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嗜铬性副神经节细胞瘤继发颅骨及脑内转移一例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eng_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 男,15岁.于1999年出现排尿时头痛、头晕,有时伴出汗、心悸,偶有恶心和呕吐,上述症状约排尿后10 min缓解.血压阵发性增高,约140/100 mmHg,最高达190/110 mmHg.2002年4月腹部CT示膀胱壁有一3 cm×3 cm ×4 cm肿物,入院行手术切除肿瘤,术后上述症状消失,血压恢复至正常。

其他文献
西罗莫司(sirolimus,SRL)是从吸水性链霉菌发酵液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目前作为免疫抑制剂已在临床开始使用.最近研究发现,SRL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抗移植排斥反应药物,还具有广泛的抗肿瘤的作用[1-1].我们以鼠胶质瘤细胞C6为对象,探讨SRL对胶质瘤细胞生长抑制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期刊
神经内镜的手术适应证已由原来的脑室内病变发展到脑实质内病变,由颅内发展到椎管内,每一步都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仪器、器械的改造[1];但在治疗颅内血肿时,仍存在缺乏有效工作通道、手术视野狭小、止血困难、器械不能固定等不足.我们根据手术需要,设计不同长径、内径的透明内镜鞘及其固定装置。
期刊
2010北京癫痫外科论坛暨第八期全国功能神经外科宣武讲习班将于2010年10月20—25日在北京举行,主题围绕癫痫外科,由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联合举办,并广泛邀请国内著名专家授课。内容极其丰富,将就癫痫诊断和治疗的热点问题、以及发展前景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参加者将获得国家级继续教育Ⅰ类10学分。欢迎国内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神经电生理等相关专业的人员参加。
期刊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易造成颅内血肿,引起脑疝,造成患者死亡,如果能及早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探查并夹闭颅内动脉瘤,可提高危重动脉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本文报告8例直接开颅、探查、夹闭颅内动脉瘤的经验。
期刊
颅内原发性黑色素细胞肿瘤(primary melanocytic neolasms,PMN)起源于软脑膜黑色素细胞,临床少见.约占颅内肿瘤的0.07%~0.17%~([1-3]).原发于椎管内黑色素细胞肿瘤(intraspinal primary melanocytic neoplasms,ISPMN)则更罕见.本文对ISPMN的流行病学、组织病理学类型、影像特征、诊断和治疗做简要综述。
期刊
目的 探讨术中应用二维超声辅助切除脑胶质瘤的价值.方法 2007年7月至2009年8月收治幕上胶质瘤手术患者212例,按照肿瘤位置分为浅部(距皮层距离<2 cm)及深部(距皮层距离≥2 cm)两组,手术中肿瘤切除前、中、后均进行超声探查,判定肿瘤边界并对可疑回声进行活检,术后5 d内进行MRI复查,判定肿瘤切除程度.结果 术后MRI显示212例患者全切除192例,近全切除20例.其中位于表浅部位的
第四届北京三博国际神经科学论坛将于2010年9月25—26日在北京万达铂尔曼大饭店召开,本次论坛将面向全国神经科,癫痫内、外科,神经外科等领域广泛征稿。
期刊
在现代神经外科的发展过程中,神经影像学的进步一直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而CT和MRI的使用,更是现代神经外科的里程碑.在此基础上的术中影像学和影像导航神经外科是近20年来神经外科领域的一大进步,借助于术中影像学手段,病灶的术中影像可以得到及时更新,并可以提供实时的导航指示,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期刊
嗜酸性肉芽肿为郎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langerhans'cell histiocytosis,LCH)的一种,LCH为一组原发性郎罕氏细胞多克隆异常增生的非肿瘤性质的疾病~([1]),临床少见.我科近日收治患儿1例,累及眼眶.考虑到小儿对失血耐受力弱,病变累及较深,手术时间长,给予介入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后再行肿瘤刮除术,术中出血明显减少,且刮除彻底.现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期刊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肿瘤,约占颅内原发肿瘤的45%[1].临床上按照组织学类型分为四级:I级具有良性生物学行为;Ⅱ级呈低度恶性,经过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后,其5年生存率为45%~60%;Ⅲ级和Ⅳ级胶质瘤在临床上归为高级别胶质瘤,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Ⅲ级)及12个月(Ⅳ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