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葡萄膜渗漏误诊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例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b4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原发泪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类型,不同治疗方法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原发泪腺腺样囊性癌患者26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女性16例,男性10例;年龄14~67岁,平均37.15岁。结果26例腺样囊性癌患者中,实体型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26.83个月,非实体型组患者平均生存57.6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4期组患者平均生存22.16个月,T1~T3期组患者平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法切除翼状胬肉联合自体结膜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西宁市大通县人民医院,收治118例(120只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治疗结果。采用顺行与逆行切除翼状胬肉联合自体结膜移植进行治疗,并依治疗方法分组,A组顺行切除法56例(57只眼),B组逆行切除法62例(63只眼),比较术后两组患者主观症状,手术时间,角膜愈合时间
先天绕核白内障的固视型有两个,对中心固视眼为手术安全、稳妥增视,建议患儿生后勿早期手术,要观察经过,延期至5~7岁时为宜;对偏心固视眼早期手术是必要的,弱视治疗不成功时,可利用偏心固视点视功能增视。
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由于维持角膜无血管的平衡因素被破坏,角膜缘的毛细血管侵入角膜周边部1~2 mm而引起的致盲性病理改变。近些年发现姜黄素有抑制新生血管的作用,故文中主要总结影响角膜新生血管生成的多种细胞因子间相互影响的作用和姜黄素对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研究成果。
目的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球内及后Tenon囊下应用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对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眼科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增生性糖尿病患者46例48只眼,行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除术,术中球内注入曲安奈德8 mg行玻璃体染色并切割吸出,术毕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30 mg,观察术后矫正视力及眼压情况,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及术中
目的探讨一岁内发现白内障并接受手术的无晶体眼儿童的屈光发育规律,为临床无晶体眼的屈光矫正时机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58例108眼(单眼8例)一岁内白内障摘除术后无晶体眼儿童,3岁前的阶段性屈光检测结果。其中男性45例83眼,女性14例26眼。平均手术年龄(5.28±3.07)月。屈光检测时段为生后3月、6月、9月、12月、18月、24月、30月、36月。结果在以上时段检测的患儿无晶体眼的屈光度
目的比较特发性黄斑裂孔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及C3F8填充术后采取持续俯卧位与自由体位的患者黄斑裂孔闭合率及患者术后舒适度,探讨患者术后体位的选择。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住院手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138例153只眼,随机分为2组:A组:患者采取持续俯卧位,74例83只眼;B组:患者采取自由体位64例,70只眼。随诊观察1年,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眼压、黄斑裂孔闭合率、最
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严重影响婴幼儿视力发育的眼部疾病。占儿童致盲眼病的第二位。在先天性白内障中,约有一半的病例与遗传有关,且绝大多数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发展,先天性白内障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手术治疗是先天性白内障治疗的主要方式,小儿白内障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的选择仍然是眼科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我们对近年来先天性白内障的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及手术治疗的相关研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消融在眼表新生物疾病治疗中的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诊治的眼表新生物患者5例(6只眼),其中结膜乳头状瘤2例,结膜肉芽增生2例,角结膜鳞状细胞癌1例,采用病变切除联合局部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随访2~11个月,观察患者创面的修复情况及新生物复发情况。结果所有应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的眼部手术均取得了理
目的探讨眼缺血综合征(OIS)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诊断及治疗、并发症和预后,提高对该综合征的认识和早期诊断率。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确诊的16例(30只眼)眼缺血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病史采集、视力检查、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照相、视网膜血管荧光造影(FFA)、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CDFI)检查,部分患者行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