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评价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评价能够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PSR模型,以煤炭资源型城市锡林浩特市为研究区域,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方面共选取了33个指标因子,构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进行了城市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并通过障碍度模型对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17年锡林浩特市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从0.464上升到0.553,安全等级由较不安全转为临界安全状态;(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线型聚能爆破技术在复杂条件下对岩体的聚能爆破效果,采用现场线性聚能爆破的方法对岩体致裂效果和围岩损伤规律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开口角度(40°、50°、60°、70°、80°)楔形聚能罩的聚能爆破实验得出线性聚能爆破致裂岩体实验损伤的规律。楔形罩开口角度为40°、50°、60°、70°、80°时聚能方向围岩损伤比非聚能方向分别大0.05-0.76、0.06-0.88、0.03-0.55、0.
期刊
低序级断层是复杂断块油藏勘探开发的重要研究内容,对油田开发后期落实剩余油分布、解决注采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声波方程有限差分正演模拟,对以下几种情形进行了研究:(1)低序级断层与埋深、主频以及信噪比之间的关系;(2)观测系统对断层的影响;(3)物性差异产生的假断层问题;(4)大断层衍生出小断层的正演问题;(5)断层破碎带的影响以及断层封堵带含流体的影响。在上述理论模型正演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胜利
期刊
随着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的发展,滑动扫描逐渐成为当前可控震源野外采集的主要方式,对于其中产生的谐波干扰,目前主要的压制方法是根据地面力信号求取预测算子或相移因子等来完成,所以准确的采集地面力信号至关重要。本文从地面力信号的数学描述及物理过程入手,详细分析了地面力信号中谐波出现的位置、频率和相位上的特性,据此研究基于地面力信号相位特性的改进纯相移滤波法。改进纯相移滤波法是从分析谐波生成的规律入手,抓
期刊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城邦的长成出于人类“生活”的发展,而实际的存在却是为了“优良的生活”(goodlife)。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对城市总是充满着向往和期待:从乡村来到城市,来到了更自由的地方,城市有更多样、更包容性和更美好的生活。殊不知,城市其实是一个让人无法一语道明的地方,有时候它会显现诱惑力,有时候具有威胁性。
期刊
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正牵动各界的神经,作为地理与规划学者,我们也在不停反思未来能怎样做得更好。一时间,有关应急设施规划与建设、物质资源调配、社区治理、疫情的空间分析与时空信息应用等规划和地理人熟悉的工作都在短时间内迅速投入应用,也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既服务与政府,也服务于普通大众。但在应急之余,我们也需要思考传统规划与治理中存在的短板,亡羊补牢,打更有准备的“仗”。
期刊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以医疗为代表的公共服务迅速成为各大城市的稀缺资源,引发社会群体性焦虑。透过疫情可以看到当前中国城市还存在很多短板,重构空间规划体系,要“穿新鞋、走新路”,更加有效地配置公共服务,尽快补课。一、透过历史,看清未来——公共服务是现代城市的基石和现代城市规划的“初心”霍乱被称为“19世纪的世界病”,英国医生约翰·斯诺和牧师亨利·怀特黑德创造性使用空间统计学,绘制出伦敦的“死亡地图
期刊
疫情当前,从规划专业的视角来反思:应如何审视并重新定位人工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来实现彼此的和谐共处与共同发展呢?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庄子》言“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在循环往复的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态位。
期刊
一、新冠肺炎疫情发源与扩散原因新视角自2020年1月20日宣布成立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开始,全国和全球范围内一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重大战役正式打响!不到20天时间,疫情以远远出乎意料的速度向全城、全省、全国和全球扩散蔓延。围绕新冠病毒起因、疫情迅猛扩散的原因,来自政府、非政府的信息以及基于互联网的海量网民自媒体信息,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期刊
基于建立的河南尧山地区油松树轮宽度标准年表,本文分析了油松径向生长与该地区气温、降水等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气温升高前后树木生长与平均最高气温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7月平均最高气温与树轮年表的相关系数高达-0.64,是该地区油松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气候变暖后树轮年表与9、10月份平均最高气温显著正相关,与2、3月降水显著正相关,与4—7月平均最高气温间的相关性较为稳定。因此,重建了尧山地区
期刊
新冠疫情,迫使许多人“宅”在家中,引发了全社会对公共卫生健康话题的集体讨论和反思,其中有不少对于疫情防控、以及疫情之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真知灼见。疫情让我们反思人类和社会该有的行为边界,也让我们思考以人民为中心的城乡人居环境该有的样子。一、关于建筑的“风”和“水”天津宝坻商场的疫情广泛传播、疫情粪-口传播的可能性等消息,让全社会前所未有地关注着建筑的空气质量和水的健康循环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