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HP、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hem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外侧解剖型钢板(PLHP)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NeerⅡ-Ⅳ型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应用PLHP治疗NeerⅡ—Ⅳ型肱骨近端骨折32例,为PLHP组;LPHP治疗肱骨近端Neer Ⅲ-Ⅳ型骨折15例,为LPHP组。分别统计、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47例经6月至2年随访,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根据术后肩关节Neer评分法,PLHP组优良率达90%;LPHP组优良率达93%,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HP、LPHP对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均为可靠,能够达到解剖复位,有利于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解剖型钢板;锁定钢板;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8—0077—02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上肢骨折类型,据目前文献报道,占全身骨折的5%,肱骨骨折的50%。其中75%发生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25%发生于暴力外伤的年轻患者。近年来,随着患者对治疗过程、结果要求的提高和手术技术、内固定材料的不断改进,手术治疗能够减轻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和减少肩部并发症的发生,快速而可靠的疗效已被越来越多的骨科医师和患者所接受。针对肱骨近端NeerⅡ—Ⅳ型骨折,于2004年12月至2010年10月,采用肱骨近端外侧解剖型钢板(PLHP)和锁定钢板(LPHP)治疗47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分析组随机选取47例观察对象,男性17例,女性30例,年龄17~79岁,平均43岁。骨折部位:左肩26例,右肩19例,双侧2例。致伤原因:摔伤20例,车祸伤26例,重物砸伤1例。按Neer分型,2部分骨折10例,3部分骨折25例,4部分骨折12例,合并脱位7例。将47例患者按固定方法不同分为PLHP组(32例)和LPHP组(1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术前准备术前完善血尿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肾功、心电图和B超等检查,并行肩胛骨正位片、肩胛骨侧位片、腋位x线片确定骨折的类型。若X线片难以明确骨折形态、关节面的损伤和移位,行CT检查进一步明确。MRI对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有明确意义。疑有肩袖、二头肌腱、孟缘损伤时,术前完善MRI检查。手术一般在受伤后3~7d左右进行。对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和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术前准备同种异体人工骨。
  1.3 手术方法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取仰卧位,患肩垫高,肩关节前内侧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于胸大肌与三角肌间隙分离,保护好头静脉,将三角肌拉向外侧,胸大肌与头静脉拉向内侧,显露肱骨近端,切开部分关节囊,尽量保护好关节囊和肩袖组织血运。清除骨折端间的凝血块和软组织,适当剥离骨折近端的骨膜,找到相应的复位标志。如合并肱骨头脱位,先行撬复位。如系粉碎骨折或骨质疏松患者,使用同种异体人工骨作肱骨头和近端髓腔内填塞植骨,充填骨缺损,再将大的碎骨片回复,用克氏针作临时固定。选择适合的PLHP和LPHP安置于肱骨大小结节间沟外侧,钢板高度不超过大结节,放置于肱骨大结节近端头侧5mm,结节间沟后缘远端10mm处。PLHP肱骨头松质骨螺钉至少3板,LPHP在导向器导向下肱骨头至少固定锁定螺钉3枚,皮质骨螺钉固定远端的肱骨干。注意螺钉长度不应穿过关节面。小结节骨折块及肩袖损伤可使用可吸收线经钢板上的小孔缝合固定,各骨折块间用拉力螺钉固定。放置负压引流,逐层关闭切口。
  1.4 术后处理后颈腕节带固定3~4w。术后3d开始主动腕肘关节功能锻炼,术后2w肩关节钟摆式锻炼及被动前屈、外旋,4w后开始增为被动内收、内旋锻炼,8w左右经X线片证实有骨痂生长;骨折线稍模糊后开始主动功能锻炼,加强上举、前屈、外旋、内旋、内收锻炼,3月后开始力量锻炼。
  2 结果
  47例均获随访,时间为4月至2年,平均15月。患者骨折均获临床愈合,时间为4~6月,平均5月,术后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无切口感染、钢板断裂、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PLHP组1例术后1月发生松质骨螺钉松动,骨折无移位,经制动,辅以石膏固定1月,术后6月骨折愈合。15例植同种异体骨后术后低热1w,体温不高于38.0°,5例植骨后术口红肿,经换药后达甲级愈合。根据术后8、12w和6、9、12月复诊检查,肩关节活动情况和X线片结果。采用Neer评分法评定疗效。Neer评分标准为100分,评分条件从疼痛程度、活动范围、使用力度3方面制定。疼痛分别按:无疼痛30分,有轻微疼痛20分,有中度疼痛10分,有严重疼痛0分;肩关节活动范围分为:前屈、后伸、外展、内收上举、外旋和内旋7种活动变相加(正常人最大活动度数和均550°),每10。得1分共55分;使用力度得分为:基本正常15分,力量稍差10分,严重无力5分,共15分。每肩最高得分100分,90分以上为优,70~89分为良,60~69分为可,60分以下为差。PLHP组:优19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LPHP组:优8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3%,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治疗原则的确定肱骨近端骨折是指肱骨外颈以上部位的骨折,按Neer分型来确定治疗原则,一部分骨折基本不需要手术治疗;二部分骨折中,大结节骨折移位大于0.5cm的,因为愈合后容易引起肩外展肌无力,抬肩困难,遗留肩部疼痛,主张手术治疗。针对合并肩关节脱位和肩袖损伤患者,术中应修补肩袖。三部分以上骨折保守治疗困难,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和高能损伤的青年人。老年患者普遍存在骨质疏松,肱骨大结节空洞,干骺端骨质缺失,肱骨干皮质骨变薄,呈“蛋壳”状,使大结节及外科颈成为骨折受力薄弱点,所以低能量损伤也可造成骨折,且极易粉碎,造成复杂的骨折,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争取理想的复位,坚强有效的内固定,尽可能保留肱骨头的血液循环供应,保持骨折端的稳定,争取早期开始功能锻炼,防止肩关节凝结。以往采用克氏针、螺钉、张力带固定,虽然创伤较小,经济便宜,但固定不牢固度不足,不能有效控制旋转,容易产生螺钉、克氏针松动或退出。三叶草钢板、角型钢板或“T”型钢板对于骨质疏松或复杂性的肱骨近端骨折,很难达到有效固定,在功能锻炼时易发生螺钉松动,骨折移位和内固定失败。术后制动时间较长,常出现肩袖粘连、关节功能受限和疼痛。   3.2 PLHP和LPHP的优点
  3.2.1 PLHP的优点①PIMP设计符合肱骨近端的解剖特点,对骨折贴附好,术中无需折弯和塑形处理,钢板可作为复位标志的一种参照,手术简便,减少术后肩峰撞击和肱二头肌腱的干扰;②肱骨近端解剖钢板相对膨大,螺钉孔相对较多,可从不同位置及方向固定肱骨头及各处较大的骨折块,立体交叉的固定有效地防止肱骨头的旋转和骨折块移位,螺钉可跨越骨折线提供坚强固定臂;骨折固定可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③钢板预留小孔有利于骨块的临时固定,并可通过其对肩袖损伤的修复;术中对软组织剥离少,有利于骨折愈合,保障肱骨的血运;④价格低廉,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3.2.2 LPHP的优点①符合生物力学特点,螺钉与接骨板成角稳定固定,固定坚强可靠;②设计符合肱骨近端的特殊解剖形态,通过带锁螺钉与钢板的稳定,来对骨块进行加压,无需对钢板进行预弯和塑形;③肱骨头螺钉向不同方向交叉设计,使内固定物具有较好的锚合和较高的抗拨出力,固定较其它明显加强,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④边缘带有多个缝合孔,有利于关节囊及肩袖的修复,也可作为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块的针孔及粉碎性骨折的缝合固定;降低肩峰撞击综合征的发生率,同时允许术后早期开始功能恢复性锻炼,为促进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3.3 术中注意事项①PLHP、LPHP近端不超过肱骨大结节,宜放置于大结节下至少0.5cm,以防止术后肩峰撞击综合征;②术中注意勿损伤腋神经,如三角肌止点剥离过多,手术结束时应注意修补三角肌止点,并注意对关节囊和肩袖的修复,以免遗留肩部疼痛和外展无力;③尽量减少对软组织骨膜的破坏,降低肱骨头缺血坏死与骨不连的发生;④避免损伤头静脉和肱二头肌长头腱;⑤行C臂X线光机检查了解肱骨头内螺钉的长度,防止螺钉突出关节面;⑥可行自体或异体骨做肱骨头和近端髓腔填塞植骨,增加骨含量,恢复局部解剖关系,增强内固定的把持力;防止骨折复位后移位和内固定物松动;⑦术后早期进行适宜的功能锻炼,防止肩袖粘连和肩关节凝结。
  综上所述,认为PLHP、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首选的治疗方法。针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PLHP在减轻病人经济负担上占有明显的优势,主要适用于中青年患者。对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和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锁定钢板(LPHP)较近端解剖钢板(PLHP)具有优越性和可靠性,应作为首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2例痔疮出血患者使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出血的临床效果。结
针对遥感影像中路面交通标志线对车辆提取造成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数学形态学与双边滤波相结合去除路面交通标志线的算法。首先,利用交通标志线与车辆目标的几何结构特征,设计了特殊的形态学结构元素对交通标志线进行粗滤除;然后,设计了一种自适应设置灰度方差的双边滤波方法对图像进行精滤除。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滤除遥感影像路面交通标志线有较好的效果。
文章对移动通信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的概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98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彩色普勒超声检叠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术后病理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及分布情况,为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针对我院收集的2012年间发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8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研究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率最高的种类及临床表现。结果:据分析结果显示,涉及的抗菌药物总类达6类,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其中以头孢菌素内的不良反应率居多,其次为青霉素类,不良反应部位均见于皮肤及消化系统。结论:要做好抗拒药物不良反应的
柔性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如扭曲、弹性、剪切等形变,给柔性机械臂的分析和控制带来困难。为了满足柔性机械臂高性能的控制要求,提出将基于观测器的滑模控制方法用于柔性机械臂中,设计一个观测器观测柔性机械臂系统各个状态变量,并且采用滑模变结构设计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观测器的柔性关节机械臂滑模控制方法能够很好地观测到系统各个状态变量,且状态估计误差趋近于零,满足柔性臂的快速跟踪性要求,具有很好的实践
目的:总结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方法,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75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的l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保守治疗11例,治愈9例,死亡2例;手术治疗64
以湖南省岳阳洞庭湖大桥斜拉索风雨振现场观测试验采集的有效数据为依据,定量分析了风速、风向角、雨量与拉索振动的关系,风场参数对气动负阻尼比的影响。据此,对风雨振研究工作
目的:考察瑶药七爪风根及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化学反应鉴别方法分别对瑶药七爪风根及茎的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和石油醚提取液进行化学成分鉴别。结果:检查项目中的糖类、苷
目的:调查我院特色科室“儿童乐园”工作场所暴力行为的发生情况,探讨暴力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计算暴力行为的发生率,分析发生的原因及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