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环境监测问题及进展分析

来源 :基层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ku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现在经济的发展迅速、工业技术的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却是环境的污染严重,地表水质量的不达标,所以地表水环境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法及进展状况进行分析,探讨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地表水环境监测;环境污染
  对于人类来说,水是很重要的,而现在因为经济的迅速发展,水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本文通过对水环境监测的分析,给出一些建议和解决措施,让国家意识到应该在水环境监测方面给予更多的重视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一些措施。
  一、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法及进展现状分析
  在不同的水环境里,采取的监测方法也不同,一般采用常规监测和水质自动监测这两种方法结合的方式。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初期,美国等发达国家就开始运用水质自动监测方法对地表水进行监测,20 世纪80 年代末,我国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对我国水环境进行动态式的监测。自1998年以来,我国的自动水质监测系统有了飞速的发展,如下图一为水污染源自动检测系统整体结构。从开展地表水环境监测系统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年了,目前我国已有340 多个监测中心,其中312个监测中心是比较重要的,目前已对我国各个河流、湖海进行了全面覆盖,并且都是动态式的对水环境进行监测,我国水环境监测已运用到了互联网,全国差不多有120多个监测中心工作点已被国家认同,虽然监测中心较少,但监测质量方面还是比较好的。
  图一
  二、地表水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1. 监测出来的数据不合理
  在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监测结果的质量问题,这也是衡量一个监测站未来是否发展良好的关键,而从1998年到2001年,水利部对监测处进行随机检查,不合格率1999年33%,2000年36%,2001年42%监测质量逐年下滑。因此,国家不得不加强对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但是由于我国无论是在水环境监测方面上的认识,还是在起步上都比较晚,所以,我国在水环境监测方面有很多地方不够成熟,各个地表水环境监测站的分析能力还不够强,导致了监测出来的数据不太准确,与实际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异,由于数据不真实、不准确,使得管理员得到了不实的数据,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从而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2.对于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综合分析能力差
  如今,我国对地表水环境监测过程中监测出的数据的真实性比较关心,但在监测数据的分析能力上却不太关心,从而在分析方面上存在比较大的问题,而无法发现在监测中存在的一些真实性问题,最终导致了我国和其他国家在监测分析上的差距,如美国采用的EPA500系列饮用水中有机物分析方法等,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比较好的监测方法,来完善我国的监测分析方法,缩短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距离。
  3.地表水环境监测能力差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也不断的提高,居民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愈来愈增多,因此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其工作量也是不断的增多,就很容易造成在监测中的失误。例如2011年5月,南宁市青秀区一所中学因为饮用了不合规格水,导致很多同学生病。这就告诫我们要加强水环境监测能力,但如今,我国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方面相对都比较低,对于监测数据信息还不能做到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工具没做到及时的更新,造成监测出来的数据不够准确,种种原因导致我国的地表水环境监测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不能够很好的解决我国在地表水方面的问题,图二为2014年度环保部公布的地表水水质所占比例。
  图二
  三、对环境监测上存在的问题作出措施
  为了解决我国在地表水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确保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1.在监测过程中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因素。
  在地表水环境监测上要采集的样品除了待测物质外,还会存在其他复杂的组成成份,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到监测的结果,例如水环境p H 值的影响、金属阳离子含量(可能产生共沉淀)、氨、卤离子、硫化物及其他可能产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成分,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应有效的去除这些干扰因素。
  2.及时对监测仪器进行检定或校准。
  监测部门应该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如果发现仪器存在问题,应该及时的对仪器进行校准,对仪器性能方面也要做好检查和校准,不然就会影响检测的结果。例如对微量元素的含量监测,因为监测仪器的原因,本来这些元素已经过多了,可是监测结果却显示是正常,那么人长期饮用以后就会出现中毒的现象。所以,在监测仪器的检定方面还是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3.选用合适的仪器和试剂
  一般水环境中都存在有害物质,在地表水环境监测时,可以运用一些仪器对水环境进行监测,如用GC-MS法监测挥发性有机物,用液液萃取法测定半挥发性有机物等等。同时对于待测物质的监测,试剂的选择应根据其性质来决定,所选的试剂不能对待测物质有影响,如待测物中存在金属阳离子,所选试剂就不能偏碱性。另外为了确保监测过程的正常运行,在购买新的试剂的时候应该确认商家的试剂质量是否合格,并确认所买试剂的成份及保质期等问题,并要求厂商提供试剂成分证明文件及物质安全资料表。
  4.做好采样、样品运输及保存问题。
  采样方法应根据采样目的及分析情况来确定,而所选的采样方法将各不相同,例如对于在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工业区,采样应该主要分为两个地方,水流的出口和入口处。而在待测物质采集前,首先要保证采集工具以及装样品容器的完好性,以防影响了待测物的完好性。同时对于水样的采集和保存方法,和一般固体的采样和保存方法是一致的,都要考虑到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就是要在样品在分析前,保持样品不会变质或遭受污染,并符合监测方法的规定。
  5.监测进行全程要保证质量。
  第一,就监测预处理而言,水环境中物质的来源不同,基质各不相同,监测预处理方法也因待测物的特性、监测项目不同而有所变化。分析时应该根据待测物基质的差异,选择最佳的方法进行监测。而关于监测方法的选择,要考虑监测的适用范围、方法、样品待测物浓度及除此之外的干扰物质进行一系列分析而决定。例如测量所监测的待测物的温度值,可以直接将温度计放入水中测量,而对于待测物的预处理,因为水体中多为金属元素,采集后应立即加盐酸等使PH值小于2,然后加盖保存。由此可以看出从制定监测计划到监测结果出来,全程都应该保证准确性。第二,地表水环境的监测过程和结果的分析都是等同重要的,在保证监测的质量的同时,也要努力提高环境质量分析水平。
  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越来越成熟,从而水环境监测工作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我国对于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这些问题也会阻碍我国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进行。我国应加大对地表水环境监测的重视度,利用先进的技术来完善监测工作中的不足,从而更好的促进监测工作的进行,防止水资源的污染浪费。
  参考文献:
  [1]王丹.地表水环境监测问题现状及解决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2,29:157.
  [2]孙静,胡志锋.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与问题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2:127.
  [3]李健,胡笑妍.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与问题分析[J].科技资讯,2013,16:125-126.
  [4]王曦瞞.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与问题分析[J].北方环境,2013,06:136-137.
  [5]裴洪全,张庆征.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及问题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5:125-126.
  [6]刘子芳,赵兵,王玉云,李大军.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与问题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4,11:122-125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室内光线、室内透明度要求不断提升,建筑结构施工设计中玻璃幕墙的应用范围不断增加。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节能和环保问题已成为玻璃幕墙及窗设计的重点,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在设计中我们必须着手解决幕墙能耗问题。现本文就对建筑玻璃幕墙和窗的节能设计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玻璃幕墙;节能;设计;建筑;窗  在新世纪,能源问题已成为本世纪研究的热门话题,建筑作为社会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引用某大体积涵箱工程,从而对防水砼大体积箱涵边墙模板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防水砼;大体积箱涵;边墙模板设计  箱涵的结构主要是应用钢筋混凝土,其大体结构是由一个或多个矩形端面构成。防水砼大体积箱涵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在箱涵工程中,其边墙模板的设计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对于防水砼大体积箱涵边墙模板的设计,其设计方案不仅需要满足加固模板的要求,更需要达到防水的效果。
期刊
摘要:大量的地震灾害调查研究表明,一个良好的建筑抗震结构,必须在总体设计方案的初始阶段,就将抗震性能设计融于其中,逐步形成抗震概念设计思想。概念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抗震设计的全过程,其内容纷繁、复杂、综合性极强,需要设计人员认真研究、细心体会,才能使构造的抗震性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震害;抗震概念设计;抗震措施  一、建筑抗震设计思想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及对抗震概
期刊
摘要:传统的林权制度是集体林权,但是因其不实用,我国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了改革,其改革之后,相关的机制也需要进行创新以及调整,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森林防火机制。其创新的要点有很多,其中注重责任划分以及创新体系是实现机制创新的关键。本文主要通过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防火形势的变化的介绍,进而探讨了其森林防火机制的创新,仅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林权制度;森林防火机制;创新;探讨  林权制度改革之后,之所以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建筑将逐渐成为未来地产发展的主流产品。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环保;发展  传统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
期刊
摘要: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本文首先概括地介绍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政治思想工作融合的重要作用和基本原则,最后,提出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途径,为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文化与政治思想工作的融合提供可参考依据,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措施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快
期刊
摘要:针对传统测温技术难以实现安全而有效地测量开关柜电缆连接接头温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变电站红外测温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组成、主要特点。结合供电局工程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监控中心在线测温软件的应用,通过实践证明了系统的实时性和有效性,能够为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红外;开关柜;测温;变电站  Abstract:In view of the traditional temperatu
期刊
摘要:在隧道修建中,通常会出现浅埋偏压的情况,特别是在隧道进出口处和沿山傍河处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多为IV级以上软弱围岩,力学性质复杂,而且受偏压影响,地应力分布不均,这就使浅埋偏压隧道稳定性分析变得很困难,使得在隧道进洞施工中很难实现施工质量、安全质量的精准控制。本文以某工程隧道出口浅埋偏压地段为研究对象,针对隧道出口段埋深较浅且存在偏压、围岩破碎、节理裂隙发育、稳定性能等特点,对隧道洞口浅埋段采取
期刊
摘要:热能动力是以热能、机械能转换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性学科,它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促进人类社会由过去人力劳动向机械劳动转变的基础。时至今日,能源已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热能作为众多能源的特殊组成,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机械装置中,但由此也引发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从热能动力机械的概念入手,简单的阐述了在应用中所产生的各种全球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法。  关键词:热能动力;环境;技术;锅炉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高层、多层建筑工程楼面施工中采用用了细石混凝土找平的方法,它是对传统楼面施工技术的改进,其应用有效改善了传统施工技术所产生的楼地面裂缝问题,减轻了楼板厚度和重量,提高了结构整体性和美观性。本文从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内涵和特点入手,结合实际工程阐述了其在地面施工中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细石混凝土;楼面;裂缝;地面;找平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程实践得出,楼面细石混凝土找平施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