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h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多种多样,不同年段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不同的教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内容不同可以根据问题情境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兴趣,实现高效课堂。但是,如何将这些花样繁多、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及方法科学有效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一、用心呵护学生,与学生做朋友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实现高效课堂,首先就得让学生喜欢老师,老师要与学生做朋友,用心呵护每一个孩子。教师和蔼可亲的面庞、诙谐幽默的语言及渊博的知识能打动学生,学生对老师有一种敬仰之情;同时老师像爸爸妈妈那样亲切、耐心。当学生犯了错误时,首先不责备、不大声训斥孩子,问清楚错误的原因,然后告诉孩子犯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最后耐心细致的给孩子讲清道理,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其次,老师要融入到孩子们的活动中。课间活动时,抽时间与孩子们一起玩耍,让孩子们觉得老师是我们的大朋友,老师不但课讲得好,而且跟我们玩的也很好,像我们的大朋友。活动中遇到困难时及时帮助他,教给孩子们活动的技巧,慢慢的师生就会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学生对老师就能敞开心扉无话不谈了,老师不但能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而且能很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这样,我们就能很好的去因材施教了,老师带领的学生团队将成为一个开心快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二、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内容选择的教法要考虑孩子们的年龄特征。比如低年级的进位加和退位减教学时,尽可能的要孩子们多动手,通过摆一摆(摆小棒)、看一看、说一说得出算理及算法,也可以借助电脑动画演示激发兴趣,帮助其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到了中年段,动手操作的慢慢减少,教法上慢慢趋向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方面发展,如通过找出一组数据或者一组图案排列的规律就要用观察法和发现法,采用动画演示形式,不但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高年段的孩子不但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且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他们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最后得出结论。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割补法)使其变为学过的图形(长方形),然后观察拼成的长方形与之前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哪些联系与区别,进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再比如教学“相遇问题”时,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然后根据题意找几个孩子上台表演“相向而行”、“背向而行”,行走过程中谁的速度应稍快一点,谁该慢一点,为什么,谁表演得好,好在哪里等等,明白表演得好说明题意理解得好,最后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根据情境用线段图该如何表示,根据线段图怎样列式解答,这样由表演的形式把孩子们的注意力一步步引入主题,不但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学得轻松,牢固掌握解题技巧,才是我们每位老师的最终目的。
  三、根据年段教学内容,不断变换教学手段
  低年段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较强,课堂上注意力尽管比较集中,肯动脑,但专注时间比较短,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大部分孩子专注听讲15—20分钟后就坐不住了,那么此时老师就要停一停,索性就让他们“动”起来。老师可以带领孩子在有限的空间内适当活动一下筋骨,比如头部运动可以活动颈椎,肩部运动可以活动一下肩膀,上肢运动(向上或向前)可以活动胳膊,另外也可以活动手腕、腰部等等,孩子们不疲劳了,后面的内容才能继续进行,如果让学生带着疲劳去学习,那结果只可能事倍功半,得不偿失;中年段孩子尽管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同类型的题解决的策略不同,如口算要细心认真;填空题可以是概念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判断题有的要根据题目的叙述举例子进行验证得出对错的结果;几何图形要有一定的空间观念,要通过观察、发挥自己的想象,也可以利用教具(学具)摆一摆、看一看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可以实物演示,也可以举例子等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如一大桶矿泉水分别装在规格相同的小矿泉水瓶子里没有剩余,这样的小瓶子需要多少个,老师可以举数字小一点的例子让学生去“装水”,发现最后哪怕剩下一点点都要再拿来一个瓶子把水盛进去,这样才能保证所有的水都装进了瓶子里,然后看用了几个瓶子。列竖式计算后让学生说说商表示什么(装满了几瓶)、余数表示什么(剩下多少水),剩下的水也要用一个瓶子,所以瓶子的数量就是商数加一,这就是数学中的“进一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孩子们能将所学知识熟练用于生活之中;高年段的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强,老师的课堂教学重在引导,根据不同类型的题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如“相遇问题”,可以根据题意通过学生上台表演的形式理解题意,进而学生还能够准确画出线段图明白其中的含义,解决问题就更容易了。如果遇到了较难的应用题,如“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100千米。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甲带着一只狗,狗每小时跑10千米。这只狗同甲一起出发,碰到乙的时候,它就掉头朝甲的这边跑,碰到甲的时候它又往乙的那边跑,直到两人相遇。这只狗一共跑了多少千米?”这种类型的题就要根据题意进行分角色表演来创设情境(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通过表演理解题意,明白狗跑的时间与人走的时间是一样的,不同的是狗跑的路多,而人走的路少一些,明白了这个道理,解决此题就简单多了。
  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效课堂,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不断变换教学手段是至关重要的。高效课堂不仅凝结了教师辛勤的汗水,更需要教师非凡的才华和教学智慧,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探寻和不懈地追求。
其他文献
摘 要:“小班化教学”是指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运用适合小班教学的教学内容、方法、技术等,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交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个性发展 生动活泼 团结协作  随着农民工子女跟父母一起大量外出,以及教育布局的调整,农村小学的生源出现了自然的萎缩,很多农村学校形成了人数少于20人的小班。在这种被迫小班化的形势下,如何实施小班化教学,是摆在
期刊
混合物是多种物质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物质,根据一定条件求出其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是一种常见的习题类型。在条件足够时,计算当然不是问题,在条件不足时,就要充分挖掘隐藏在化学式中的信息,从而求出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下面就几种常见类型分类归纳其求解方法。  一、两种元素质量比相同  例题1.在FeSO4、Fe2(SO4)3的混合物中,若硫的质量分数22%,则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析:因FeSO4和Fe
期刊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使学生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是我们广大地理教育者培养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四种基本能力,而这四种基本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所不可或缺的,那就是:  一、空间分析能力  由于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空间性特点,因此在地理学习中常常会遇到许多与空间有关的知识内容。这就需要我们教学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空间概念,以便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空间
期刊
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一、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  1.应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可以培
期刊
摘 要: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要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但现实中的中学教学实际告诉我们,这一要求远远没有达到。究其原因,一是教师不能或不善于揭示中学数学内容中蕴涵的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二是不能够正确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进行教学。本文分析并揭示了中学数学教材中的质量互变规律,并提出运用这一规律来进行数学教学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 质量互变规律 数学教学  一、中学数
期刊
“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增设的新的学习领域,在小学1至6年级各学段都安排了学习内容,并提出了不同要求。那么,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如何进行综合性学习内容的教学呢?  一、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是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资源条件,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教材内容为依托,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搜集素材,整合资料,在分析中提高认识,在探究中获取真知,从而
期刊
摘 要:赏识教育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尊重学生、激励学生、保护学生。这个理念的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品德学科的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它出现了绝对化倾向。激励不等于对学生必须进行一味的表扬。教育需要赏识,同时需要“批判”和“否定”。笔者认为在品德课堂教学时,对学生进行赏识时至少应该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尊重科学常识,二是要符合价值取向,三是要坚守道德底线。  关键词:赏识教育 激
期刊
观念更新是实现课改的前提,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新课改的推进和实施效果。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就是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尽管推进已五年有余,但农村中小学由于各方面条件相对比较落后,教师接触课改比较迟,而且所掌握的理论也不系统,教学现实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没有正确的认识,教师头脑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及如何应对统
期刊
摘 要:作业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化。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使作业设计有效,真正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平台,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设计浅谈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数学 作业有效性  数学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心
期刊
近几年来教学改革的大潮不断掀起,高效课堂已成为当下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打造高效课堂就是要改变传统课堂的应试教育,还学生以自主、时间、主动。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课堂:为了把一碗水端平,放慢教学节奏,生怕自己没有讲到,把知识硬塞给学生。结果是成绩不理想,领导不满意。这样的教学思想和模式严重约束着学生思维的发挥,学生学起来没有兴趣。近一年来,我努力改变着自己,摸索着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