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文化,常熟的吸引力和内在美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e6857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熟,古称琴川,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文明史、1700年建城史的江南城市,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于1986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常熟,先贤们留下的文化,既是有形也是无形,我们可以在历史长河中窥探究竟,也可在城市发展中寻得踪影。这里的文化,是珍贵的遗产,被一代代常熟人精心呵护着。同样也滋养着生活于此的人们,让他们可以在时代进程里,在文化传承中,感悟江南文脉的源远流长。
  妙哉,常熟文化
  “道启东南,文开吴会”是常熟先贤留下的智慧,这座城市以多元且包容的历史文化广受赞誉。在这里,我们可以徜徉在诗人们的妙句中,会遇见黄公望笔下的山水,可以听见严天池琴下的余音……文化赋予了这座千年古城清幽与古典,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让常熟变得更加灵动与潮流,也让古城历久弥新。
  守正中探寻创新之路
  文化讲究追根溯源,在常熟谈起文化之根,一定绕不开仲雍与言子。两位先贤用智慧开启了江南文化,也将崇文与尚和的精神植入了常熟的文化基因。崇文让常熟名人辈出,历史上常熟共出了8位状元,10位宰相,486位进士,数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而当一个地区文化发达之后,区域内就会涌现出各种文化流派,众多文化流派的出现,成为了常熟古代文化繁荣昌盛的又一标志,虞山诗派、虞山琴派、虞山画派、虞山印派和虞山派藏书流传至今,依旧经典。
  历史文化弥足珍贵,弘扬传统更是可以让人们建立起文化自信。前几年,常熟相继出版了《让国南来——仲雍》《南方夫子——言偃》《常熟状元》和《虞山文化流派》等书籍,对常熟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厘清常熟文化渊源,让城市更好地在守护优秀文化基因中得到发展,并衍生出更多内涵,成为城市精神的新亮点。
  不仅如此,聪慧的常熟人还在发展中,将自然禀赋、历史文脉、岁月积淀的千古遗存、人文传统和当代发展需求结合起来,转化成布局文化产业、振兴城市旅游的竞争优势,赋予常熟文旅发展创新内涵。
  比如,常熟在“十四五”期间打造的集“红色游、绿色游、蓝色游、彩色游”为一体的“四色游”品牌,就是将市内特色资源整合起来的创新探索——拓展了文物、名人故居、“非遗”的内涵,让它们更具生命力和传播力,让更多人可以生动地认识到常熟的文化。
  让文化精神影响更多当代人
  每一座古城都拥有令人称羡的文物单位,江南文化源远流长很重要的一点是,江南地区对文物单位的保护尤为重视,常熟自然也是。方塔、綵衣堂、燕园、赵用贤宅、聚沙塔多次修缮,保留了原有风貌,翁氏故居、庞薰琹故居等名人遗存妥善维修,用来作为文博展示场馆,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走近市民和游客。
  更让人流连忘返的是位于古城东南街上的文庙。这座庄严恢弘的建筑,是常熟人花了8年时间进行修复的,据说这也是常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物修复工程。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庙规制,常熟文庙共设有三条轴线,除了贯穿“东庙西学”的孔庙和学宫之外,还在东轴线设言子专祠,专门用来纪念“南方夫子”言子。如今的文庙,不仅是常熟祭祀孔子的专门场所,也是最具特色的儒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每年都有很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表达对先贤的崇敬之情。
  在常熟市东郊的古里镇,有一座铁琴铜剑楼。并不高大的建筑,却有着深厚的内涵。这里曾是瞿氏宅邸,与当地许多富裕家族一样,瞿家也以藏书、读书为乐。更难能可贵的是,瞿家还开放馆藏,不论亲外贫富,均可入内读书,瞿家甚至内辟专室,为读者提供免费的茶水膳食。这样的精神影响着瞿家后人,1949年新中国成立,瞿家子孙将铁琴铜剑楼的全部收藏无偿捐献给人民政府。在他们的带动下,常熟不少藏书家和后辈继承人也纷纷将有价值的精本、善本,或捐赠或作价,先后交于政府。
  崇文重教的精神,就这样一代代流传了下来,也让“江南福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留着浓墨重彩的书香文脉。可以说,从虞山藏书流派,到如今书香城市建设,再到文旅融合发展,常熟正在传承与发展中将书中蕴含的文化力量凝聚成不竭的发展动能,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
  文旅融合,彰显诗意江南
  今年4月,常熟出台《“江南文化”品牌塑造常熟行动计划》,旨在要深挖传统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化IP,开发创意文化产品,让古琴、言子、虞山等核心文化元素成为新地标,让古代文脉可以与现代文创碰撞出更多火花,让文化的生命力更加历久弥新。
  打响“江南文化”品牌,人文薈萃、底蕴深厚的常熟责无旁贷。
  常熟拥有红木、花边、花鼓、苏派盆景等22个省级以上非遗文化资源,在“十四五”期间常熟也将以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为抓手,加快虞山历史片区“3+3”文创开发,推出非遗手作技艺体验、“非遗+民宿”消费体验,“非遗伴手礼”等文创产品,以非遗文化点亮千年古城。
  不仅有传统的一面,常熟在时尚文化打造上,同样不放松。据悉,“十四五”期间常熟将继续围绕服装定制、时尚设计、品牌营造、电商直播等领域,结合既有建筑更新改造,发挥常熟服装产业深厚底蕴,引导新业态、新模式与市场、物流、供应链融合,加快打造云裳小镇等时尚产业集聚区、网红打卡地,打造全国直播电商名城。
  数字文创的市场价值不容小觑。未来,常熟还将以“文化+科技”为引领,抢抓数字文化产业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拓展的趋势,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应用、视听新媒体等文化新业态。
  不负历史、展望未来,通过挖掘传统非遗、时尚创意、数字文创等资源,旨在打造传统与现代碰撞,古韵与时尚交融的文旅融合新名片的常熟,一定会成为让市民和游客读懂江南文化的重要窗口,也让虞山文化更加积厚流光。
  TIPS
  各领风骚的虞山诸派
  作为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常熟自古崇文重教,风气儒雅,文化底蕴深厚,多个艺术思想流派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虞山印派 在篆刻艺术领域,常熟名家辈出,领风气之先。虞山篆刻最早可追溯至元代,到了清代初期,由沈龢、林皋、王瑾等虞山印人以相似的印品风格、雄厚的创作实力、艺林的地位和影响,创立了虞山印派,其中林皋的成就最为突出,被认为是虞山派的开山鼻祖。从此,虞山印派代有传人,到了清代晚期,赵古泥继承传统、别开生面,以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虞山印派又一代表人物。   虞山诗派 常熟的“虞山诗派”形成于明末,壮大于清初,历明天启、崇祯和清顺治、康熙四朝,前后时间近百年。虞山诗派最大的特点是学古而不拟古,积极主张诗歌革新并能取诸家之长而自成风格,对东南诗坛的繁荣作出了一定贡献。
  虞山画派 虞山画派是中国画主要流派之一,其崇古摹以拟风尚,影响颇大。“虞山画派”的奠基之祖为黄公望,其画风对中国后世画坛特别是对“虞山画派”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明清两代山水画的各家各派,均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王翬被称为“虞山画派”的开山之父,其广采博览,所画山水笔墨纯熟,功力深厚,被尊为清代集传统笔墨之大成者,其画风影响画坛数百年,绵延至今。
  虞山琴派 虞山琴派是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明末以常熟虞山命名,由明朝宰相严讷之子严天池所创建。自明至清,虞山琴派主要琴谱有十几种之多。此派崇尚“音必当正律,重音而轻辞”,其特点可概括为清、微、淡、远四字,琴曲风格为“清微淡远,博大和平”,历来为琴史所推崇。
  被文化滋养了千年的常熟
  “多年前,常熟就提出了打造‘江南文化’品牌,并于2009年举办了首届中国(常熟)江南文化节,纵观常熟文化,确实与江南风情,江南民众的生活有机结合在了一起。”常熟地方文化学者袁文龙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作为吴文化发源地之一的常熟,无论世事变迁,其文化始终是一脉相承,并对经济发展、人文风情产生着深远影响。
  平和与不张扬
  言偃(即言子),是常熟人,也是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他在《礼记·礼运》篇中阐发并创造性地传承发展了孔子的“小康”与“大同”思想,他认为,当时虽然“大同”社会已经失去了生存环境,但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小康”之治仍然可以是追求的目标。“小康即富、小康即安的观念,一直滋养着常熟人。”袁文龙告诉记者,即便是封建社会无法读书的农民,也是深刻被言子的观点影响着,对美好生活追求中,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
  “文化上同样如是。常熟的古琴,讲究清微淡远,常熟的书画诗词,都是沉稳守正,并不张扬的,常熟篆刻更是刀功内敛、藏锋露拙……事实上,对于常熟人来说,世世代代都被当初那平和与不张扬的文化滋养着。”当然,袁文龙也强调,这样的平和并不是保守,而是追求一种稳扎稳打。确实,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常熟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乡镇经济时代,这里涌现出了不少全国知名的民营企业家,但他们并不急于扩张,而且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将企业发展壮大,在竞争中立于不败。
  “值得强调的是,小康即富的思想还为城市发展带来了另一积极影响——因为文化滋养着思想,当经济生活改善后,常熟人又会将财富投入到发展文化中去,两者形成良性循环,稳步地实现互相促进。”袁文龙如是说。
  传播的张力
  历史上,常熟出了不少状元、进士,袁文龙认为,这些为官者,走出常熟去往全国各地,等告老还乡之时,也会将各地先进文化带回了常熟。“这些读书人在外开了眼界,带着更高的见识回到家乡,势必会让他们对建设常熟有了新的观点,从而促进城市发展。”
  另一方面,这些文人走遍全国,也通过自身将常熟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说到文化的传播,言偃应该算得上是最早一批传播者。”袁文龙介绍,当年言偃曾到海盐古县的清溪(今上海奉贤)传学,那也是他在吴中最后一次讲学传道之行。“他教授弟子习文,以儒家的礼仪道德教之,被海隅百姓尊为‘贤人’。为纪念他,后人将县名取为‘奉贤’,即如今的上海奉贤区。”
  如此看来,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前辈就在长三角一体化中,贡献了江南文化的智慧,并在当地留下了深刻烙印。
  文化的传播当然离不开文学作品,历史进程中,很多名人、大家为常熟留下了珍贵的著作,流芳百世供后人学习。但我们也经常可惜,不仅仅是常熟,即便是整个苏州,近二十年似乎都没有涌现出过十分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太着急,那些能够流传下来的作品,也是经过数十年、上百年甚至千年的时间洗礼,才被证明是经典之作。所以,我们要一以贯之地以平和的心态去等待,好的文学作品一定会诞生,抑或已经存在于世,只是它们未必是现在的我们能够发现的,但经过历史考验,在数十年之后,或许会成为下一代人的经典。”袁文龙强调。
  常熟先贤们,你知道几位?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魅力的常熟文化。千百年来,人文荟萃的常熟,孕育出了不少家喻户晓的名人,他们一个个才华横溢,为中华文化留下了珍贵遗产,是常熟的骄傲。
  ●  仲雍:又称虞仲、吴仲、孰哉,第二位吴国君主。本系姬姓,是黄帝的25世孙。父亲周太王,哥哥太伯,弟弟季历。周太王欲传位于季历,仲雍与太伯主动避让,从陕西渭水之滨迁居到江苏无锡、常熟,断发文身(古代吴越一带的风俗),耕田自足。后太伯即位吴国君主,因无子而由仲雍继位,91岁逝世。
  ●  言偃:字子游,出生于吴地常熟,成年后到鲁国就学于孔子,后人所以称他为“言子”,是出于对他的尊敬。他也是孔门七十二贤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曾任鲁国武城宰(武城的长官),阐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育士民,为孔子所称赞。孔子曾云:“吾门有偃,吾道其南”,意即为“我门下有了言偃,我的学说才得以在南方传播”,故言偃被誉为“南方夫子”。
  ●  黄公望:本名陆坚,后过继永嘉府平阳县(今浙江苍南县)黄氏为子,居于虞山小山,改姓黄,名公望。擅画山水,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擅书能诗,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等。
  ●  徐祯卿:出生在常熟梅李镇,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后期的他开始信仰道教,研习养生。
  ●  王叔远:原名王毅,明代著名微雕家。据传,他能用直径仅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皿、人物以及鸟兽、树木、山石,无不依照事物原来的纹样,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刻得各具情态,惟妙惟肖。留有著名微雕作品——明朝桃核舟。
  ●  严天池:名瀓,字道澈,号天池,其父严讷曾任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严天池在琴艺上师从名师承继精华,合百家之长,创立了“清、微、淡、远”的琴曲风格。此后,还组建了明万历年间第一个琴社——琴川社,创立了虞山琴派,编订了《松弦馆琴谱》,并提出了虞山派的理论纲领,改变了当时琴坛盛行的以文对音的偏颇,提升了音声本身的艺术感染力。
  ●  王翚:字石谷,清代著名画家,被称为“清初画圣”。与王鉴、王时敏、王原祁合称山水画家“四王”,论画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因他为常熟人,常熟有虞山,故后人将其称为虞山派。
  ●  钱谦益:字受之,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一甲三名),清初詩坛的盟主之一。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明末大臣温体仁结怨而被革职。明亡后,福王在南京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于清,任礼部侍郎。入清后钱谦益仍多次私下策反降清武将、暗中资助郑成功反清等。他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主要作品包括了《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
  ●  翁同龢:字叔平,咸丰六年一甲一名状元。晚清政坛的重要人物。先后担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衙门大臣。在光绪时期,因卷入“帝党”与“后党”的政治斗争被慈禧太后罢官。他在书法艺术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以楷书和行书最为擅长,在清代书坛占有重要地位,评价甚高。
  ●  曾朴:清末民初小说家,翻译家,出版家。20岁考上举人,4年后入同文馆学习法文,清末曾参加“立宪运动”,鼓吹改良主义。辛亥革命爆发后加入共和党。曾担任过江苏财政厅长等职务,与友人徐念慈等人创立小说林书社,从事文学创作活动,所著《鲁男子》和《孽海花》均为清末小说名作。
其他文献
“涓涓溪流滋稻芽,渊渊细水润麦花。西塘河畔丰蔺草,三村点睛姑苏画。”一首平凡无奇的打油诗道出了笔者心中浒墅关田园乡村的美妙图案。九图、青灯、华盛,曾经夹糅苏州主城版图却又被大家遗忘的“城中田”,如今又是怎样的模样,跟随笔者脚步来一次深入探访。  沿新312国道从苏州工业园区由东向西开车约20分钟,行至浒墅关九图匝道而下,满满的稻田绿润泽双眼,更沁人心肺,這便是苏州主城最后一块“城中绿肺”——浒墅关
期刊
博物馆,是一座城历史与文化的印痕。博物馆里的文物承载着城市的灿烂文明,传承着城市的历史文化,更是滋养城市文化血脉的“甘泉”。这个季节,来体验一场与众不同的博物馆之旅吧,与千百年来遗存的文物“对话”,感知历史的脉搏;悠游博物馆周边,探寻街巷深处的诗意。  苏州路线一  苏扇博物馆、中国昆曲博物馆、苏州评弹博物馆  看点:街巷里的苏式传承  在平江历史街区,除了老房子老建筑,其实在巷弄之间还有不少值得
期刊
遇见常熟,是一种天赐的缘分。在虞山看一眼日出,去尚湖边等待夕阳,  在街头巷尾偶遇不可多得的江南风韵,都会让你一秒爱上这座城。  青山、绿水、古城墙;街巷、园林、古寺庙;古琴、评弹、藏书阁……一座小小的城市,却能够满足人们对江南所有的想象。  用腳去丈量“江南福地”常熟,在清晨,去虞山脚下吃一碗常熟面,于午后,到吴市老街看看原味常熟,傍晚时分,去尚湖边欣赏斜阳……其实,这座千年古城每一处景致都蕴藏
期刊
苏州湾地下空间,近日通过整体竣工验收。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去吴中太湖新城地下逛街了!  认识一下这个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位于苏州吴中太湖新城休闲商务区,北起友翔路、南邻苏州湾南端距太湖32米,南北呈“T”字形,长900多米,宽90到100多米,总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总投资32亿元。整个空间共地下三层,局部地上一层为出入口及观景平台,地下一层为商场,地下二、三层均为地下停
期刊
曾有业内人士评价:苏州整体金融环境非常好,政府和金融就像“水”和“鱼”的关系,一方面,政府积极打造金融生态,鼓励创新;另一方面,苏州的银行业经过多年激烈竞争,经营水平相互促进,金融集聚,在服务、产品、管理创新等方面均如鱼得水,引领前行。  有这样一家金融机构,伴随着一座新城的成长。27年前,中国农业银行苏州工业园区支行来到美丽的金鸡湖畔,从开发建设到招商引资,再到转型升级,致力服务地方主流经济、主
期刊
如果说,有一处地方,能够让你瞬间进入一座城市的文化肌理,了解它“性格”的構成与渊源,那博物馆就是最好的地方。城市有它的许多面,苏州也有着太多名扬天下的关键词,其中,曲艺与丝绸,代表着它最文艺的一面,而关于这方面的博物馆,我们也不能错过。  寻昆曲听评弹,在行走中“通曲达艺”  春末夏初,平江路边游人如织,此时正是闲逛老街的好时候。中张家巷14号的全晋会馆成为了体验古城魅力同时,了解昆曲文化的最佳地
期刊
谈起博物馆,人们往往会习惯性地将它定位为收藏保管文物的地方。其实呢,博物馆的第一重要职能是教育。也可以说,教育已经成为当今博物馆的一项核心功能。今天,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在博物馆的定义中,都把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放在首位,这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探讨研究。  苏州各大博物馆的教育,正在经历从“知识灌输”到“探索发现”、从“系统知识”到“经验和体验”的转变。其中有着一些在教育功能方面比较突出且值得借鉴的
期刊
小满,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是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小满作出解释:“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小满节气含义与农耕社会息息相关,因此小满民俗充满了“农”的味道。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 “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
期刊
吴中风雅何处寻?你可以走走苏州的大街小巷,可以看看那些枕河人家,可以听听软糯的吴侬软语,可以品尝精致讲究的苏式菜肴……  当然,也可以在博物馆里寻觅吴地与古城的风韵。  雅物里的吴地兴盛  春夏之交,最是江南好风景。2021年4月30日,“下江南——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时期文物展”在吴中博物馆正式启幕。本次“下江南——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时期文物展”是吴中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的首次合作,精选故宫博物院所藏与
期刊
好物哪里买?好吃哪里寻?好玩哪里逛?答案就在苏州高新区。  4月30日,“五五购物节——高新欢乐购”暨第三届高新购物节启动仪式在龙湖狮山天街举行,持续2个月的高新区消费盛宴正式拉开帷幕。  首创大规模商业节庆活动  “五五购物节”,作为上海首创的大规模节庆活动,时间贯穿劳动节、儿童节、端午节等多个重点节日,将持续到6月30日,上海市各大电商平台、商业企业、品牌企业、中端产品等将广泛参与,通过线上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