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与短期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发病48 h内入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后14 d应用改良Rankin
【机 构】
:
266000,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解放军第四○一医院干部病房,青岛,266000;海军青岛第一疗养院第一疗养区,青岛,266000;266000,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保健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与短期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发病48 h内入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后14 d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功能转归情况,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比较总体患者以及不同年龄段患者转归良好组与转归不良组的人口统计学、基线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短期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622例,其中男性402例(64.6%),女性220例(35.4%);中青年组206例(33.1%),老年组416例(66.9%);转归良好310例(49.8%),转归不良312例(50.2%).转归良好组男性、老年、高脂血症、糖尿病、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史的患者构成比以及年龄、体重指数、前白蛋白、白蛋白、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尿素氮和尿酸水平与转归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优势比(odds ratio,OR)1.52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23 ~ 2.266;P=0.038]、糖尿病(OR 1.789,95% CI1.171 ~2.735;P=0.007)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 1.251,95% CI 1.017~ 1.539;P=0.034)、总胆红素(OR1.054,95% CI1.029~1.081;P<0.001)、尿素氮(OR 1.245,95% CI1.100~1.409;P=0.001)和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OR 2.854,95% CI1.027~3.628;P=0.019)较高为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前白蛋白(OR 0.798,95% CI0.633~0.979;P =0.034)和白蛋白(OR 0.741,95% CI0.693~0.988;P=0.020)较高为转归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在中青年患者中,转归良好组糖尿病和小动脉闭塞的患者构成比以及年龄、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转归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 2.343,95% CI 1.127 ~4.871;P=0.023)和基线NIHSS评分较高(OR 2.041,95% CI1.304~4.125;P=0.027)为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高(OR0.742,95% CI0.639 ~0.937;P=0.044)为转归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在老年患者中,转归良好组男性、既往卒中或TIA史、心源性栓塞的患者构成比以及前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尿酸水平与转归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 2.797,95% CI1.153 ~4.756;P=0.039)、基线NIHSS评分较高(OR 2.586,95% CI.033 ~3.435;P=0.035)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高(OR1.304,95% CI1.027 ~1.656;P=0.029)为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前白蛋白较高为转归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OR0.795,95% CI0.691 ~0.998;P=0.002).结论 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转归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血清前白蛋白在老年人群(≥60岁)中的保护作用更为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中频联合益肾汤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地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中频刺激双肾俞及双脾俞再联合中药益肾汤;对照组给予中药益肾汤治疗,疗程为14 d.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临床症状积分等.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尿红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24
协同刺激分子是免疫系统B细胞和T细胞活化以及T、B细胞间相互作用的重要调节因子。协同刺激分子特别是CD40/CD40L间的反应过度是导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抗CD40L治疗有望成为治疗该病的有效新途径。
目的 观察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在小儿预防接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探讨提高小儿预防接种满意度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需预防接种的小儿1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实行各项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接种前、接种中和接种后增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家长接种时配合满意度、接种后满意度和小儿接种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效果好于对照组,两组小儿在上述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闭塞部位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治疗后
痤疮丙酸杆菌在痤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发现,痤疮丙酸杆菌在痤疮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皮肤中分布具有菌株差异性,其中痤疮患者主要是Ⅰ型,而健康志愿者主要是Ⅱ、Ⅲ型,痤疮丙酸杆菌的这种菌株差异性在其发病机制中有所体现。不同类型痤疮丙酸杆菌基因具有差异性。其中Ⅰ型缺乏完整的具有防御作用的CRISPR系统,具有某些致病基因特性,其致病能力较Ⅱ型强,Ⅰ、Ⅱ型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最终优势菌群的
目的 探讨早期血压变异性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连续记录入
点阵激光单独应用或联合其他方法治疗浅表性瘢痕、萎缩性瘢痕、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偶有加重。点阵激光可减少早期创伤、手术瘢痕发展成增生性瘢痕的机会。其疗效与瘢痕类型、治疗参数的选择、皮肤类型、术后护理等有关。点阵激光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暂时性或持久性红斑、炎症后色素沉着、疼痛、水泡、结痂、感染等,常较轻或一过性,遗留永久性和严重并发症较为少见,偶可出现瘢痕增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强有力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在甲状腺癌的生长和转移中占重要地位。VEGF在甲状腺癌中有高水平的表达,以旁分泌的方式刺激甲状腺癌的血管生成,从而间接地促进甲状腺癌发展。VEGF的高水平表达不是恶性肿瘤的标志,而是疾病活跃的标志。甲状腺癌VEGF水平越高,恶性程度越高。甲状腺癌VEGF的分泌受促甲状腺激素促进,受醋酸苯酯抑制。针对VEGF的抗甲状腺癌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前景。
光动力治疗在皮肤科领域应用广泛,如治疗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Paget病、Bowen病、光线性角化病、痤疮、鲜红斑痣及尖锐湿疣等取得了满意疗效。目前关于光动力治疗适应证的研究已扩展到银屑病、口腔扁平苔藓及部分局部感染性皮肤病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尤其是对面部扁平疣及皮肤利什曼病等几种炎症/感染性皮肤病,更显示出高效率、低复发及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目的 探讨辩证施膳合五音调式干预对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抑郁症的效果,以使患者完成干扰素终末治疗.方法 将病毒性肝炎使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采用汉密尔顿(HAMD)17项量表评定,总分≥7分、≤24分,诊断为轻、中度抑郁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抑郁症常规护理,观察组除采用抑郁症常规护理外,还给予辩证施膳和五音调式干预,分别于干预后的第2周、4周、8周再次采用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