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用疫苗氢氧化铝佐剂吸附力的质量控制初探

来源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rdpine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氢氧化铝佐剂吸附力的相关质控方法.方法 对3批国产氢氧化铝佐剂与丹麦铝佐剂(Alhydrogel(R))同时进行粒径、比表面积、零电荷点的测定,并比较两种佐剂对不同浓度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及百日咳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 hemagglutinin,FHA)的吸附力.结果 测定显示,3批国产铝佐剂50%体积百分比(DV50)的粒径分布分别为4.49、5.83和6.28 μm;比表面积分别为1 602、1 093和1 014 m2/kg;零电荷点分别为10.2、10.3和10.2.丹麦铝佐剂DV50的粒径为4.58 μm,比表面积为2 230 m2/kg,零电荷点为8.5.3批国产和1批丹麦铝佐剂(5 g/L)对2 g/L BSA的吸附率分别为98.69%、99.41%、99.72%和98.04%,均符合欧洲药典的吸附力合格标准.国产和丹麦铝佐剂(1.3 g/L)对50~1 000 mg/L FHA的吸附率均在97%以上.结论 根据对国产氢氧化铝佐剂相关质量指标的研究,初步建立了氢氧化铝佐剂吸附力的质控标准。

其他文献
2010年3月12日在英国韦林加登城由EuroSciCon组织召开了“重组疫苗:候选疫苗发现和疫苗接种策略”会议,来自英国、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的国际科学家参加了此次会议.病原体的基因组分析和致病机制的阐明已促进候选疫苗的发现和研制.此次会议除了对目标选择和临床试验作了详细说明外,还阐述了疫苗的生产可能性、按比例扩大和接种。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后诱导保护性免疫应答的重要机制。在此项研究中,研究者采集了3组人群流感疫苗接种前后的血样,其中2组为2009--2010年或2011q012年冬季接种流感疫苗的成年人血样,1组为2010--2011年冬季接种流感疫苗的儿童血样。
期刊
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炎症、免疫和感染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制备通用流感疫苗的新工艺。这种工艺是采用重组基因工程技术来制备通用流感疫苗,制备时无需使用季节性流感病毒。研究人员已构建1个流感病毒模拟小片段,这个流感病毒片段在各亚型甲型流感病毒中均高度保守。
期刊
脑膜炎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感染可导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败血症,有较高的病死率.荚膜多糖及多糖结合疫苗能有效控制A、C、W135和Y群Nm感染,而对B群Nm (MenB)感染的预防,只有外膜囊泡疫苗在局部地区取得成功.目前,针对MenB疫苗的研究以外膜蛋白为基础.此文对MenB疫苗的研发进展及临床前研究中的几个关键评价指标进行综述。
韩国一项关于无针接种通用季节性流感疫苗效力的研究取得了理想的结果。之前该疫苗通过注射接种并不成功,而舌下接种却能保护小鼠抵抗病毒的攻击。
期刊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研究小组已开发出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株以保护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生产人员。这些新毒株激发免疫反应的能力与目前疫苗生产用活病毒相同,但即使这些毒株逃逸也没有引发脊髓灰质炎的危险。
期刊
目的 对动态浊度法检测23价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23-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PPV23)细菌内毒素进行方法学确认并加以应用.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三部中的动态浊度法操作,配制系列稀释的细菌内毒素标准品,验证动态浊度法的线性、准确度、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根据2012年和2013年连续20批PPV23成品的细菌内毒素检
此文介绍了脑膜炎球菌病的流行病学、目前国际上使用的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免疫效果和使用疫苗的成本效益以及WHO对使用该疫苗的建议。
一项原理循证研究表明,用于预防宫颈癌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少于3剂时可能具有保护效果。该发现如被证实将对世界各国预防宫颈癌的努力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目的 建立人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制备方法,研究不同保护剂对Fn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将经磷酸盐缓冲液抽提溶解的血浆冷沉淀用聚乙二醇沉淀,获得的上清液经离子交换层析制得纯化的Fn.将加入复合保护剂的Fn溶液分别于-20、4和37℃存放0、5和14 d,观察保护剂抑制Fn降解的效果.结果 采用建立的方法制备的Fn的纯度和平均回收率均>80%.Fn稳定性研究显示,Fn于4℃存放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