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徽:奥运的图腾

来源 :青岛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n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徽,是每一届奥运会的图腾。会徽的意义超越奖牌、吉祥物、主体育场造型等一切奥运元素,它具有跨越国界的力量,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主办国家及城市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伴随着现代奥运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奥运会徽也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与进化。从早期复杂的招贴画式会徽到今天简约抽象的艺术性徽记,城市与民族的痕迹都深深地烙印在每一届奥运会徽的上面。
  
  第1届雅典:天神竞技重回人问
  
  19世纪末期,在法国人顾拜旦的不懈努力下,奥林匹克运动在欧洲开始复兴。1896年4月6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奥运会总结报告的封面被公认为本届奥运会的官方会徽。古朴的会徽带有明显古希腊绘画风格,雅典的守护神雅典娜手持橄榄枝,注视着山脚下重新修复的古希腊奥运竞技场,雅典娜头部上方776-1896的字样,标示出古奥运会停止与现代奥运会兴起的时间。
  
  第2届巴黎:女性登上奥运舞台
  
  1 900年巴黎奥运会从5月20日开幕到10月28日闭幕,历时5个多月,成为一届“马拉松”型盛会。由于与巴黎世界博览会同时举办,所以本届奥运会在实质上变成了世博会的一部分,成了招揽观众的体育表演,因此本届奥运会的大部分宣传品上都没有出现”奥林匹克”的字样。虽然被“淹没”在世界博览会中,但女性运动员的首次参与还是开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
  
  第3届圣路易斯:博览会中“日常节目”
  
  1904年的圣路易斯奥运会再一次成为世界博览会的牺牲品。比巴黎奥运会更加可悲的是,从圣路易斯奥运会的会徽上根本无法看出一丝世界级体育竞技盛会的影子。主办城市圣路易斯城的大幅图片成为本届会徽的主题,图片下方巨大的”路易斯安那采购博览会”字样使人们无法将这个会徽与奥运会联系起来。
  
  第4届伦敦:“白城”是英国的骄傲
  
  1906年,原定举办第四届奥运会的罗马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因意大利政府财政困难,无力兴建体育场馆,宣布放弃主办权。国际奥委会不得不临时与英国政府合作,将奥运会易地在伦敦举办。因此,本届奥运会的会徽就是以“白城”运动场为主题的。一名跳高运动员正从以“白城”运动场为背景的画面中心跳跃出来,透视绘画手法的运用,使整个画面具有了一定的空间感。
  
  第5届斯德哥尔摩:复古会徽打上“补丁”
  
  1912年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无疑是奥运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官方认可的会徽在本届奥运会上首次亮相。几个挥舞所有参赛国家旗帜的裸体运动员成为会徽的主体。但设计者这种“复古”的做法却极大地震惊了国际奥委会,因此,当官方的会徽被正式印刷出来时,处于画面正中的裸体运动员身前被“艺术”地加上了两条细长的橙色丝带。但即使这样,许多国家仍拒绝公开展出这个被打了“补丁”的会徽。
  
  第7届安特卫普:主办城市打上烙印
  
  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后,1914年国际奥委会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确定了国际奥委会五环旗,会徽,并做出了一些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意义深远的决议。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原定于1916年在安特卫普举行的第6届奥运会推迟到了1920年。本届奥运会的会徽与上一届的设计如出一辙。
  
  第8届巴黎:奥运会徽正式诞生
  
  在本届奥运会以前的6届奥运会中,海报一直是赛事组织者进行宣传的最主要工具。本届巴黎艺术家用盾形的巴黎市徽作为主体,创造出了奥运历史上的第一个“纹章”样的会徽,这使会徽更便于记忆和传播,为本届奥运会的宣传带来了便利。
  
  第9届阿姆斯特丹:蓝色情结寄予希望
  
  荷兰人在开幕式上放飞了象征和平的白鸽,并模仿古代传统,用采自希腊的火种点燃了体育场火炬。从此以后,放飞白鸽的仪式和奥运会期间持续燃烧的圣火,就成为奥运会和平的象征和不变的传统。1928年,正值荷兰人在北海填海造地的关键时期,与蓝色结缘的荷兰人将民族的形象与世界的奥运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简约的色彩、大胆的构图创造出了一个现代气息浓郁的优秀会徽。
  
  第10届洛杉矶:奥运五环登上会徽
  
  与第三届圣路易斯奥运会徽浓重的欧洲高雅艺术痕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届会徽带有明显的美国大众化艺术的特征。醒目的美国国旗、似乎随意勾勒出的橄榄枝、洒脱俏皮的文字,都在宣告着美国本土文化强势时代的到来。此外,在本届的会徽上,首次出现了象征五大洲团结的奥林匹克五环标志,这是奥运会微设计史上个重大的转折点,标志着奥运会徽设计正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
  
  第11届柏林:纳粹猖獗奥运受辱
  
  会徽中,一只纳粹党徽上的普鲁士鹰昂然站立在被扭曲的奥运五环之上,象征着德意志帝国绝对的霸权与征服。奥林匹克钟的边缘部分用德文写道:“我召集全世界的年轻一代”,昭示了德国法西斯借奥运会向全世界宣扬纳粹思想的险恶用心。
  
  第14届伦敦:战争影响奥运倒退
  
  1940年和1944年两届奥运会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而停办,战争的破坏不但使本届奥运会的运动成绩全面下滑,还使组委会无暇在会微的设计上投入许多精力。会徽上,著名的“大本钟”的指针指向4点钟,这是本届奥运会的开幕时间。
  
  第15届赫尔辛基:标枪之国纪念英雄
  
  芬兰是传统的田径大国,有着“标枪之国”的美誉。为纪念“芬兰标枪之父”——奥运会冠军马蒂·雅尔维宁,芬兰人在赫尔辛基运动场旁边为雅尔维宁修建了一座白塔,塔高7271米,这正是1932年雅尔维宁在洛杉矶奥运会获标枪金牌的成绩尺度,本届奥运会徽也以这座白塔作为主题。
  
  第16届墨尔本:现代与古典的碰撞
  
  1956年,奥运会首次来到南半球。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全世界的思想与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碰撞交融,这培养了澳洲人强烈的创新精神。椭圆形跑道的会徽造型突破了以往会徽的矩形边框,鲜亮的绿色透露出勃勃生机。在橄榄枝花环的映衬下,奥林匹克的圣火在澳洲大陆上点燃。
  
  第17届罗马:母狼养育亚平宁
  
  罗马城的象征为一只母狼哺乳两个婴儿的青铜像。在“母狼育婴雕像”下方,五环代表了奥运会的到来,罗马数字1960标明了举办时间。
  
  第18届东京:会徽设计的里程碑
  
  1964年奥运会首次登陆亚洲,来到了日本东京。本届的会徽带有显著的地域烙印,会徽下方“东京1964”的字样标明了奥运会举办的时间和地点,会徽正中由金色奥运五环托起的日本国旗太阳图案十分醒目,昭示着日本借奥运会的机遇重新振兴国家的心情。
  
  第19届墨西哥城:文化底蕴现代表现
  
  强烈的眩晕效果和无限的空间感是本届会徽带给人的第一印象。来自纽约的设计师莱曼 用现代派光谱艺术手法,借助一根根带有律动感的平行线条营造出流动的画面效果。奥运五环标志在黑与白的衬托下非常醒目,并精妙地成为了数字“68”的一个部分。
  
  第20届慕尼黑:无限“宇宙”透出新意
  
  本届会徽是一个被称做“宇宙”的螺旋体,这个运动感十足的符号营造出一种接近无限的视觉幻想,表达出本届奥运会“光明、清新、慷慨”的主题。这为未来奥运会微的设计开创了一条新的思路,蒙特利尔和洛杉矶的会徽都清晰地反映了这个设计的影响。
  
  第21届蒙特利尔:简约风格返璞归真
  
  蒙特利尔奥运会以其巨大的亏损而著称,与失败的经营同时登峰造极的还有本届奥运会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会徽,叠加了蒙特利尔的第一个字母“M”的五环就是会徽的全部内容,加拿大人用返璞归真的简约设计体现了他们的创意。本届会徽以加拿大国旗的红色作为基调,在造型上结合了体育场跑道与领奖台造型的元素。
  
  第22届莫斯科:“斯大林风格”的会徽
  
  两条交汇的跑道用简单的弧线勾勒出一栋“斯大林风格”的前苏联标志性建筑,鲜艳的红色代表了社会主义的赤色政权,最上方的五角星既是建筑的一部分也象征着前苏联强大的国力,这样的设计显然带有强烈的政治意味。但由于前苏联在1979年武装入侵阿富汗,导致本届奥运会遭到许多国家的联合抵制,前苏联政府举办历史上规模最大奥运会的梦想就此破灭。第23届洛杉矶:“运行之星”独具匠心
  本届奥运会提出了“加入我们”的口号,围绕这个口号,设计师鲁尼恩打造出了个被称做“运行之星”的会徽。他放弃了近几届奥运会徽追求的简洁风格,而用巧妙的构思营造出一种运动的美。会徽中由美国国旗红白蓝3色构成的5个五角星相互重叠,象征着五大洲的融合,13条粗细不一的横线又代表着美国崛起于英国的13个殖民地。
  
  第24届汉城:提倡“人类和谐”
  
  由于南北朝鲜长期的分裂与对立,韩国人在本届奥运会中突出了和平的主题,提出了”人类和谐”的口号,并使用高丽民族共有的喜庆颜色和太极图形来强化民族统一的愿望。“三太极”中黄,红、蓝三种颜色的色带仿佛运动场上的跑道,代表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三色条带外旋象征世界的繁荣与进步,内旋则寓意各国运动员的团结和友谊。
  
  第25届巴塞罗那:艺术光芒照亮五环
  
  随意涂抹的一点,一钩、一横飘逸洒脱,当人们厌倦了复杂的结构,工整的设计后,终于在这个打破所有造型概念的会徽中找到了清新的水源,它平静地清洗我们脑中的一切陈规俗套。在本届奥运会“艺术与文化”的主题下,大师的思想光芒照亮五环。
  
  第26届亚特兰大:“绿油油”的百年庆典
  
  1996年,现代奥林匹克的第一个百年庆典。在这个基调下,数字100,奥林匹克五环、希腊柱,火把,和平鸽,五角星就成为了构成本届会徽的全部元素。100年的奥运,构筑了奥运发源地希腊建筑的代表形式;希腊柱上燃烧5颗星用拼画手法构成了奥运的圣火,象征着五大洲的参与;第2颗五角星变形为和平鸽,表达了奥林匹克和平的理想;火焰最上方3颗醒目的小星星,则代表着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格言。
  
  第27届悉尼:世纪更替文化交融
  
  本届奥运会徽采用了大海的蓝色,澳洲大陆的红色,阳光的黄色和空气的白色作为基调,象征了澳大利亚绮丽的风光和清新原始的自然环境,契合了本届“绿色奥运”的主题。澳洲土著人的原住民文化在会徽设计上得到了空前的尊重,3支土著人狩猎用的回力标组成了一个奔跑的运动员形象,土著人的图腾“蛇”则装饰在构成运动员双腿的回力标上。运动员手中燃烧的圣火,则由悉尼歌剧院经典的屋顶造型演化而成。
  
  第28届雅典:橄榄枝回归爱琴海
  
  爱琴海,古希腊文明的摇篮,一片充满诗意的梦幻蓝色。人们手牵手环绕成为橄榄枝花冠。橄榄枝,和平与荣耀的象征。三个简单的要素表达了“奥运发源”的主题。让我们在2004回归,回到奥林匹克的故乡,在承载起橄榄枝花冠的爱琴海涛声中,细细品味奥林匹克的真谛。
  
  第29届北京:舞动的“中国印”
  
  她似印非印,似“京”非“京”,潇洒飘逸,充满张力,寓意是舞动的北京,她是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神韵的中国汉文化的符号,象征着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具有美好前景的中国形象:她体现了新北京,新奥运的理念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内涵,再现了奥林匹克友谊和平进步,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