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的婚姻观分析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nie_d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简·奥斯汀作为西方著名作家,是英国作家群体的代表人物之一。她通过描写英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创作出了经典巨著《傲慢与偏见》。书中通过描述各种不同的婚姻类型和人世间的人情冷暖,反映了她心目中的婚姻价值观念。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婚姻观;作品分析
  《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对于爱情与婚姻进行了详尽描述,以其女性独特的视角揭示了19世纪社会的价值观与年轻人的婚姻观与价值观,同时通过对这些故事的描述揭示了自己对婚姻观的理解。
  一、《傲慢与偏见》中不同类型的婚姻所表达的婚姻观
  现实婚姻中的婚姻观。在《傲慢与偏见》中,现实的婚姻中往往不乏对爱情和金钱的双重描述,夏洛蒂·卢卡斯和柯林斯牧师的婚姻是现实婚姻的真实写照。夏洛蒂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女孩,她对婚姻和现实往往有着独到的见解,她对自己与柯林斯的婚姻看得很清楚。夏洛蒂认为在英国当时的婚姻本质是爱情和感情在婚姻中永远只是配角,婚姻某种程度上是保证家庭荣誉和家庭财产的策略。夏洛蒂的父亲表面上有着不错的社会地位,实际上是没落的家族。面对冷酷的现实,为了家族的荣誉以及未来生活的保障,夏洛蒂不得不接受与一个她不爱的人结婚。[1]柯林斯牧师在夏洛蒂的眼里是一个无趣甚至品德不高的人,性格极傲慢、自负又谄媚谦卑,而他结婚的目的也很明确,是为了迎合他的恩主凯瑟琳夫人对他的期望,同时也为了通过自己的婚姻建立自己在教区内的威望。
  幸福婚姻中的婚姻观。简是《傲慢与偏见》中善良与美德的化身,简在奥斯汀的笔下如同娴静的希腊女神。而宾利同样也被奥斯汀赋予了西方典型绅士的翩翩风度。简和宾利的婚姻是简·奥斯汀对美满婚姻的美好愿望与期待。幸福美满的爱情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简和宾利之间的爱情同样也充满了曲折。由于简的性格温柔内敛,对情感轻易不流露,因此导致了宾利的误解,宾利带着对这份爱情的失望离开了尼日斐。善良内敛的简不得不独自忍受失恋的痛苦,认为宾利是情非得已。[2]最后,两人终于冰释前嫌,获得了美满幸福的婚姻。通过简与宾利的描述,为伊丽莎白的爱情及婚姻作铺垫与比较是简·奥斯汀的真实目的。
  简·奥斯汀的完美婚姻。尽管简·奥斯汀认为简与宾利的婚姻美满幸福令人羡慕,但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姻才是简·奥斯汀心目中的完美婚姻。伊丽莎白是简·奥斯汀心目中的完美女性形象,她美貌、聪明,而且拥有一般女子所不具备的独立精神和自我意识、反抗意识。达西初次遇到伊丽莎白时认为伊丽莎白举止粗俗。伊丽莎白同样对达西这种出身名门、有钱有势的傲慢的纨绔子弟没有什么好的印象,尤其是达西的傲慢使伊丽莎白对他有很深的偏见。在随后的接触中,达西越来越感觉到伊丽莎白身上所具备的优良品质和魅力,逐渐对伊丽莎白产生了爱慕之情,然而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依然存在,因此伊丽莎白拒绝了达西的初次求婚。达西并没有气馁,深刻地自我反省以实际行动消除伊丽莎白对自己的误会与偏见,二人最终成为了真正灵魂上的伴侣,是简·奥斯汀心目中的完美婚姻。
  二、简·奥斯汀对婚姻的观点与态度
  爱情与尊重是婚姻的出发点。简·奥斯汀对待婚姻的态度是明确的,她在《傲慢与偏见》中反复强调,婚姻尽管受到金钱、地位、生计所影响,但爱情与相互尊重是婚姻的出发点。这个观点在伊丽莎白身上体现得最为彻底。伊丽莎白出身一般,家族并无过多财产,然而她先拒绝了柯林斯牧师的求婚,后来又拒绝了贵族子弟达西的求婚,因为她觉得她与柯林斯之间没有爱情,而对于后者达西,她认为她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直到达西后来不断反省,并用实际行动改变了伊丽莎白的偏见,他们才最终走到了一起。简·奥斯汀通过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表达了简·奥斯汀的婚姻观点,表达了爱情与尊重是婚姻出发点的观念。
  简·奥斯汀的婚姻等级观念。如果将简·奥斯汀的婚姻观念拿到现今社会里来看,可能存在一些与时代不符之处,但受限于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简·奥斯汀的婚姻表达出某种程度上的等级观念。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表达了婚姻具有等级的观念,即等同于中国封建社会的门当户对的婚姻观。伊丽莎白个性鲜明,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自主意识,但她骨子里同样存在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和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简·奥斯汀对书中处处存在的等级观念并没有表达出批评或批判,因此简·奥斯汀对婚姻同样存在一定的等级观念。[3]
  简·奥斯汀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的婚姻观念通过故事和人物鲜明地表达出来,包括爱情观、金钱观、等级观,但解析简·奥斯汀的婚姻观不应以偏概全,应当综合来看。首先,简·奥斯汀认为在婚姻中,金钱不是首要的。尽管书中有两对是因为钱而结合,而伊丽莎白毅然拒绝达西的求婚表达了简·奥斯汀明确的婚姻观及金钱不是婚姻的决定性条件,号召女性应当像伊丽莎白一样面临金钱与爱情的选择时应当把爱情作为婚姻的首要选择。其次,简·奥斯汀认为婚姻并非爱情至上。面对夏洛蒂与柯林斯的婚姻,简·奥斯汀通过夏洛蒂的选择表达出了对婚姻观的另一个态度,尽管夏洛蒂与柯林斯之间根本毫无爱情可言,但简·奥斯汀还是默许了这段婚姻,因为面对现实,爱情总是苍白无力的。[4]
  總之,简·奥斯汀通过对四对婚姻的叙述,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婚姻观。她认为幸福美满的婚姻是以爱情为出发点的,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门当户对的爱情,她坦率地表达了婚姻与爱情、金钱、地位的关系。
  作者简介:胡晓希(1980.6-),女,福建连江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文学。
  参考文献:
  [1]任素丽:《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汀的婚姻观》,《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年第11期,第125-127页。
  [2]康晓玲:《从〈傲慢与偏见〉中看19世纪初英国婚恋观》,《外国文学》2010年第2期,第46-47页。
  [3]刘蕾:《简析〈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所体现的婚姻观》,《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年第7期,第132-133页。
  [4]邝江红:《论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的婚姻观》,《语文建设》2014年第2期,第46-47页。
其他文献
【摘 要】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对人们的生活工作起着引导作用。英美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写作手法,鉴赏方式。基于此,本文主要以英美文学作品《喜福会》为例,对其翻译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英美文学;《喜福会》;翻译方法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对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其与我国文学作品翻译的区别,同样的一句话,表达方式的不同,会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所以,
期刊
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独有的体裁,最为孩子们所喜欢。童话是以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存在的、符合儿童思维方式、有着独特幻想逻辑的,在现实、超现实的人类心灵间自由徜徉的奇妙故事。  原始时期,早期的人类对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都处于无知、蒙昧的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十四到十六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粉碎了封建和神学的精神枷锁,在1679年被世人誉为“开儿童文学新纪元”的《鹅妈妈故事集》出现了,它是欧洲最早出现的一部童话集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的融合和碰撞让我们不得不将注意力转移到外国的文学作品中,英美的文学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的文化。在英美的许多经典电影中,许多电影都是通过翻拍文学作品而成为经典电影,英美文学中对女性形象的刻画,也都深刻的反映到了经典电影之中,本文就英美经典电影中对英美文学女性形象的刻画进行探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加深入理解英美文化中的女性角色。  【关键词】英美经典
期刊
【摘 要】客家文化是我國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而客家文化中的诗性语言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诗”是我国的一个重要文化标签。因此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鉴赏对于培养其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一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诗歌的创作,从而能够实现我国“诗”文化的传承。将客家文化中的诗性语言与儿童诗创作进行结合,能够起到较好的创作效果。  【关键词】客家文化;诗性语言;诗歌创作 
期刊
【摘 要】日本自古以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早期的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之间的联系也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纷繁复杂。但是,“明治维新”后日本慢慢步入现代社会,呈现出全盘西化的现象。日本的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极大影响,文学作品中开始出现大量女性形象,传统思想受到挑战,男女平等的思潮占据日本的思维领域,日本女性的地位逐渐升高。本文以日本文学作家芥川龙之介和樋口一叶的作品为主线,分析文化视野下女性的形象变化与特
期刊
【摘 要】在浮躁的当今社会,人们普遍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对人文献养的追求,以致现代快餐文化盛行。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历经磨难早已衰微的古诗词必须要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寻求新的再生形式才能继续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古诗词一直能够影响并改变整个社会。党和政府提倡传扬中华传统文化,民间组织也在为提振文化自信做出努力。  【關键词】现代文化;古诗词;再生形式;社会影响  一、背景与现状  诗是一种以
期刊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加强手工制作课程教学如布贴画设计课是丰富教师的教学形式、增强小学生对美术教育热爱程度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布贴画课程的重要性,布贴画制作教程及其作用,畅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  【关键词】美术课;布贴画;教程;作用;设计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美术课程逐渐引起人们重视,通过开展美术设计课程,帮助学生认识生活提高创造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基础教育美术课
期刊
【摘 要】在小学的教育体系中,很多都是依照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设计的,无论是在哪一科的教学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因素都是要被考虑进去的。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等尚需要进行有效开发。因此,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们都会选择一些比较生动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小学生进行音乐教学,而体态律动正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们经常使用的一种让学生直观体验音乐的节奏感与韵律感的教学方式。本文从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育和课程不断改革,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在中学教育阶段,音乐学科教材中有很多律动性强的乐曲,在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以及节奏感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加强。但在实际开展音乐教学中,很多音乐教师往往不能掌握培养学生良好音乐节奏感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音乐学科的学习情况不尽人意,所以非常有必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
期刊
中国最初的砚文化据说与黄帝息息相关:“砚与文字同兴,予黄帝之代也”。  1958年宝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黄砂岩材质椭圆双凹研磨器是发现实物最早的砚台雏形。  而做为文房四宝中最宜于传承的历代古砚,不仅深得文人墨客和达官显贵的赏识钟爱;普通的商贾贩夫、平民布衣也尽皆喜欢。而在众多品种中由人类手工淘练胎土、加水和泥、制作成形、罩以色釉、入窑烧制的陶瓷质地砚台更是集文化历史发展、古代陶瓷烧造史、工匠的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