操作前心中的预想结果进行对比来提高对知识的认识,加速数学思维的形成,转变思考方式,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展开图这一部分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很多学生因为没有想象能力与创新意识,导致思维固化,难以理解展开图与折叠后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制作正方体模型的方式,对其表面进行涂色或者标号或来进行区分,从而在寻找对立面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创新潜能。
  4.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想象促创新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逐渐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PPT等电子设备来培养学生的想象意识,让抽象知识转变为具象过程,以此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这一节时,很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圆锥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圆的周长乘高,此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动图——由一张长方形纸片逐渐围成圆柱体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圆柱的侧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而长方形的长为成了圆柱的底面即一个圆,所以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所以得出圆柱体侧面积。学生通过对动图的观察,增强了想象能力,熟知了转化过程,了解了理论知识的由来,促进了学科素养的提高,增强了创新意识。
  5.课堂合作学习,集体思维碰撞
  集体学习与个人自主学习的不同在于集体学习可以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展现思维碰撞的成果,有利于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相互激发与促进。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问题导入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合作交流学习,让他们在问题的引导下,将自己的想法与思维方式跟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学会汲取他人优势,弥补自己的短处,在交流过程当中,通过思维的碰撞,激发创新意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吉玉奎.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J].山东青年,2019,000(003):40.
  [2]  张秀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实践能力[J].人文之友,2019,000(011):207.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班级成长与学生人格发展三重需求的推动下,作为班级的主体,如何发挥好其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是影响班级建设的主要因素,况且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核心力量。尤其是在处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上是有必要的。大多老师都在抱怨班主任的工作不好干,因此我们班主任要利用有关的教育机制,运用科学合理地管理方式来落实,也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根本。  关键词:小学学生;班级管理;班主任
期刊
摘 要: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时候,除了向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以外,还应该让学生接收到未来的生涯规划的有关知识,通过有效的手段来让学生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进行目标设定。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手法,来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生涯规划;有效措施  随着目前新课改的推进,高中语文也逐渐被重视,语文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思维培养和高考应试,对于学生以后的生涯规划也起
期刊
摘 要:只有切实做好小学语文写作方面的教学工作,才能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才能有效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成效,推动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发展。鉴于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工作当中,既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思路,着重在教学过程中启迪学生的写作意识。又要丰富和扩充授课方法,并借此来调动学生进行写作的兴致和动力。另外,教师还应该优化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形式,通过加快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并加强学生写作
期刊
摘 要: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精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还是发展现代文明的基石。如何借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展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并能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之一。本文基于小学语文教学,主要讨论了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如何体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方法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建设上
期刊
摘 要:疫情背景下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备受重视,成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体育课作为开展生命教育、安全教育以及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其积极作用不可忽视。文章也将从体育课的教育功能入手,探析疫情之下中职体育教学的新方向,以挖掘体育课教育功能,深化中职体育学科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疫情;中职体育;教学方向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并且在我国迅速蔓延,演化成了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
期刊
摘 要: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将建造高品质课堂当做施教的目标,致力于打造优质的语文学科教育模式,对此,笔者针对一年级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提出做好准备、融入游戏,以及角色扮演等策略,浅谈如何提高一年级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准备;识字;角色扮演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认为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校园,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经验较少,也没有系统的语文知识体系,所以
期刊
摘 要:小学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步骤,而小学数学是小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室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平台,数学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课堂实践教育是小学数学课堂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本课题分析研究了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以此提出自己的看法,期望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问题与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育中存在许多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学课堂
期刊
摘 要:将绘本阅读应用于小学英语学习中,对帮助小学学生体会英语世界的魅力、理解英语的表达方式、丰富小学生的经历体验进而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具有十分好的效果。本文从探究绘本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独特优势入手,分析了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利用绘本阅读的策略。  关键词:绘本阅读;小学英语;课程教学;方法策略  英语绘本,通过“图片+英文”的模式,将生活场景“迁移”到英语课堂中,在表现形式上,往往采用低年级学生喜闻乐
期刊
摘 要: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旦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学生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哪怕没有教师和家长的催促,仍然能够认真、细心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每位家长都希望学生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引领者,兴趣的培养也为未来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而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思考、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结合生活;增加互动;小组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发展智力,通过数学学习促进数学思维,并将其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活动的发展是为了使复杂而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同时强调数学的实用性,使学生可以看到数学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从而不断学习数学。在这方面,本文还将从多个角度出发,找到数学活动与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数学活动;小学数学有效组合  过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数老师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