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新局、启新程,为纺城再次腾飞插上“数字翅膀”

来源 :纺织服装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c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古越大地巧夺天工的纺织工艺,遇上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一塊布造就了布满全球、誉满天下的中国轻纺城。30余年来,中国轻纺城踏着时代浪潮,经历了筚路蓝缕的艰辛,经历了转型升级的阵痛,迎来凤凰涅槃的灿烂与辉煌。2020年,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轻纺城抓好防疫复市、提升服务水平、开展招商隆市、融合线上线下,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平衡中交出满意答卷。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2021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和“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面对新阶段、新格局,中国轻纺城如何通过新理念、新业态,奋进新征程、新未来,为新时期“国际纺织之都”建设再建新功?对此,浙江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轻纺城集团”)董事长潘建华心中早有“一盘棋”。


  开启全力打造数智轻纺城的新征程
  轻纺城集团是全国第一家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主体的上市公司,一直以来积极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形成了市场、物流、金融、电商“四轮驱动”的发展格局,为纺城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为推动新时期中国轻纺城继续提升发展,轻纺城集团创造性地提出了“5+2”工作思路,从数字市场建设、重大项目启动、市场繁荣提升、网上交易突破和资本对外拓展五项工作和管理体制、考核机制二项改革入手,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着力突破发展瓶颈,争做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的排头兵。
  作为轻纺城集团的掌舵者,潘建华为下阶段中国轻纺城的创新发展绘就了数字赋能的宏伟蓝图,并以雷厉风行之势开启了全力打造数智轻纺城的新征程。潘建华表示,在数字化面前,信息时代的事物以及互联网的价值都将得以重塑,未来谁能更好地利用数字资源,谁就能撬动更多财富。因而,“十四五”时期,公司的主攻方向就是通过以“全球纺织网、网上轻纺城”为技术支撑的数字平台,连接数字市场、数字物流两端,打造“数智轻纺城”全产业链生态闭环。
  数字市场,让商贸、管理、服务一“布”到位
  纺织产业链最完整、纺织产能最强、专业市场最大,是中国轻纺城的独特优势。在轻纺城集团的带领下,如今的中国轻纺城正致力于打造“交易环境一流、开放水平一流、智慧应用一流、时尚氛围一流、文化融合一流”的现代化市场。潘建华表示,过去的中国轻纺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未来要再创辉煌,就要敢于革故鼎新,勇立潮头,打造现代化市场,重点是要加快数字市场建设。
  所谓的“数字市场”,就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为手段,整合现有零散、碎片化系统,以“运营管理”、“运营决策”、“智慧办公”、“智慧安保”为切入,接入治安、消防、疫情防控、市场运营等相关设备及系统,将数据及智慧管理延伸至市场服务,构建一套集数据存储、市场服务、日常管理、智能预警、市场监督、经营户信用评级、智能决策于一体的数字市场平台,打造一个基础设施科技化、运营管理精细化、公共服务人性化、经营业态多元化、决策判断数字化的新型数字化产业市场。
  那么,数字市场建成后对市场经营有哪些实际意义呢?“数字市场建成后,我们将整合所有的经营户信息和采购商资源,比如通过经营户的经营品种预测近段时间产品走向,根据经营户的信用评级匹配不同的融资平台,让企业产能在原来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同时,对进入市场的国内外采购商进行等级和层次划分,根据采购商的需求预计未来产品的开发方向,让交易更通畅,让管理更高效,让市场更具活力。”潘建华如是说。
  数字经济引发了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创新范式的深刻变革,正成为全球经济的普遍形态。潘建华认为,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轻纺城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抢抓市场发展机遇。他还透露,目前“轻纺市场大脑”案例已经上报浙江省级相关部门,轻纺城数字资源化、资产化进程将不断加快。
  数字物流,让供应链金融为柯桥纺织赋能
  中国轻纺城仓储物流与纺织产业同频共振,形成以商贸带物流、以物流促商贸的双向联动模式,构建起现代化的物流信息体系及现代物流生态圈。对于中国轻纺城而言,物流是推动纺织行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物流仓储运行畅通、便捷才能让纺城“布布”领先,实现产品“买全球、卖全球”。
  对此,潘建华自去年10月接任轻纺城集团董事长后便思考如何改变仓储物流功能单一的现状,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创新智慧物流模式,在纵向上打通线上线下的信息通道,为纺城经营户赋能,在横向上则整合国内外资源,实现柯桥面料全球通,并通过全渠道、全链路的订单和库存精细化管理,为经营户提供更加快速、便捷和个性化的仓配一体化优质服务。
  在这样的需求下,“轻纺物流数字港”建设项目应运而生。据了解,轻纺物流数字港分为仓储数字化和物流数字化,致力于建设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核心的智慧物流科创平台,赋予物流规整智慧、发现智慧、创新智慧和系统智慧功能,实现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等各个环节系统感知。
  “未来,经营户只需要在平台一键下单,后续所有事情都无需操心,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的货物,都将实现仓配装自动化、一体化。我们还将建一个公共智能仓,所有进入仓储的产品,都将享受资产保护,还可以根据公司发展需要,进行产品质押,深层次利用数字资源,为经济发展赋能。在实施腾笼换鸟等过程中,还将充分考虑跨境电商监管仓、异地货站、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等海关前置性功能,依托产业和市场优势,加快布局谋划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潘建华说道。
  目前,轻纺物流数字港已经启动,预计2—3年建成使用,建成后不仅将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也将成为推动中国轻纺城发展的新动力。物流数字化、仓储数字化,以及仓储物流数字化背景下的金融链数字化,将共同为柯桥纺织行业发展赋能。
  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不少内容涉及物流、供应链、数字化等,更是首次单独提及“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潘建华认为,供应链金融深度赋能的产业供应链平台时代已经来临,公司将积极布局探索供应链金融,利用数字市场建立起来的信用信息,以及物流仓储仓单优势,进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拓展,获取更多发展机遇。
  优势互补,让叠加利好带动市场全面繁荣
  当然,在供应链金融中,供应链是根本,数字链是灵魂,金融链是关键,价值链才是本质。潘建华深谙此道,对于未来发展有着明确的方向和坚定的立场,轻纺城集团始终以市场开发租赁和服务管理为主业,所谓的数字市场和数字物流,在于神而不在于形,都是为了让数字资源产生经济效益,促进中国轻纺城市场持续繁荣稳定。
  为了开辟新的利润来源和增长点,促成公司多元经营格局成形,轻纺城集团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让叠加利好带动市场全面繁荣。如:线上线下融合,以发挥“全球纺织网、网上轻纺城”平台信息与网络技术优势,切实打造线上线下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市场格局;市场会展结合,以展促市、以市旺展,并通过展会汇聚的信息,推动和引导市场经营者、生产企业加大产品研发投入,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在突破服装市场培育上下功夫,对服装市场重新定位,通过引进设计、电商、小单快反,培育墙布专营区,引进奥特莱斯等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合理调整业态布局。
  瞄准目标,实干为先。一幅关于轻纺城“十四五”时期创新发展的蓝图已绘就,正逐步铺开。而潘建华认为,不管多完美的规划都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公司全体上下要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在实干中求实效,把工作往细处抓、往实里做,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因而,在内部管理方面,轻纺城集团提出了工作和管理体制、考核机制二项改革,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做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为全面完成工作目标提供体制保障,从而推动市场全面繁荣、均衡发展,实现市场主体多方共赢。
  当前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无一不是数字集群,产业集群与数字集群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产业集聚构成了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高效循环的重要基础。在轻纺城集团的引领下,中国轻纺城正对标世界级现代纺织产业集群,全力打造“数智轻纺城”,以数字化新引擎赋能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期纺城再次腾飞插上“数字翅膀”,为柯桥“领跑全市、竞跑全省”不断注入新动能。
其他文献
近年来,陕西纺织服装行业通过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已逐渐形成以西安、咸阳等纺织工业园区为承载,以棉纺织、功能性服装为主导的产业格局。通过加大企业技术改造,行业装备水平显著提升,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近10年来,陕西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企业80余家、项目50余个、投资总额167.2亿元,解决就业63760人。  5月13—14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期刊
中国165潮模大赛作为首推“国货品牌+非遗文化+国潮模特”概念的2021年重磅网综,已经步入启动阶段。本期我们对话赛事三大主办方代表? 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副会长郜虹、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倪阳生、《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社长徐峰,一同来为大家分享赛事的举办初衷、解析赛事的深层内涵、前瞻赛事的美好未来!  TAweekly:基于怎样的契机与考量,促使贵单位决定参与主办本次中国165潮模大赛? 
期刊
3月28—30日,2021海宁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春季)博览会(简称:2021海宁春季家博会)举办。本届海宁家纺博览会继续秉持“一块布”向“一个家”的发展理念,以“智造·让家更美好”为主题。展会展览面积达31万平米,3000余家布艺品牌商精锐集结,通过对时尚布艺、面料新品、成品家纺、智能家纺机械设备等展览展示,诠释家纺“智造”水平,进一步展现海宁家纺产业的最新成果。  展会由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
期刊
2021年是中国农历辛丑牛年。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各地普遍采取就地过年的方式,在有效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消费市场也呈现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据商务部监测,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21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28.7%,比2019年春节黄金周增长4.9%。  不仅是零售餐饮业,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邮政快递业累计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的数量更是达到了6.6亿件,同比增
期刊
4月19—21日,深圳内衣展(SIUF)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展会上,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全球知名纤维企业、终端品牌举行了“源·启自然”差异化针织内衣创新论坛,与会嘉宾共同探讨新消费模式下的材料创新与应用,打造具有生态可持续理念的多维度产品。  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玉斌致辞时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德州华源将紧随国家发展理念,在“双循环”经济大格局下找准着力点,
期刊
作为世界化纤大国,中国化纤产量占全球70%,中国化纤行业响应碳中和目标,对构建绿色低碳工业体系有极大推动作用。  2月4日,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乡化纤(白鹭)”)响应中国碳中和目标,公布了碳中和远景规划:其将在2028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35年实现40%碳减排;在2055年实现碳中和。公司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和资源投入,强化节能减排战略部署和落地执行,与全球产业链伙伴共同为应对气候变
期刊
环卫工人是我们每个城市不可缺少的能力干将,他们每天辛勤地美化着我们的城市,不畏酷暑,不畏寒冬。疫情,也让他们的工作更加繁重。2月8日上午,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向北京环卫集团昌平有限公司捐赠智能发热保暖马甲仪式在北京环卫集团昌平有限公司会议室举行。  北京环卫集团昌平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田怡、运营部部长宋来、作业中心经理王宝贵以及环卫工人代表出席仪式。创新中心主任王玉萍代表
期刊
2月17日大年初六,是传统的开工吉日,浓浓年味儿犹存的北京金宝街张灯结彩。上午9时,隆庆祥以“云直播”的特别方式举行了以“传承永续·师道匠心”为主题的辛丑年开工大典暨拜师仪式。位于北京金宝街的隆庆祥店为中央会场,多个分会场同步直播。  作为“老字号”品牌,隆庆祥以启礼宣祝、奠币告祖到初献祭祖、纳徒承礼……一系列环节彰显出企业和品牌厚重的礼仪之道。辞旧迎新之际,隆庆祥向嫘祖祭祀祈福,向隆庆祥老号开山
期刊
虽然受疫情影响,2020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简称“2020纺机联合展”)推迟至2021年6月12—16日举办,但参展商的热情依旧不减,截至目前,已有1650多家国内外展商报名。从报名情况来看,中国大陆的展商数量和展出面积双双超过上届,知名企业展位面积同比增长,参展单位平均展出面积也大于上届。在涵盖6个展馆的17万多平方米展览面积中,国内外知名展商、专业院校与机构等将齐聚于此
期刊
2月20日,柯桥区委副书记、区长陈豪调研中国轻纺城,开展“持续深化‘三服务’、领跑竞跑开新局”活动。副区长方优美和区府办、服务指导中心、发改局、经信局主要负责人一同参加。  陈豪先后来到中国轻纺城展示中心、国际面料采购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北联市场等地走访调研。每到一处,他都与相关负责人交流,详细了解目前市场开市、基础配套、项目进展等情况,认真听取有关市场转型升级、智慧建设等工作介绍,并仔细询问在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