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参与的流域保护与减灾

来源 :自然之友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f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我们认为灾害只是老天赐给我们的,是避免不了的,但是实际上我们有很多办法可以使大灾变成小难,如果没有这样的灾害管理则可能使小灾变成大难。我主要介绍关于社区抗旱的三种方法。
  大旱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祸,但是我说的人祸和大家说的人祸有一些区别,我说的人祸实际上也包括一些政府的政策问题。云南的大旱与林业厅的林业政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林业政策在2003、2004年出了大错。国务院有个林业发展政策,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但是云南省2004年出台的云南省林业发展政策则把生态放在首位的国家政策抛在一边,而把云南省林业的发展变成六大工程,造成了云南最大的问题。当时把云南省50%的林地面积变成了工业用地,另外的50%变成了经济林或者是商品林。过去云南多数都是天然林,而这样一来,可以比较好地涵养水源的生态天然林就失去一半。接下来云南省又为公益林制订了一个政策,说经济林也可以发挥生态的作用,生态林、公益林也要发挥经济的作用。已经只剩一半的公益林现在又被划去一半,本来是要发挥生态功能的林子被变成了要求发挥它的经济效应。最荒谬的政策是当这个文件公布之后,之前的所有文件都作废。自然保护区有很多林业发展的政策是的多年来积累的,但是到了2004年所有的林业政策作废,只留了这样一个最糟糕的林业政策。
  云南省水利厅2004年之后搞了一个所谓的润滇工程,这个工程要求每年有50个亿投入水利,但是投入水利并不是投入到我们的饮水工程、灌溉工程里面去。50亿的政策一出来很快云南出台了一个农村小水电政策,结果这中间大部分的钱被用于开发小水电了。当时的林业厅长说,云南2003年以后有一些大型水电被环保组织叫停了,中小水电我们省里就可以批,因此我们要大力开发中小水电。很多的中小河流都被水电站给占用了,若去开发一些用于灌溉设施的小水库,或者是人畜饮水的小水库,现在几乎很难找到水源点了。最近林业厅一个副厅长才提出要回收水源点开发的权力,因为突然意识到,如果再不收回,最后连最后老百姓的饮水都没了。因此,必须要充分地去调整水电、林业开发的一些政策。
  我想介绍的是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小流域保护政策,一个是参与式的灌溉管理,第三个是农村社区灾害管理能力建设。
  以拉市海社区用水协会为例。大旱中的拉市海农业,没有一点旱的迹象。拉市海的果园现在正在漫灌,果园有充足的水。拉市海农民用水户协会在2009年9月就已经知道今年水库的水只蓄到过去的一半,协会就及时通知用水户小组,小组又通知到每个用水户,因为只有一半,所以我们只能舍小村保大村,保果树,因为果树在丽江那个地方收入非常高,而且果树冬天基本上是冬眠的,比较少的水就可以保住果树来年有很高的收入。整个玉龙县每一个乡镇都有一至两家用水户协会,虽然今年重旱,但是用水协会已经预先通知了农户,并有很好的用水管理的制度,因此他们的损失并不那么严重,所以我说大灾可能只受小难。农民用水户协会是农民自我管理的组织,主要是管理水的灌溉,兼顾上下游用水公平,维护灌溉设施,提倡节水和高效农业,多元利益群体可以参与。我们这个用水户协会涉及11个村子,灌溉面积有7500亩。用水户小组在一个村子里选举产生,用水户小组的职责,包括水的计量、灌溉、维修。一共有13个用水户小组,每一个小组有一名理事加入用水户协会理事会,理事会主要是管理整个灌区的情况,包括用水管理、灌溉服务、测量水以及档案管理。
  为什么农民用水户协会在去年9月份刚刚有一点干旱的苗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管理水了,而政府则在180天,半年之后才开始聚集举国之力来对云南救灾,我们真要拷问这样的问题。只有基层建立了自主的管理水的体系,老百姓才能够更好地、提前来应对灾害,对水资源讲行管理。
  第二个是关于灾害,主要是指流域的减灾。西湖村有72户,我们对西湖村进行了灾害管理规划,让大家想想村里面曾经发生过哪些灾害?是如何应对的?过去是由于湖边的地被淹没以后他们开了120亩山地,结果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要进行小流域治理,应对包括地震这样的灾害。他们画了灾害图,成立了流域管理小组,把生态灾害作为优先治理的内容。在坡地上种植混合林,修建拦沙坝、建沼气池等等。这些活动使他们在经济上和生态安全上都获丰收。他们建拦沙坝,治理河道,扩大湿地。在河道的下面建一个过滤池,水不用坝拦,通过河床渗入到下面,经过过滤后引到村子里就是饮用水,还不破坏河道。河道是一样的,夏天水下来以后,河道上面铺了鹅卵石,水照样流。建了一些节柴灶、沼气灶,另外做了一些房屋防震的设施,比如剪刀撑、水平撑,当然还用了一些钢板和抓钉,这样建起来以后基本上可以抗6.5级地震,他们也有了一定的收获。
  最后谈灾害管理。灾害管理也很简单,老百姓完全可以管理灾害,做很多防灾减灾的工作。2008年雨雪天气之后,接下来是大风,把老百姓各家的瓦都被吹了,屋顶被大风损坏。除了发一些救济款之外,香港的乐施会也支持了房屋建设。这都属于应急和灾后熏建。而我们做了一些社区灾害管理的活动,包括分析大家面临的哪些灾害?画社区灾害图。让大家形象地知道哪个地方是灾害隐患,评估可能会带来的灾害影响,分析房屋或者人员会面临什么样的损失?对损失进行评估。可能造成什么影响?能采取什么应对措施?老百姓在做了灾害管理规划之后,就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重要地方盖石瓦,用比较坚固的瓦,给房屋加固,包括种植一些饲草,防止牛羊过冬没有粮食。铺设水管之类的工作。在我们制作的《参与式社区灾害管理规划》DVD盘里面有比较详细的介绍。通过参与式社区灾害管理规划,人们的能力得到了增强。我们也希望在未来的一些灾害来临的时候社区能够很好地管理这些灾害。
其他文献
日本是典型的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紧缺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稀缺性与国土空间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严峻的现实迫使日本从建立土地用途管制开始,不断丰富和完善森林、海洋、草原等各类生态空间的用途管制,逐步建立覆盖全区域、全要素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  国家(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有两种身份,一种是国土空间管理的“受托人”,负责经营与管理好国土空间资源,使国家资产增值保值,获得更多收
期刊
问:汶川地震过去已快两周年了,您是如何看待四川灾后重建工作的?您认为是否有什么值得人们重视与反省之事呢?  杨:两会刚刚开完,会上谈民生谈得比较多,谈低碳经济谈得比较空。不少代表提及低碳经济仅仅只把它当作一个时髦的词汇来用。为什么要改变发展模式?一般认为讲转变发展方式是全球经济危机所逼,并没有看到我们自身的问题。对粗放型、畸形快速、数值型发展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几乎没有反思。其实我们面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期刊
3月20日下午,省自然资源厅在郑州召开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厅党组书记刘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持续为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厅长张兴辽主持会议。省纪委监委驻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厅党组成员朱俊峰就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提出要求。  刘金山指出,2019年,全系统坚持压实政治责任、构建反腐体系、深化标
期刊
3月27日,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召开2020年工作会议,回顾2019年全局工作成效,部署2020年八项重点工作任务。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济宝参加会议并讲话。省纪委监委驻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副组长陈建国等到会指导。局纪委书记何晨主持会议,副局长毛忠民作工作报告。  会议从强化测绘地理信息支撑、发挥基础性公益性保障职能、推进新型基础测绘建设、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
期刊
“当上了生态护林员,就近在家上班,不仅能保护环境,给乡里乡亲服务,还能照顾孩子,一家人踏踏实实地生活,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近日,在周口市淮阳区大连乡赵寨村,说起自己的工作,贫困户王雲霞高兴地说。  2019年以来,周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淮阳区、沈丘县、郸城县、商水县、太康县5个国家级贫困县扎实开展生态护林员的选聘工作,每个生态护林员每年补助金额4650元以上,带动2829户贫困人口顺利脱贫。 
期刊
中国大旱显示气候变化的深远影响    云南从去年8月起连续八个月的大旱,西南数省的干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事件。据气象部门评价,今年西南地区所遭遇的,是有气象资料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云南全省综合气象为八十年以上一遇的干旱,其中滇中、滇东、滇西东部地区为百年一遇,并已经演变为秋、冬、春连旱。2009年云南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少29%,全省平均最高气温为24.0℃,全省平均降雨日数65.9天,均打破了
期刊
近日,新乡市润华置业负责人将一面印有“勤政高效、情系企业”的锦旗送到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规划管理科负责人手中,点赞该局干部职工“高效、便捷”的服务。  2019年以来,新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发展氛围,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公正的营商环境,让新乡成为资本的洼地、创新的高地、发展的旺地、市民的福地,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
期刊
3月14日,河南省煤田地质局2020年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回顾总结 2019 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 2020 年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刘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煤田地质局局长王天顺作工作报告,副局长何莉主持会议。  刘金山代表厅党组对省煤田地质局2019年工作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希望省煤田地质局在政治引领、科技创新、人才
期刊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让农民普遍富裕起来。农民的收入主要靠耕地,耕地保护工作服务的主体是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价值体现在要向耕地要产出、向耕地要效率、向耕地要效益,满足基层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实际需求,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耕地利用基本情况  河南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
期刊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建好许多高楼大厦,旧貌换新颜,而且是要为那里的人民以及他们的子子孙孙能够过上有希望、有自尊的踏实生活。应该强调的是与灾难共生,可持续发展。  汶川地震之后,先是子弟兵奋勇抢救生命;接着是白衣天使救治伤员;然后是心理学者修补心灵。就此各种心理学流派各显神通,有的主张哭,有的主张笑,有的主张运动,有的主张倾诉。究竟哪路神仙起到治愈的作用,尚不能知。而后建筑师纷纷登场。有的主张迁移,说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