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质疑”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lo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由此可见,“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一、创设质疑氛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要将“质疑”引入课堂,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质疑问难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与学生互换角色,提出重点问题,同时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解答。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
  二、教给方法,让学生有“疑”可质
  从心理学角度说,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可让学生这样想:概念:为什么这样表述?能否增加或删改一些字词?在概念内涵的挖掘,外延的拓展上质疑。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引导学生对分数含义的关键词质疑。例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56.28÷0.67时,可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而不是把被除数化为整数?”应用题:列式的依据是什么?力求寻找更好的解法。例如,在教学“分数工程问题”时,可问“为什么可以用单位“l”来代替具体的数据。”教学时要鼓励学生探索问题,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这时老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
  三、明确目的,处理质疑、释疑的关系
  “疑难”对学生来说是暂时还不可能甚至是完全没有能力排除的。“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发现、提出了问题,怎样解决?这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如果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将压抑学生的积极性,释疑的方法不妥,也将影响质疑问难的作用。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轻易否定,如果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讨论,老师起组织作用,得出正确结论必然会产生更深刻的效果。
  四、发挥主导作用,做好质疑
  要使学生做到非“疑”不质,是“难’才问,要注意如下控制:时间控制。首先,要把握质疑的时机,特别在讲授课时和新课结束后,让学生质疑。其次,质疑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才能有所发现。三是,准许学生有疑就问,不懂就问,不要怕打乱原来的教学程序。四是,要防止时间不够,学生“问”一无所得,或尚未“解惑”,流于形式走过场。
  对象控制。质疑问难要面向全体学生,“好、中、差”兼顾,尤其要鼓励差生质疑。学困生有自卑感,即使不懂,一般也不敢问,这样得不到及时补救,以后问题越积越多,更无从问起了。
  范围控制。要保证质疑问难的质量,既要拓宽内容、范围,又要进行范围控制,不能漫无边际,要做些思维方向的引导,让学生的思考集中在要学的知识点上。
  实践证明,做好有效控制才能使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
  (作者通联:445400湖北利川市团堡镇大洞小学)
  
其他文献
作为教师谁都想成为家长、学校、社会认可的成功教育者。那么,成功教育的秘诀是什么呢?怎样才能进行成功的教育呢?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一句格言——要赏识孩子,让我深受启发。多年的教育中我一直坚持用赏识孩子的方式进行组织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一.赏识守纪学生,带动全班守纪   纪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证。低年级的小朋友天性活泼好动,且毫无顾忌。即使上课铃想过,可教室里总是无法安
期刊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困生来说,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自愿、主动地学习,是提高学困生成绩的最有效的方法。  一.以情感激趣  1.充分地尊重、信任、热爱学困生,平等对待他们  作为教师,首先是摆正学困生的位置,不歧视、不打骂、不虐待他们。把班级建成一个温暖的“家”,教师是家长,学生是自己的孩子,充分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与长处,并加以培养,充分地尊重、信任、热爱他们,平等对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学就是一种情感教学,其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情感共鸣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中激情运用与否,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据《名人讲课拾趣》一文介绍,我国近代风云人物梁启超先生不仅名扬天下,讲课也令人称绝。他讲到要紧处,便成为表演,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讲到悲伤处,竟痛苦流涕。这样的讲课,出神入化,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们对课堂教学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已经形成共识。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把这种认识付诸行动,变成可操作的方案。下面结合数学课的具体实例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  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往往可以给学生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新知识的生长点,可以将学生思维引入高峰,学生可以在头脑中想象旧知导向新知的过程,分析新旧知识的组成要素,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学生的
期刊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色彩,我尝试综合美术、音乐、文学等多种艺术门类,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互动、感受中理解色彩对比与协调,使学生明白它不仅仅存在于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中,在我们所熟悉的音乐、文学作品中也是能体现的。    一.在游戏中感知色彩  三年级上学期的第一节美术课,我出示学生熟悉的三原色、三间色,接着让学生辨识:感知五彩缤纷的色相。在“找朋友”的游戏活动中,先让学生在纸片上涂出自己喜欢的—种颜色
期刊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本应是学校教育中内容最丰富、最有情趣的课程之一,但遗憾的是现在有不少学生感到数学乏味而难学。伴随着知识的增加和能力的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逐渐衰减,于是数学成了学生的负担。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不得不反思教学过程、研究教学策略,创造快乐数学课堂,使数学课不再枯燥下去。  一.设计导语,唤醒学生  精
期刊
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电化教育有着与其他的教学手段无与伦比的特点,它不拘时空限制,直接表现万向纷呈的事物,融形、色、身、光为一体,创多为结构之大成,给语文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教学中,语文教师如果恰当地利用电教媒体,便能优化课堂教学艺术,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利用电教媒体,唤起学生情感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情
期刊
阅读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丰富精神世界的源泉,是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与合作交流的基础。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目前,学生阅读数学新教材困难的情况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学生不会阅读数学教材,或在阅读过程中思维停滞,不能有效地输入数学符号、数学文字等表达的意义,或者只了解字面意义而不能理解数学的真正涵义。对此,转变教材观,用好新教材,加强对新教材阅读训练的指导,使学生形成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掌握
期刊
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对整个德育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我认为鼓励学生民主评议班主任,对促进和优化班主任工作有很大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获得班务工作方面准确可靠的信息反溃   如果积极鼓励并认真组织广大学生对班主任的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就有可能获得比较准确、可靠和具体的信息反溃。在对学生的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后,再和“自我鉴定”等三种资料相参照,就可以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工作。  其次有利于体现班主任工
期刊
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会产生比较强烈的成就感,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促使其应用数学。  一.创设情境,为学生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经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