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广州市城乡结合部儿童心理特点的学校教育对策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城乡结合部的众多问题中,教育问题无疑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探讨了影响广州市城乡结合部儿童心理发展的六大因素,并最终得出了四个对策,从而为学生创造提供更为宽广的发展平台。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小学教育;儿童心理特点;教育对策
  城乡结合部是指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又称城市边缘地区。因城乡结合部也往往是多种矛盾交汇的地区。在城乡结合部的众多问题中,教育问题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广州的城乡结合部包括白云和天河的北部、珠海南部、芳村与佛山交界处和荔湾大坦沙等处。对影响城乡结合部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因素的研究,有助于小学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好地把握学生成长的规律,从而引导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影响广州市城乡结合部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城乡结合部复杂的地理和人文环境
  城乡结合部由于地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城乡结合部,汇集了各种各样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这样的外部环境必然对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的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并使学校教育更体现出复杂的社会性。
  与其他教育区域的学生相比,城乡结合部的学生过早地面临多种生存价值观的碰撞和博弈。各种各样的生存观在他们面前变换着不同的姿态,展示着不同的风采。儿童思维发展的不成熟以及尚浅的人生经验,往往不足以支持他们独自去辨认或者选择这些形色各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独生家庭环境的影响
  源于例行实践的计生政策,如今许多家庭都是“锥形家庭”,即家中结构为中老年人居多,小孩子居少,甚至只有一个。锥形家庭的孩子,从小的成长过程中缺乏同伴,有时长辈要外出工作,往往只得孩子一人在家中。这种孤独的成长环境,又容易使学生变得孤僻不合群,最终在人际交往上出现问题。
  (三)社会功利化的影响
  不得不承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并未十分同步。社会上存在一定的实用主义、拜金主义。在这些不良风气的驱动下,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功利化。
  (四)信息化的冲击
  早有预言指出,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大时代。事实确实如此。随便一开网页,各种信息充斥其中。网络信息包括益智的、时事的、正面的,但同时也不乏低俗的、偏激的和负面的。生活在如此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儿童似乎也天生具备了掌控信息的能力。许多儿童,在其幼儿阶段就已经学会了使用手机甚至使用电脑。上网对大部分儿童来说并非难事。
  虽然学习上网的方式不难,但是儿童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却是问题频现,如果引导不当,很容易使小孩走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之路。
  (五)不完整家庭的影响
  这里的不完整家庭,是指家庭中父亲一方,或者母亲一方,或者父母亲双方都没有陪伴在孩子身边的家庭。出现不完整家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导致不完整家庭的第一种原因是离婚。20世纪末以来,由于人们对婚姻制度观念的开放,离异家庭和重组家庭已经不再少见。家庭的不确定,家庭的不完整性,在他们心理留下了一个个浓重的阴影。
  导致不完整家庭的第二种原因是车祸或者病患等非人为因素。城市生活节奏快,交通压力大,车祸也不少见。孩子过早地面对家庭变故,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上的引导,也很有可能对人生和未来产生消极的影响甚至阴影。
  导致不完整家庭的第三种原因是外来人口工作的不稳定性。前两种原因是城市所共有的。从孩子的实际成长环境意义来说,这样的外来人口工作不稳定的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不完整的。
  (六)流动儿童的实际
  流动儿童也是城乡结合部的一大特色。由于部分外来工作者在城市中的根基不稳,工作调动可能性大,加上入读城市幼儿园的难度大和必须在户籍所在地进行高考等的国家政策规定,城乡结合部中普遍存在着大量的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的“流动性”,加重了流动儿童的心理负担,决定了他们的人际交往空间的狭窄和不稳定性。众所周知,良好的心理,来自于多方和谐且稳定的人际关系。城乡结合部中,不乏小家庭。这些小家庭,远离了原先的大家族家庭(大家族家庭在家乡,或者也已经分散到各个城市中),又不放心居住的邻近环境(城市中彼此不熟悉而导致的隔膜与隔离),于是孩子面对的人,就只有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上课的时候还可以加上老师同学。流动儿童长期流动,导致了他们交心的伙伴很少,而且一旦再次流动,很有可能会失去以前的好伙伴。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很多流动儿童不敢去交朋友,从而形成了孤僻的心态,况且当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不良情绪时也容易无处可发泄,从而造成更大的心理问题。
  二、基于广州市城乡结合部儿童心理特点的学校对策
  由于以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城乡结合部的儿童心理特点呈现复杂性,更需要学校对此予以重视,并根据城乡结合部的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城乡结合部的小学更需细心研究教学对象的生活和学习实际
  结合以上所述的各种因素,城乡结合部的教学工作者必须首先细心研究所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
  首先,学校要和所在街道以及所在的社区增强联系,获得该地区的人口组成情况和生源构成情况,从而对学校今年甚至未来几年的生源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才有利于学校在制定大、中、小的具体规划中更好地考虑学生实际。
  其次,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者们,应该多途径,多方法地去了解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教师们可以通过加强与学生、与家长的平日联系,电话访问,或者QQ访问和上门家访等方式,获取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第一手资料。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得越是详细,越方便教师在日后的教育教学中使用有效的方法去处理学生问题,也更便于家长们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来自学校和老师的关怀,从而增强对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   (二)城乡结合部的小学更需打造学校特色,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如上所述,城乡结合部中,不同的价值观激烈碰撞,学生往往身处其中而不知所措。这时候,就需要城乡结合部的小学具备强大的引导功能了。单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学校是无法承担这一功能的。
  处于这一特殊地带的教育,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教育要直指学生们的生存状态,要能倾听他们的生命呼声,并要及时激活他们内在的解释系统,高屋建瓴地引领学生及时构建自己的生命图式,并切入学生自己的生命的意义世界。
  (三)城乡结合部的小学更需花心思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孩子的培养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同时,成功的教育离不开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通力合作。考虑到城乡结合部不少孩子不完整家庭的实际,学校必须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增强与自己子女的亲子关系。
  首先,要树立家长正确的育儿观念。如今的家长,大多是出生于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的人。在这些家长小的时候,社会比较单纯,流动性不大,诱惑儿童的因素也不多,所以这些家长小时候即使天生天养,大多也健康成长至今。然而,这些家长的下一代,也就是我们如今,其变动的可能性是十分巨大的,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如果家长还是放任孩子天生天养,不加管教,其后果将会是十分严重的。学校要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提供广州市区内的各种亲子活动信息和家庭经验讲座信息,以小团体带动大集体,增强家长们的正能量和育儿技能。
  其次,学校要提供平台,让更多的教师掌握有效的家校沟通方法。也可以在校本培训中邀请专家老师讲述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或者邀请社区工作人员来介绍该地区的人员情况,从而让所有的教学工作者更熟悉和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并能运用有效的技巧去与家长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真正形成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双重效力。
  (四)城乡结合部的小学更需重视儿童心理健康工作
  由于城乡结合部儿童所面对环境的复杂性与可变性,此地区的儿童心理特点也一定更为复杂。尤其是该地区的儿童如果在生活中遭遇不公平对待、或者承受了来自社会的恐吓和欺侮,而又由于家长在外工作未能及时向家长反映,儿童把这些恐惧、委屈、焦虑和迷茫等的情绪压抑在心中,长期下去一定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为此,城乡结合部的小学更需重视儿童心理健康工作。学校及相应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工作,心理健康班会和心理健康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找到排除自己不良情绪的途径与方法;心理健康咨询室和咨询室,给予了学生一个可倾诉的环境与对象。此外,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也要切实留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果有可能,还应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定期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并把相关测试结果告之学生家长。
  城乡结合部的教育困境以及流动儿童的实际困难,除了学校本身有所关注之外,很多其他机构,比如媒体机构、义工组织、慈善组织等对此也有一定的关注。城乡结合部的小学大可留意社会上这些机构的动向,联合相关的社会资源,为城乡结合部的儿童创造提供更为宽广的平台。以广州为例,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开展的“温暖广州一家亲,一人一月饼”行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办的系列公益讲座以及一些社区服务等都是面对广大市民的。学校可以与这些机构取得联系,并把相关信息以校讯通等的形式告知家长,以丰富城乡结合部儿童的课余生活,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丽.城乡结合部的教育工作问题浅析[J].理论观察,2013(2)
  [2]陈宗成.论城乡结合部学校和谐教育观的树立及其实践 [J].教学与管理,2012.12
  [3]章超.近二十年来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2013(8)
  [4]杨圆圆,张仲明,郭晓伟,胡朋利.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父母同伴依恋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9)
  (作者单位:广州市天河区四海小学)
其他文献
通过淮盐高速公路十四标段湿喷桩处理软基的施工实践,总结影响湿喷桩成桩质量的关键因素(钻进速度、钻头、材料)、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结合济南高架路北圆互通式立交桥(28 m+35 m+28 m现浇混凝土连续箱形梁)的工程实践,介绍碗扣式钢管支架(用于边孔)、八三式军用墩支架(用于主孔)的构造及相关检算.
高校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分析学校存在的不和谐因素,进一步加强院校党建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和谐校园
文章阐术《PLC应用技术》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的多元智力进行调动与开发,并进行多元评价的实践。
介绍反井钻机在引水隧洞竖井施工中的应用,阐述了反井钻井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在适宜的施工条件下,反井钻机适用于300m以下的竖井或大角度斜井的施工,该钻机具有施工速度快
浅埋暗挖隧道施工中采用超前深孔围幕注浆施工方法.该方法是在结构物周围注浆,以形成较大范围的筒状加固区.深孔预注浆可以在地表(或辅助坑道)进行,不占用隧道开挖面及其它施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创新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变革创新的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对企业面临变革创新时的战略选择进行讨论。最后对变革创新中的后动者如何认知和利用其优势在
海河防污工程州河段暗渠穿越大秦铁路,需暗挖通过.施工中通过采用大管棚和加强小导管超前支护,洞口仰坡采用土钉支护,严格控制线路沉陷,保证了大秦铁路在施工期间安全畅通.
针对当前中等职校专业课教学面临的困惑,从巧导入、巧布局、巧过渡、巧练习和巧收课等方面探索如何上“活”《机械基础》课。
高职院校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高职教育办学质量评估应突出此项考查。文章认为可以从增加对学生实际能力相关的指标考查、增加与毕业生就业相关指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