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社会和公众对地震科普宣传的需求与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遇到汶川8.0级突发大震,科普宣传就更加重要。我退休后,按照单位领导的要求和安排,做了一些地震科
采用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海岸的9.0级地震中K.net和KiK-net记录的强震数据,计算20s的绝对加速度反应谱Sa,阻尼系数设定为0.05。采用USGS的有限断层模型(破裂面走向194.4°
采用不规则点的正交多项式来拟合水泵性能曲线,可避免采用一般多项式拟合时可能出现病态方程组的弊端.文中采用Forsythe递推法生成正交多项式,根据显著性检验来确定拟合的多
地震时从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至地表,地表各点接收到的地震波是经由不同路径、不同地形地质条件而到达的,因而反映到地表各点的振动必然存在差异。对于平面尺寸较小的建筑物(如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地震动空间变化的影响通常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地震动空间变化对于大跨度的
根据我国大陆强震的特点,强调加强地震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应在明确的科学思路引导下,有计划地开展基础性的探测工作,不断积累数据,深化对孕震构造环境和大陆破坏性地
分析了目前我国长、中、短期地震预报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认为 ,我国地震大形势、长趋势判定的技术思路和主要方法目前仍然是统计、类比和外推 ,它不能揭示地震活动的活跃或平静的本质 ,有时出现失误和偏差 ,地震活动长趋势实质上是个地球动力学问题 ;中期预报的主要困难是地震何时发生和是否发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目前我国使用的各类预报方法的预报效能均较低 ,准确的时间预报难以达到 ;短期预报的主要难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