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变电站中,变电电气设备是其重要的构成部分,而变电电气设备在安装的过程中,都需要进行调试,只有调试得当,才能够保障变电电气设备可以正常的运行,同时,为了能够使得变电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得以有效的提升,还需要对变电电气设备运行进行有效的维护,采取相应的维护技术,以保障变电电气设备运行的质量。本文主要对变电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同行交流。
关键词:变电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术
变电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变电电气设备的运行质量,因此,要注意控制变电电气设备的安装效果,并合理的对变电电气设备进行调试,使得其能够正常的运行,为保障变电电气设备运行的质量,还需要采用合理的维护技术,针对变电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进行有效的提升,从而进一步的保障变电电气设备的应用效果。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变电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
1 变电电气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1.1 变压器的安装技术
变压器是变电电气设备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对变压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在清楚了解变压器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对变压器安装工作量的确定以及对安装工序的设置。一般来说,变压器会设计成不可逆的结构形式,然后将其放置到油箱中,从而运送到具体地点进行安装运用。然而,一些较为大型的变压器,在对其进行现场安装时,要借用到相应的吊具。同时,变压器的安装也要结合变压器中一些元件的特点,只有清楚的了解各元件的结构构成,才能够使得变压器得到高质量的安装效果。
但是在对变压器进行安装时,也需要严密的注意一些重点事项,要对变压器的安装位置进行精确的划定,并在拆封变压器的时候,保障变压器表面绝缘层的完整性,并做好相应的安装前准备工作,规划好安装方案,配置好相应的运载车辆,选择合理的安装技术,保障安装工序可以顺利的进行,并对调试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选用专业的安装团队,保障人员数量的充足等。
在安装之前,最需要的就是对绝缘进行严格的检查,针对绝缘强度以及闪点等进行详细的研究,对油箱口的密封度进行检验。同时还要对变压器在运输过程中的密封性进行合理的检查。针对线圈的绝缘性进行合理的判断和检查等。
1.2 隔离开关的安装技术
一般来说,要想保障隔离开关能够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就要对其安装位置进行合理的选择,通常变电电气设备的隔离开关都会安装在电缆与架空线之间的连接处,或者是断路器内部的电源一侧,再者就是安装分支线上的T线连接的位置,只有安装在这些位置处,才能够使得隔离开关发挥出电气隔离的作用。
在对隔离开关进行安装的时候,要注意控制所用的力气,如果力气用的过大,就会使得隔离开关内部的齿轮之间无法高效的实现契合,这样就会引发三相电流出现串流的问题,同时也会使得三相电流之间无法保持同。触电的安装,需要配以相应的调试,保障触头接触的合理性,触头的接触要深入,严禁局部接触,以免发生局部发热的情况。针对接地刀则需要进行同期调整,保障接地刀的连杆具有较长的长度,在对接地刀进行连接操作的时候,最好是采用较困难的技术,同时,要在触头上抹上适量的润滑油,保障触头接触的有效性,避免出现卡死的情况。要时刻保持触头表面的整洁,严禁触头上附着杂质,触头需要时刻保持平整,如果触头上凹凸不平或者是存在杂质,就会使得触头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很容易导致漏电情况以及短路情况的出现,从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掌握必要的安装技术,并严格的注意安装工作中的一些重点项目就显得尤为必要。
1.3 电缆线路的安装技术
按电缆支架到电气连接头的长度截取塑料护套;应注意做好相序的标记工作,三相心线分别套上不同颜色的热缩塑料管来区分;户外电缆端部套防雨罩并加以固定,防止其受潮(户内电缆可不必这样);剥去线心绝缘用线鼻子代替,并用钳压接好,必要时可利用电力电缆的保护管。
1.4 电气设备的调试检验
专项试验绝缘电阻测试:对于大量的遥信、遥控、遥调信息,应在电气设备投运前,结合继电保护做实际的传动试验,以确保遥信、遥测等信息接线及保护回路自动化设备等环节的正确性。保护装置和监控装置调试完成以后,应进行整体联合试验及带实际一次设备的操作试验,各信号灯指示应正确无误。保护跳闸试验:应将线路装设的所有保护及重合闸相互配合做联合试验。要求每一直接带断路器跳闸出口的继电器进行跳闸试验,以检验出口回路到断路器操作回路之间接线的正确性。
2 电气设备运行维护
2.1 电力设备的维护检修原则
2.1.1 必须认真抓好设备检修工作,加强设备检修管理,使电力设备经常处于健康完好状态,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
2.1.2 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并逐步过渡到状态检修。
2.1.3 设备检修应采取停电与带电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逐渐减少停电检修的次数。
2.1.4 尽量采用先进工艺方法和检修机具,提高检修质量,缩短检修工期,确保检修工作安全。
2.2 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在设备运行维护工作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及时汇报,并根据设备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和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对于近期内不会影响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一般设备缺陷,应列入正常的年度、季度检修计划中安排处理。对于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可以维持设备运行,但情况较严重并使得电力设备处于不安全运行状况的重大设备缺陷,应在短期内消除,消除前要加强巡视。对于已使电力设备处于严重不安全运行状况、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紧急设备缺陷,必须尽快消除或采用临时安全技术措施后尽快处理。
2.3 运行维护动态管理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传感器技术、光纤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发展并向各领域渗透,系统监控技术中广泛应用了这些先进科研成果,使无线监测技术逐步走向实用化阶段。与预防性试验相比,无线监测系统采用高灵敏度传感器采集运行中设备绝缘劣化信息,信息量处理和识别依赖于有丰富软件支持的计算机网络,可以把某些预试项目无线化,实现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综合诊断,促进了电力设备周期性检修向状态检修过渡进程。将瞬时值的计算引入到系统的运行维护中,人性化的设计,我们相信它必将成为电力系统工程安装和系统远动维护的有效工具。
结束语
对电力设备的动态运行维护成本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电力维护单位应从项目的长期经济效益出发,追求节省所耗资源的设备。工作人员也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高效、快速地掌握新型设备及新技术,为供电公司今后的發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唐毅.电力变压器安装与保护调试[J].电工技术应用,2011(9).
[2]董涛.基于价值链的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6).
[3]郭基伟,谢敬东,唐国庆.电力设备管理中的寿命周期费用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3(4).
[4]崔一勤.10kV变配电设备安装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电力安全技术,2014(2).
关键词:变电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术
变电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变电电气设备的运行质量,因此,要注意控制变电电气设备的安装效果,并合理的对变电电气设备进行调试,使得其能够正常的运行,为保障变电电气设备运行的质量,还需要采用合理的维护技术,针对变电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进行有效的提升,从而进一步的保障变电电气设备的应用效果。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变电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
1 变电电气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1.1 变压器的安装技术
变压器是变电电气设备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对变压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在清楚了解变压器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对变压器安装工作量的确定以及对安装工序的设置。一般来说,变压器会设计成不可逆的结构形式,然后将其放置到油箱中,从而运送到具体地点进行安装运用。然而,一些较为大型的变压器,在对其进行现场安装时,要借用到相应的吊具。同时,变压器的安装也要结合变压器中一些元件的特点,只有清楚的了解各元件的结构构成,才能够使得变压器得到高质量的安装效果。
但是在对变压器进行安装时,也需要严密的注意一些重点事项,要对变压器的安装位置进行精确的划定,并在拆封变压器的时候,保障变压器表面绝缘层的完整性,并做好相应的安装前准备工作,规划好安装方案,配置好相应的运载车辆,选择合理的安装技术,保障安装工序可以顺利的进行,并对调试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选用专业的安装团队,保障人员数量的充足等。
在安装之前,最需要的就是对绝缘进行严格的检查,针对绝缘强度以及闪点等进行详细的研究,对油箱口的密封度进行检验。同时还要对变压器在运输过程中的密封性进行合理的检查。针对线圈的绝缘性进行合理的判断和检查等。
1.2 隔离开关的安装技术
一般来说,要想保障隔离开关能够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就要对其安装位置进行合理的选择,通常变电电气设备的隔离开关都会安装在电缆与架空线之间的连接处,或者是断路器内部的电源一侧,再者就是安装分支线上的T线连接的位置,只有安装在这些位置处,才能够使得隔离开关发挥出电气隔离的作用。
在对隔离开关进行安装的时候,要注意控制所用的力气,如果力气用的过大,就会使得隔离开关内部的齿轮之间无法高效的实现契合,这样就会引发三相电流出现串流的问题,同时也会使得三相电流之间无法保持同。触电的安装,需要配以相应的调试,保障触头接触的合理性,触头的接触要深入,严禁局部接触,以免发生局部发热的情况。针对接地刀则需要进行同期调整,保障接地刀的连杆具有较长的长度,在对接地刀进行连接操作的时候,最好是采用较困难的技术,同时,要在触头上抹上适量的润滑油,保障触头接触的有效性,避免出现卡死的情况。要时刻保持触头表面的整洁,严禁触头上附着杂质,触头需要时刻保持平整,如果触头上凹凸不平或者是存在杂质,就会使得触头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很容易导致漏电情况以及短路情况的出现,从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掌握必要的安装技术,并严格的注意安装工作中的一些重点项目就显得尤为必要。
1.3 电缆线路的安装技术
按电缆支架到电气连接头的长度截取塑料护套;应注意做好相序的标记工作,三相心线分别套上不同颜色的热缩塑料管来区分;户外电缆端部套防雨罩并加以固定,防止其受潮(户内电缆可不必这样);剥去线心绝缘用线鼻子代替,并用钳压接好,必要时可利用电力电缆的保护管。
1.4 电气设备的调试检验
专项试验绝缘电阻测试:对于大量的遥信、遥控、遥调信息,应在电气设备投运前,结合继电保护做实际的传动试验,以确保遥信、遥测等信息接线及保护回路自动化设备等环节的正确性。保护装置和监控装置调试完成以后,应进行整体联合试验及带实际一次设备的操作试验,各信号灯指示应正确无误。保护跳闸试验:应将线路装设的所有保护及重合闸相互配合做联合试验。要求每一直接带断路器跳闸出口的继电器进行跳闸试验,以检验出口回路到断路器操作回路之间接线的正确性。
2 电气设备运行维护
2.1 电力设备的维护检修原则
2.1.1 必须认真抓好设备检修工作,加强设备检修管理,使电力设备经常处于健康完好状态,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
2.1.2 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并逐步过渡到状态检修。
2.1.3 设备检修应采取停电与带电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逐渐减少停电检修的次数。
2.1.4 尽量采用先进工艺方法和检修机具,提高检修质量,缩短检修工期,确保检修工作安全。
2.2 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在设备运行维护工作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及时汇报,并根据设备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和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对于近期内不会影响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一般设备缺陷,应列入正常的年度、季度检修计划中安排处理。对于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可以维持设备运行,但情况较严重并使得电力设备处于不安全运行状况的重大设备缺陷,应在短期内消除,消除前要加强巡视。对于已使电力设备处于严重不安全运行状况、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紧急设备缺陷,必须尽快消除或采用临时安全技术措施后尽快处理。
2.3 运行维护动态管理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传感器技术、光纤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发展并向各领域渗透,系统监控技术中广泛应用了这些先进科研成果,使无线监测技术逐步走向实用化阶段。与预防性试验相比,无线监测系统采用高灵敏度传感器采集运行中设备绝缘劣化信息,信息量处理和识别依赖于有丰富软件支持的计算机网络,可以把某些预试项目无线化,实现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综合诊断,促进了电力设备周期性检修向状态检修过渡进程。将瞬时值的计算引入到系统的运行维护中,人性化的设计,我们相信它必将成为电力系统工程安装和系统远动维护的有效工具。
结束语
对电力设备的动态运行维护成本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电力维护单位应从项目的长期经济效益出发,追求节省所耗资源的设备。工作人员也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高效、快速地掌握新型设备及新技术,为供电公司今后的發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唐毅.电力变压器安装与保护调试[J].电工技术应用,2011(9).
[2]董涛.基于价值链的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6).
[3]郭基伟,谢敬东,唐国庆.电力设备管理中的寿命周期费用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3(4).
[4]崔一勤.10kV变配电设备安装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电力安全技术,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