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还乡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 桑叶葱葱遮阴凉,
  男 桑花阵阵送清香。
  女 古道上铜铃哗??地响,
  男 寇准骑驴还了乡。
  男 (白)要说这寇准,那可是大宋朝的超级明星,出演过《夜审潘杨》《杨门女将》《引蚕种桑》等许多大片。
  女 (白)停停,《夜审潘杨》《杨门女将》我都听说过,这《引蚕种桑》是怎么回事啊?
  男 (白)不知道了吧?寇准家乡原本没有蚕桑,为回报家乡,他上奏朝廷把蚕桑引进下邽城。
  女 (白)那这效果怎么样啊?
  男 (白)效果?据下邽县令刘二蒙汇报,
  自从开启引蚕种桑工程,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是噌噌往上升,县里GDP一下闯进全国前十名,这不是吗,为这事刘二蒙专门写表上奏朝廷,要为寇准建功德碑。
  女 (白)这不光要建碑表功,还得好好谢谢人家呢。
  男 (白)那还用你说吗,自打寇准踏进下邽城,县令刘二蒙是白天陪,晚上请,喝得寇准是头重脚轻,迷迷瞪瞪,一连三天没出恭。
  女 (白)你可拉倒吧,喝得再多,上厕所这事也不能忘了啊!
  男 (白)不是寇准忘了,关键是他“恭”不出来。
  女 (白)啊?为啥啊?
  男 (白)为了防止各路粉丝的骚扰,刘二蒙专门派了四个保镖随身保护。你说四个大活人在那儿直勾勾地瞅着,谁能“恭”出来啊?
  女 (白)啊?这啥保护啊,这咋觉得是变相看起来了呢?
  男 (白)看寇准?那不是天大的玩笑吗?寇准是谁啊?那是背过靴、跳过墙、闯过皇宫、审过潘杨的著名人物,这小小下邽能困住他?
  女 (白)那他跑出来了?
  男 (白)必须的嘛,你瞅那不来了嘛!
  男 漫步桑阴,
  女 阵阵清爽;
  男 花香扑面,
  女 得意洋洋。
  男 寇准我做官多年胸怀坦荡,
  女 报家乡唯有这引蚕种桑。
  男 可喜这桑苗长成摇钱树,
  女 多年的夙愿终得偿。
  男 寇准我自幼父母早丧,
  女 能长大多亏了七婶娘。
  男 不知道种蚕桑——
  女 是否让她也把福享?
  男 看婶婶情切切——
  女 我脚步匆忙。
  男 茂盛的桑林——
  女 不见去向;
  男 荒草漫野——
  女 一片荒凉。
  男 满心疑惑走进小村内,
  女 来到了当年住的小草房。
  男 呀——残垣断壁难把风挡,
  女 满园荒草鼠兔成行。
  男 难道说眼前是梦中景象?
  女 咬一下手指痛连心肠。
  男 (夹白)七婶,婶娘——
  女 (白)谁呀,谁在叫七婶?
  男 (白)大娘,我是寇准啊,七婶娘她老哪里去了?
  女 (白)是寇准啊?你怎么才回来啊,你要早点回来,你婶娘也不至于活活饿死啊!
  男 (白)什么,我婶娘怎么会饿死?
  女 (白)寇大人啊——都是你想的新花样,要在这黄土坡上养蚕种桑。从江南运来桑苗到西北,水土不服全都见了阎王。
  男 大娘你这话多有不当,官道旁桑荫茂盛郁郁苍苍。
  女 你知道啥啊?那本是江南泥土运到此地,官员在路两旁表面作文章。那桑林已成下邽一怪景,老百姓恨得牙根直痒痒。
  男 无蚕桑怎把丝绸产?
  女 大人,你怎么还不明白啊?那丝绸本是花重金购自江南水乡。自从蚕桑引进下邽县,乡亲们日子苦断肠。绢税逼得人没活路,众乡亲纷纷逃命奔他乡。七婶她要进京城告御状,那些个贪官污吏把神慌。
  刘二蒙将她困在草房内,你七婶她——
  男 她怎样?
  女 她她她性格刚烈、断水绝粮,最后竟活活饿死在这小草房。
  男 一番话似沉雷耳边炸响,天旋地转万剑刺胸膛。原以为引来的是幸福树,没想到种下的却是祸殃。为什么,为什么本地官员不上报,任由这蚕桑之害把民伤?
  女 大人啊,当官的怎会把实情往上讲,国伤民伤又不会把他伤。还指着这政绩得嘉奖,因蚕桑提拔起的官员一帮帮。只要脚下的官阶步步往上长,老百姓的死活谁能把事儿当?
  男 寇准我闻言双睛欲裂,一团怒火燃烧在胸膛。婶娘啊——但愿你在天之灵能得见,我今天定把公道偿。寇准这里正把亡灵拜,
  女 刘二蒙慌张张领人到草堂。
  男 (白)大人啊,可吓死我了。您老要观光可以跟我讲,我好派人派车安排妥当。您老千万可别四下乱闯,贵人贵体出事我可咋承当?(白)大人,功德碑已建好,快随我去剪彩吧。
  女 寇准难忍冲天怒,抡圆胳膊就是一巴掌。骂一声赃官好大胆,你欺下瞒上、枉法贪赃、祸国殃民、万死难偿。(白)来人哪,把刘二蒙给我就地正法!
  男 且慢。刘二蒙叫了一声慢,他不慌不忙开了腔。卑职确实不咋样,你也未必比我强。养蚕种桑本是你亲口讲,要问责你也该承当。
  女 我奏请引蚕事不假,可桑树水土不服你们就该报上方。
  男 官场原本就是一笔糊涂账,大人你何必要求真章。你杀我就像把个臭虫碾,可杀我保不了你印一方。杀了我你婶娘当年的辛苦全白费,杀了我你寇家再不能清名天下扬。杀了我你的英名就此伦丧,只怕你死后难进这寇家祠堂。劝大人稍安勿躁细思量,糊涂账糊涂唱彼此都顺当。(白)大人,要论起七婶之死,你才是罪魁祸首,是你害死了你可怜的婶娘啊!
  女 这——寇准我闻言呆愣半晌,泪眼中仿佛又见我那可怜的七婶娘。七婶啊,我的婶娘——我出生母即亡没有奶喂,你抱我求奶遍邻乡。   男 乡邻的奶水不够我用,
  女 你碾碎小米熬米浆。
  男 小米米浆喂养了我,
  女 你就着野菜吃米糠。
  男 七婶啊,我的婶娘——到七岁我把学堂上,
  女 草房破败难挡风霜。
  男 你的棉衣毁了给我,
  女 你寒冬腊月穿着单衣裳。
  男 七婶啊,我的婶娘——读书读到一十八岁,
  女 我考取功名离了家乡。
  男 你嘱我离乡千万别把家乡忘,
  女 我发誓让婶娘和乡亲都把福享。
  男 当年的誓言言犹在耳,
  女 而你却孤苦伶仃,悲悲惨惨饿死在草堂,死得好凄凉,我的好婶娘。
  男 悔当初,身在高位少思量;悔当初,引蚕效果未能审端详;悔当初,听人吹捧把形忘;悔当初,为图虚名乱主张。我该怎么办?
  女 往日断人如神助,今日断己少了主张。难道我还要隐瞒实情受嘉奖?还要让我昧着良心把傻装?
  男 (白)不,不能。婶娘从小教我要把仁义讲,婶娘教我心中要把天下装。寇准的纱帽怎比百姓安危重,寇家名声怎比国家利益强?当官就该把自身得失放,寇准的臭皮囊怎比百姓安康?
  女 思前想后主意定,
  男 我要砸石碑、杀贪官、摘乌纱、进京请罪谢万方。(白)打倒功德碑!
  女 锤砸石碑震天响,
  男 一辆囚车进汴梁。
  合 寇准还乡戏一段,千古是非话沧桑。
  创作构想:
  动意到舞台
  记不清什么时候看到的这个故事,但我对这个故事一直很喜欢。任何艺术作品都讲究“起承转合”,“还乡”这个故事有一个天然的“转”(寇准从为自己的“功绩”洋洋得意,到发现这些功绩是假的后的震惊)。一个戏的“转”是戏的高潮,也是最难的地方,有这样结构的故事编剧都喜欢,我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好的故事、好的结构不等于好的戏,它需要编剧的再加工。
  创作“还乡”这个作品,我首先考虑的还是二人转的特殊性:二人转是喜剧艺术,其中的喜剧元素就必不可少。《寇准还乡》这个故事原本发生在清朝,我把故事挪到了宋代,主人公也换成了观众熟知的戏剧人物—寇准。这么做一是便于观众对故事的了解,二是寇准在观众心目中原本就是喜剧形象,人物身上的喜剧元素不用再去刻意描画,观众就可心领神会。写“还乡”这个戏想到的第二点就是对现实的观照:这个戏源自历史故事,但写历史无非是给今人看。对于这样一个“面孔”很正的戏,如果在观众中找不到共鸣,就激不起观众的热情。所以写这个戏就要找到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这个契合点就是观众对欺下瞒上这一丑陋现象的憎恶,而这个戏里原本就蕴含有这样的东西在里面,只要作者将其发掘并放大便可以了。
其他文献
2012年以来,四川少儿曲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从岳池县获四川第一个“中国曲艺之乡”荣誉称号开始,四川已建成30余所曲艺学校,有近100个少儿曲艺作品,600多名少儿曲艺演员;第五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上(2012年)四川首获一等奖,第六届(2014年)四川获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已举办3场“花开的声音——四川优秀少儿曲艺节目展演”;2014年成立了四川省小牡丹艺术团。  2016年4
期刊
传统岔曲《风雨归舟》(言前辙)是一百多年以来久唱不衰、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据说是单弦岔曲的前辈司瑞轩老先生(1831-1911)艺名随缘乐改编创作的,是岔曲中古老而经典的唱段之一。司瑞轩先生创立单弦牌子曲,并在音乐方面做了奠基性的工作。几代单弦名家均擅演此曲,唱法各有千秋。前辈艺人广小川、何质臣、常澍田等分别灌制了唱片。常澍田(1890-1945)先生1929年灌制的唱片经北京广播电台播放影响较大
期刊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首《回杯记》令他红遍全国,当今很多知名二人转演员都是听着他的《回杯记》长大并深受影响。他就是享有“二人转王”“二人转皇帝”赞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二人转代表性传承人韩子平老师。那么,当年他是如何与二人转结缘?几十年来又是如何传承和发展吉林省二人转事业?这其中又遇到过哪些坎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近这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  走出乡村 结缘曲艺  1949年5月2日,韩子平出
期刊
李白情结  李白这个人,唐诗写得来“仰天大笑”,风头十足了1300年。  苏州评弹有所记载的“李白形象史”其时长才不过70年。  20世纪40年代的抗战时期,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杨振雄以评弹艺术为武器,要通过弘扬泱泱大国的中华文化来表达其内心一意抗日之豪情壮志。  行动是价值最实际的体现。只看杨振雄——服膺儒释道、钻研诗书画、沉浸精气神,读的是大唐历史、背的是唐诗三百、步的是唐人意绪,雄赳赳清清以自
期刊
自宋元以来,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河南省及全国各地的上千民间曲艺艺人负鼓携琴,汇聚平顶山市宝丰县杨庄镇马街村百多亩麦苗田地,以天为幕、道尽古今中外千年事,以地为台、唱完天南地北万里情,千座书棚,背靠背、面对面,说拉弹唱,对戏斗书,亮书献艺,十几万乃至几十万民众到会听书、写书,形成了绵延近千年而不衰的中国曲艺史上的奇观──“马街书会”。这么一个民间说唱艺人的集会,无论是战乱之争,还是“文革”时期,都能延
期刊
5月19日,北京联合大学群声曲艺团迎来了十五周年生日,相声表演艺术家王谦祥、李增瑞先生,青年演员应宁、王玥波、李寅飞、李丁、董建春、宋伟杰、崔骏、刘禹、唐柯,著名弦师郑力文、解立国、祖金华、刘建华、白金鑫等到场祝贺。  北京联合大学群声曲艺团成立于2001年4月,是以校内具有曲艺表演特长的学生为主,北京市其他高校和曲艺界的青年艺术人才共同组建的综合性学生曲艺艺术团。(曲讯)  中国曲协开展中国曲艺
期刊
5月 12、13 日,由北京曲艺团创排的新剧目章回鼓书《古城暗战》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精彩上演,令到场的嘉宾、观众眼前一亮。5月20日,北京曲艺团邀请曲艺界前辈及剧组人员召开研讨会。会上,大家积极发言,除了对该剧目首演成功的祝贺,还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随后,《古城暗战》还将进行下一轮演出,相信届时会给观众带来更加亮眼的表现。  章回鼓书《古城暗战》这部着重于恢复传统、创新多元的剧目,是北京曲
期刊
只有坚持本来,才能开创新局。研究曲艺艺术本体的根本目的和重大价值就在于此。曲艺艺术本体理论的研究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尤其是八十年代,许多曲艺理论工作者围绕曲艺的本质和特征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的思想和观点。直到本世纪初,有关曲艺艺术本体问题的研究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域。人们普遍认为,曲艺是一门用口语说唱叙事抒情的民间表演艺术,曲艺的本质特征主要有:集体性、通俗性、趣味性、乡土性、包容性、口头性、想象性、轻
期刊
一个“有故事”小朋友的日常。她的“事迹”跌宕起伏,时常会让你抓狂,但结局却又出乎意料,归于平静。  [匈]哈尔考施·巴林特文  [匈]克里斯蒂娜·奎尔斯绘  李奇译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9.3  定价:每册35 80元  1  《苏菲在游乐场》  下雪了,苏菲想去游乐场。可是游乐场冬天不开门。冬天,可以去滑雪呀!苏菲驾着雪橇,滑过公园、圣诞集市、动物园……最后滑进正在冬眠的游乐场里。  2 
期刊
铜板一打响连篇,  先给大家来请安:  (白)大家好!  请罢了安,唱正篇,  抬头看:吔,有一个胡同在眼前。  胡同口有几家经商户,  好家伙,看谁家比着把路堵得严。  这一家,货架支在了路牙上,  那一家,遮阳伞伸到了路中间。  这家卖的是金鱼、龙虾、小乌龟,  那家卖的是鹦鹉、八哥叫得欢。  紧挨着还有家水果铺,  直接是,在路上摆起了西瓜摊。  卖水果的叫李老二,  软硬不吃耍刁蛮。  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