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要有文体意识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ebing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宿迁市宿豫区大兴高级中学 江苏 宿迁 223800)
  
  最近几年高考,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对文体一般都不作限制,这给学生写作提供了较大的自由空间。但正是由于文体不限,有的考生就误以为写作可以随心所欲,任意而为,结果导致写出的文章“四不像”,和任何文体都不靠边。殊不知,“四不像”作文其实是难以获得高分的。
  
  一、 “四不像”作文类型
  
  “四不像”作文集中表现为将记叙文与议论文混淆,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半叙半议式。半叙半议式是指作文中记叙部分与议论部分各占一半,一会儿议论,一会儿叙事,或一会儿抒情,文章显得杂乱无章,思路不清,缺少条理性,搞不清想用哪一种文体。
  2.首尾议论式。开头与结尾分别来一大段议论,中间详细地叙述一两件事情,来证明开头和结尾的观点。
  3.故事 感想式。有的学生把从电视、报刊、杂志、古籍等媒体上看到的故事,比如佛经上的故事照搬过来再加上结尾一段议论,便构成一篇文章,毫无创造性。
  
  二、 纠正策略
  
  文体自选绝不是不要文体,相反,我们在写高考作文时更要强化文体意识,也就是在写作过程一旦确定了要使用哪种文体,就必须按照那种文体的要求去写。确立写记叙文,那就必须主要运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必须把记叙文的要素交代清楚。必须有生动具体的内容,必须叙事有条理,写人显个性,记叙描写的文字必须占三分之二以上。确立写议论文,那就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必须有明确的论点,确凿的论据,清晰的论证过程三个要素,巧妙说理,以理服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纠正:
  1.明确文体区别
  学生们经过小学、初中两个阶段的学习,虽然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真正写起文章来却又不能明确的加以区别。因此高中阶段有必要再次强调,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认识。如何区别文体呢?区别文体就是要处理好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记叙文要以记叙为主,有中心事件,写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议论抒情由事件引发,为记叙服务,一般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议论文则以议论为主,有中心论点,有几条论据。记叙只为议论服务,起到提供例证的作用,所占比重很小,所举事例一般要求简洁,能证明论点即可。
  2.分文体、分阶段训练
  高中语文教材编排上,大体要求高一以记叙文训练为主,高二以议论文训练为主。教师要按照这个要求分阶段进行训练,到高三再综合训练,以强化学生文体意识。训练方法上也要有讲究。
  (1)记叙文训练
  写记叙文,必须强调三个基本要求:一是必须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二是必须有一两个比较清晰的人物形象;三是必须以记叙、描写为主,特别要重视细节描写,议论和抒情应压缩到最小的篇幅中,甚至可以不发议论。记叙文训练要从一人一事开始,告诉学生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进一步训练一人多事、多人一事、多人多事等。每次训练且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从中心明确到详略得当,从简单记叙到抒情、议论结合;从结构完整到使用记叙、插叙、倒叙相结合,从记叙清楚到抒真情实感。 (2)议论文训练
  议论文训练要求学生从学写规范的议论文开始,在学会写作规范的议论文的基础上再允许学生灵活创作。训练方法上首先要教给学生两种规范议论文的写作模式:
  一是六字连珠式
  这是一种议论文入门的结构样式;
  ↗正↘
  点 深→联→总
  ↘反↗
  点——开门见山,点名中心论点(或论题)(简洁醒目)
  正——正面举例论述
  反——反面举例论述
  深——对中心和事物进行深入分析和开掘
  联——紧密联系现实展开议论
  总——总收全文,呼应中心
  这种“六字连珠”式,可以应用于多种议论文题型且好学易记,初学者可以由此入门,迅速提高自己的作文等级,又可依次有多种变化,如内容的增减、顺序的调整等。
  二是总分总式:
  ↗分﹨
   ↓
  总分总
   ↓
  ﹨分↗
  本式是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模式,其特点是围绕中心论点,平行地列出若干分论点(或论据),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来阐明中心论点。
  教师要指导学生分别按照这两种模式写作,作文评讲也要按照这两种模式要求严格进行,经过几次训练,学生就能掌握议论文的结构,搭好议论文的框架,知道如何去写。
  其次,用写片段作文来强化训练。学生刚学习写议论文,往往只注意举例子来证明论点而忽视对例子的分析,造成记叙成分过多,议论成分偏少。针对这一状况,教师可以用片段作文来纠正,即用“一个论点 一个事实论据 一点分析”的形式来写一段话,逼学生学会要紧扣论点进行分析,少叙述例子,多发议论。
  再次,在掌握议论文写作结构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要求:从正反两面论证到分论点多方面论证;从单一的举例论证到多种论证方法并用;从立论到驳论;从审题立意到谋篇布局;从简单说理到议论、抒情和记叙相结合。通过这样具体化、精细化的训练,学生就可以写出一篇像样的议论文来。
  
  三、 强化要求
  
  针对每一次训练的不同目的设置不同的要求,在批改时严格把关,不达到目标的不能得到及格以上的分数。在评讲的时候,把那些写得规范的,符合要求的文章作为范文让学生学习。如果大家写得都不好,那么就重新再写,直到符合标准为止。在记叙文中,要求学生不要大段的议论,尤其是开头要少议或不议,开头最好直接叙事,开门见山,结尾不用号召性的语言。整篇文章尽量少议,并注意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叙事之中,应就事论事,略微延展。议论文中要有中心论点,最好开头提出,列举事例要简洁、概括,不要详细叙述整个事件,只要切中观点即可。不能堆砌事例。严格控制好记叙文和议论文的记叙议论分配比例,每一篇记叙文写完之后,自己用铅笔划出议论的句子,看一看会不会超过文章总数的三分之一,有没有空发议论无病呻吟的句子;一篇议论文写完之后,也用铅笔划出议论的句子,看能不能达到总数一半以上,再看一看,去掉例子之后文章还有多少文字,有没有不能证明论点的例子,有没有冗长的记叙,在平时的训练中坚决杜绝“四不像”。
  
  四、 优文示范
  
  高考是指挥棒,学生的眼睛都在注视着高考,我们必须从高考这个方面疏导学生,要有意识有计划地从高考满分作文中选取那些标准的记叙文和议论文,印发给学生赏析,既让学生学习其写法,也让学生明白这样规范的文章同样也可以得高分。
  总之,学生写作文必须要有文体意识,不得随心所欲,教师要加以指导和纠正。只要认真训练,严格要求,强化文体意识,就能写出体式规范的文章。
其他文献
要说小胖子,当属我们班姜昊。他的脸胖乎乎的,那白胖白胖的大脸,就像两个大馒头。在我们班,他可是鼎鼎有名,因为他是一个灵活的小胖子。  那天体育课上,姜昊言和李昱成要比赛,表演空翻,我们心想:姜昊言是个小胖子,先别说能不能赢得比赛,他怎么可能完成这么高难的动作呢?说是迟,那时快,只见姜昊言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迅速地助跑,并且敏捷地跳起,在空中干净利落地转了一圈,那动作我们好像只在电视剧里看过,接着他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农民不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在世界近现史上单纯的农民运动在本质上是一种旧式的反抗,不代表历史发展方向。据此,可否认定农民是旧的生产方式的代表?如果这个结论成立,那么就是承认农民也是封建生产方式的代表。这样,在奴隶制被封建制取代的过程中,农民为何不能与地主同为新的生产方式代表的行列呢?至此,我们又不得不回过头来继续思考,农民到底是不是封建生产方式的代表?农民在封建生产方式中的地
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俊乂密勿,多士寔宁。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注释】  1.绮:绮里季,商山四皓之一。汉惠帝做太子时,曾经得到过商山四皓的辅佐。  2.说:傅说。傅说原是奴隶,殷高宗武丁梦见了他,便画像访求,找到以后,用为宰相。  3.乂:治理,安定。  【译文】  汉惠帝做太子时靠绮里季才幸免被废黜,商君武丁因为做梦而得到贤相傅说。贤才的勤奋谨慎,才使百官各安其位。晋文公、楚庄王先后
聞名遐迩的上帝之城
新的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相比,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而当前一些教师脱离具体的特定历史情境,孤立、人为地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空洞、生硬,也是无力、低效的,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排斥和反感心理,反而事与愿违。  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适当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地走向人类神圣的精神殿堂。以下是笔者在高中历史教
唐代: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译文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注释  汉江:汉水。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信。  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赏析   《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
父子俩困在小岛上很久了,他们很想回家。这天,远处有艘船驶来,父子俩兴高采烈,别提多高兴了。可惜,上岸的竟然是两个海盗!他们把父子俩抢劫一空,然后扔下他們乘船走了。父子俩百感交集,伤心、愤怒又沮丧。
严冬时节,鹅毛一样的大雪片在天空中到处飞舞着,有一个王后坐在王宫里的一扇窗子 边,正在为她的女儿做针线活儿,寒风卷着雪片飘进了窗子,乌木窗台上飘落了不少雪花。 她抬头向窗外望去,一不留神,针刺进了她的手指,红红的鲜血从针口流了出来, 有三点血 滴落在飘进窗子的雪花上。 她若有所思地凝视着点缀在白雪上的鲜红血滴,又看了看乌木窗台,说道:“但愿我小女儿的皮肤长得白里透红,看起来就像这洁白的雪和鲜红的血
我家门前有一棵高大粗壮的柳树,树围两搂多粗,高有十米吧?听爸爸说,这棵柳树还是爷爷年轻时候栽植的,至今已有五六十年的树龄了,在我们村应该算是柳树王了。   我想改借苏轼的《春江晚景》来赞颂这棵柳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潮到了柳先知。真的,当春天到来,万物仍处在昏睡状态的时候,柳树就已经苏醒,满树的枝条上缀满了鹅黄色的“米粒粒”——柳芽芽。   夏天,大柳树枝叶稠密,像一把大伞,一丝阳光也透不到树
在我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樱花树,它在我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至今,它也仍然是我的心爱之物。   它只有六岁,但已经是枝繁叶茂,它硕壮的枝干,妖娆的树枝,高大的树冠,油绿的树叶以及那粉红色的小花,每一处都另成一景,别有姿态。春天,它是一幅淡粉的彩绘,夏天,它是一株绿色的油画,秋天,它是红发的卫士,冬天,它是挺立的军人,每个季节,它都有独特的风采。   关于它的来源,还有段故事呢。两三岁时,我家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