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的半首好诗——读诗札记之三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常建传世最著名的一首诗,其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脍炙人口的佳句。但是,我们读诗歌,最脍炙人口的句子却往往反而不知道好在哪里。
  先看这首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实际上首先是写实。早晨太阳初升,林深幽暗,这就给了曲径、禅房一个深色的背景。那条通向禅房的小路于是在晨曦中明明灭灭,而禅房即在那明灭小径的尽头,在早晨的阳光下,花木茂盛,意蕴悠然。花木自在,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它总是那样宁静而从容地在那里生生灭灭。那种兀自绽放的气度,让人既觉得温暖,又觉得凛然。
  佛理有时候就是如此,它像花开一样的温暖,但是同时它又有一种凛然于世的庄严。我们平时会说“法相庄严”,其实,佛的真谛不过是借着法相传递给我们,但并不是完全借助于法相,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其中同样有着那种凛然的庄严。你看,禅房深处的那一丛花木不随人的心意而绽放而萎谢,这是佛最伟大的地方。佛的温暖,不是为某个人而存在的,佛的温暖是因为佛本身就有着一颗温暖的心。懂得这一点,才真正能够通过思想的幽径直达本真的灵区。
  也许有人要问,常建真的想得那么深透吗?我说一定不是的,只是那一天的早晨,当他在晨辉之中真真切切地面对那条小径,望着小径深处的花木,被感动、被眼角的泪水濡湿的时候,从他心灵的深处流淌而出的。——你们难道没有发现,作为一首律诗,这个颔联没有对仗吗?——而我要说的是,有时候我们就是这样接受那种类似于“天启”的东西,一些景物没来由的,甚至是强硬地闯入,就在一瞬间直达你的心灵,然后,那些几乎让自己都觉得匪夷所思的句子,就这样从你的心间流淌而出了。
  所以这首诗的首颔两联是好得不得了的诗。好就好在自然本色,又意蕴充沛。
  而一旦当他意识到作为一首格律诗,应该有所规约的时候,他的刻意完全阻碍了诗情的流露。“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则几乎是一种说教的口吻了,至于尾联强调“寂灭”的道理,寒碜力怯,与“曲径”一联的浑然自得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首诗,前半首温润堂皇,而后半首则气象局促。常建,应该也算是唐代很优秀的诗人了,但是要自始至终保持某种“力量”,有时候还是力有不逮的,可见要成为一个有力量的诗人,真的是很难的一件事。
  要保证一首诗整体情绪饱满,的确很难。比如那个“温八叉”(温庭筠),算得才高八斗了,作了一首名动天下的《商山早行》,写了六句好诗,到最后“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无论是气格还是意蕴都显得羸弱不堪,有一天说起这首诗,我说:“晚唐气象局促,于此可见,换做老杜,必不肯如此着笔。”当然,常建的力怯是自身觉悟的问题,温庭筠的力怯则有时代审美大格局的问题。似乎不可同日而语。
其他文献
版式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一个重要门类,一直为设计师和理论研究者所重视。宋版书以精美的印刷和精到的编排成为版式设计的典范。欧洲中世纪的宗教书籍精美华丽,是版式设计的
本文以<幸运52>为个案,分析了融入商业广告的中国电视益智娱乐节目的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与消解方式.商标广告进入节目本体,使<幸运52>成为传统家庭观念与商业主义文化的并立交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不知为什么,这是我阅完此文印入脑海的第一句话。  我不知道学生时代于他人而言是怎样,但于我而言,那总是个素衣娇俏,笑颜浅浅的时代。就是在那样的时代里我遇到了平哥,现在已初为人父的他还依然是我们心目中的笑起来像小孩的老师。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的语文老师和其他的语文老师不一样,他上课很自由,教导我们也经常是海阔天空,有许多同学悄悄和我说“老师都在说什么啊?完全不
奏疏是汉代发展最为充分的一种散体单行文体,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艺术风格上它都足以成为汉代散文的代表.由于政治环境、社会风气和士人心态等因素的影响,奏疏的文风相当明显
三个代表奠定了第三代领导集体人权思想的基石,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包含了丰富的人权意蕴:进一步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人权发展的经济基础;发展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人权发展的
几件居家常用的竹木用具——笤帚、簸箕和水筲常用的家什名称用字属于日用杂字,吟诗作赋的雅文中出现较少,人们对它们自然不太熟悉。笤帚、簸箕、水筲这几个词就不是人人会写。
认识你是一个偶然。岭南的春天总是来得早一些,还未察觉,绿意便染上那嫩叶,微卷的嫩芽梢如卷曲的小指,阳光下恍若一层绿色的膜,远处看,隐隐像缭绕着一层淡淡的绿雾。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联中学伊梦文学社成立于2009年12月,名取“好梦伊始”之意。社团已有三百余人次获国家或省市级作文竞赛等级奖,其中有二十余人次在“全国创新作文大赛”“
彭振,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学历,现为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国际部IBDP(国际文凭课程)中文教师。曾任教于上海市上海中学、上海市建平中学,在各类蝴刊发表论文多篇,曾编写“
本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电池2Ω连放和3.9Ω间放大量数据进行处理,试图从中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从而快速预测3.9Ω间放时间,以达到快速评价MnO_2活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