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全球饥饿人数激增

来源 :食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os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2020年世界饥饿状况急剧恶化,新冠疫情的冲击可能是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由于健康膳食的高成本以及长期存在的严重贫困和收入不平等现象,健康膳食对世界各地约30亿人而言依然遥不可及.此外,报告中的最新分析结果表明,健康膳食在经济上愈发让人难以负担,与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问题的恶化有着密切关联.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一的疾病.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现已有患者人数逾3.3亿,而且每5位死亡者中就有2人死于心血管病.rn除了肥胖或超重、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外,高血压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高血压在我国的发病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并且越来越年轻化.虽然前景越发不乐观,但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的确是可以逆转高血压的.血压降了,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也就会随之降低了.
期刊
在新冠疫情期间,许多人已经习惯于戴口罩来保护自己和他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口罩总是很舒服——尤其是在运动期间.最近,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会·纳米》(ACS Nano)刊文指出,他们开发出一种动态呼吸器,可根据不断变化的条件(例如运动或空气污染水平)调节其孔径,从而在不需要最高过滤水平的情况下让佩戴者更轻松地呼吸.
期刊
防秋燥:多吃滋阴润燥食物rn秋分过后阳气开始收敛,空气中的水分随着阳气的收敛,也呈下沉状态,空气变得比较干燥.中医认为,燥为阳邪,易伤津损肺,耗伤肺阴.根据中医五行学说,五脏在秋应肺.因此,秋季保健重在养肺.rn秋燥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皮肤以及肠道等三个部位.呼吸系统的秋燥症状主要表现为口鼻干燥、咽部干燥等.皮肤的秋燥症状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甚至出现干裂、皮屑脱落等,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而肠道干燥则是表现为肠道津液不足,容易出现大便干结难解、便秘、腹胀等情况.预防秋燥应选用滋养
期刊
“孩子要多喝水.”这句话,爸爸妈妈们都很熟悉.幼儿园老师会常常提醒,孩子感冒发热时,看病的大夫也会如此叮咛,而爸爸妈妈们不管在家还是外出,孩子的小水壶一直会在旁边,“来,宝贝,喝口水!”也是最常念叨的一句话.但是,为什么要孩子多喝水?喝多少,怎么喝,喝什么水才更适合儿童呢?
期刊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肥胖定义为疾病,它是目前继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的第三大“敌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及《柳叶刀》杂志报道,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肥胖”国家.rn不吃主食会营养不良rn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体重也不断飙升,“发福者”日渐增多,血压、血脂等指标也岌岌可危……rn冬季寒冷,人类为了保暖,身体机能会自觉地储存脂肪,而寒冷又使人们不愿意活动,所以在冬季很容易长胖,减肥也成为热门话题.
期刊
秋季的螃蟹最为肥美,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蟹黄饱满,因而深受消费者喜欢.rn如今购买螃蟹的渠道很多:超市、菜场、连锁生鲜店,各种购物平台也都有,这里需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螃蟹应选择正规渠道,索要发票或收据,不要购买或食用来历不明的螃蟹.
期刊
牛奶营养极为丰富,尤其是钙和蛋白质的含量很高,早已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佳品.9月25日,新西兰食品科技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孙东晓在亚洲乳品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作《人类健康是乳品创新和乳业发展的终极衡量标准》演讲时表示,在推崇健康的新消费时代,乳和乳制品已成为营养素和功能性生物活性物质的载体,在后疫情时代,人们更加需要优质乳品以增强体魄.
期刊
“经常或持续夜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发生房颤、冠心病的风险最高.”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陆颖理教授团队最新的研究结论.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欧洲心脏病学杂志》上.rn此次研究共纳入国际生物样本库中约28万名没有心血管病史的受试者.在长达10年的随访观察后发现,与正常人群相比,经常或持续夜生活和工作人群发生房颤、冠心病的风险最高,分别增加了12%和22%.科研人员同时发现,对于未达到理想体育活动量的人而言,终身夜工作的持续时间和频率也均与显著增加的房颤风险有关,在达到理想体育活动量的人群中
期刊
走路被视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既简单易行,强身效果又好.然而,这件迈开双腿就能完成的事,你真的了解吗?rn健步走对各年龄段的人群都有益处.健步走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消化,有助于维持肌肉、骨骼和关节的健康,缓解精神压力等.对于老年人而言,健步走能够改善平衡功能,帮助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
期刊
孕妈妈在孕育新生命的准备期就开始注重营养了,孕期服用营养补充剂已成常态.rn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何智映近期接受市刊记者专访时提醒,均衡适量的营养有利于人的健康生长,营养补充剂并非吃得越多越好,过多有害,最严重时可导致中毒.rn孕期营养不仅关系母亲的自身健康,而且关系到肚子里宝宝的健康,甚至直接影响宝宝长大以后一生的健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