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云计算技术已经被欧美许多国家的政府组织所采用,我国政府近几年才开始重视云计算技术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应用。本文基于技术(T)—组织(O)—环境(E)模型,构建了政府组织环境下云计算技术采纳的研究框架,然后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索了影响政府部门进行云计算采纳决策的关键因素。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指导云计算技术在政府部门的应用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 政府组织 信息技术采纳 多案例研究
一、引言
云计算已经被欧美许多国家的政府组织应用于电子政务系统。以英国政府的“政务云”为例,它包括多层级的开放数据平台和应用程序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未来还准备移植到4G移动通信平台上。美国是目前唯一将云计算全面应用于政府机构的国家,联邦、州、地方各级政府以及社团组织已经广泛应用云计算技术。在我国,原有电子政务系统中存在资源分散、信息孤岛和业务割据等问题,而利用云计算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政务业务协同和部门间信息的互联互通。云计算技术这种特质决定其将作为我国政府解决电子政务难题的强大武器。然而,很多政府部门仍然对云计算技术的采纳持观望态度。因此,分析政府部门采纳云计算技术的成因对于促进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实业界和学术界的期刊对于云计算的概念、体系架构和应用模式保持了高度的关注。理论界有关云计算技术的研究不断出现,国际期刊上已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云计算技术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然而,国外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对云计算技术本身特征及其对组织影响结果的探讨上,关于政府部门采纳云计算的现状和成因的研究几成空白。在国内,尽管云计算技术在实业界已经形成了重要的影响力,学术层面上的研究依然非常欠缺。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将围绕云计算技术在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采纳这一问题,进行规范的多案例研究,构建政府组织环境下云计算技术采纳的理论模型,揭示影响政府部门采纳决策的主要因素,以期推进政府组织中云计算技术的深度应用以及促进我国云计算自主创新产品研发工作的进展。
二 、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
虽然云计算这一名词频频出现在各种学术性文章和实业界报刊中,它的含义和所指却一直是随意而不统一的。其中,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的对云计算的定义比较具有代表性:“云计算是一种无处不在、方便的、按需网络访问配置计算资源的共享池(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程序和服务)的模型,它可以快速配置,使服务管理资源的工作量和服务提供商的交互减小到最低限度”。由此可见,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是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并逐渐融合的产物。这种代表性的定义强调云计算是一种模式,在整个互联网中动态提供服务。这说明计算能力也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因此,可以认为云计算是一种虚拟、共享和创新性的商业模式。
随着云计算技术对组织信息化建设的影响不断扩大,研究者不仅热衷于讨论相关的技术问题,也逐渐开始关注云计算技术对组织发展的影响作用等管理问题。相关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对云计算技术对组织经营绩效的影响以及管理架构的影响作用的考察,以及对云计算技术促进整个行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现有文献中严重缺乏针对云计算技术在政府部门采纳的研究。Tomatzky和Fleischer(1990)提出的技术—组织—环境模型(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TOE)几乎成为所有新兴技术采纳研究的共同理论基础。TOE模型认为,组织对一项新技术的采纳受到技术本身特征、组织以及环境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技术因素主要关注技术本身的一些特性,如兼容性、功能以及相对优势等。组织因素是指采纳技术的组织类型、规模、经济模式、组织文化以及组织现有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外部环境指的是组织运行所处市场(产业、竞争者)竞争程度以及政府政策等。由此可见,TOE模型是一个高度概括性的框架,许多学者在不同类型信息技术的采纳研究中成功引用了这一模型。本研究也以TOE模型为理论框架,将其应用于云计算的采纳问题,开展探索性的多案例研究,对其进行细化和拓展。
三、研究方法——多案例研究
本文的研究工作遵循规范的实证性案例研究方法展开。首先,进行多案例研究的样本选择,10家信息密度高的中国政府部门被纳入我们的调查对象。然后,收集案例研究企业的相关资料,并对其中3家政府部门进行实地观察,并在理论文献的指引下制定访谈提纲。数据收集的方法以深度访谈为主,辅以相关文档的查阅。对所有的访谈进行录音,并进行详细的笔录,然后将笔录文件和录音文件整理成文字稿。另外,研究人员反复地阅读文字稿,并与相关文献进行比对,如此反复迭代形成相关结论。在研究过程中的各个步骤中对各方面的严谨性指标也予以了充分的考虑,并遵循科学的案例研究法则,其满足信度和效度方面的检验要求(Yin,2003)。
四、研究发现
通过对案例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并参照TOE模型,我们发现我国政府采纳云计算技术的动因可以从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和云计算技术特征三个方面去考察。国家对云计算技术的支持政策对云计算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认为,目前政府部门应用云计算技术的决策大多数是出于对支持科技自主创新相关政策的响应。此外,政府部门对云计算技术的采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部门高层对云计算项目的支持。采纳云计算技术可能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以及部门领导对资源控制权的敏感度是制约政府部门大范围推广应用云计算技术的主要因素,而政府部门对于云计算技术的成本优势考虑并不多。数据分析结果还表明,云计算技术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北京、上海、福建等地的政府在云计算应用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云计算的应用效果正在逐渐显现。下面分别从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和云计算技术特征三方面详细阐释本文的研究发现。 (一)环境因素
在环境维度上,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云计算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得到了正反两方面大量事实的证明。访谈对象都提到,因为政府部门信息化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因此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会促进政府部门尽快制定云计算项目的投资规划。同时,公众对云计算技术的支持对于其采纳应用也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可能因为政府部门信息化的目标不仅是提供政府职员的工作需要,而且为公众服务提供资源共享平台,因此公众对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也是政府部门采纳云计算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此外,各地政府以及国外政府非常重视成功案例的示范性作用,因此采纳云计算技术的成功案例显著影响政府部门的采纳决策。
由于云计算技术毕竟是新兴的信息技术,很多政府部门和公众对其采纳和应用持观望态度。一旦国家政策支持,行业内也有成功案例的示范作用,那么云计算技术一定会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可以认为,目前中国的大环境只是一个中性的因素,因为政府的政策还在酝酿之中,公众出于观望态度,云计算在政府部门成功应用案例个数不多,效果还不明显。
(二)组织因素
组织因素对政府部门采纳云计算技术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所有访谈对象都认为,在组织维度上,组织高层对云计算技术的态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影响甚至是最主要的因素。云计算技术的优势非常明显,但是云计算技术可能引发信息安全问题,并可能使得组织高层失去对资源的控制权。如果组织高层对信息安全问题高度敏感,那么这类政府部门可能放缓采纳云计算技术的进程。另外,如果组织高层对资源的控制权非常敏感,而将自己部门的资源交由其他部门统一管理可能削弱部门领导对资源的控制能力,甚至削弱部门领导的管理权力,那么这类政府部门可能对云计算技术持抵制态度。
组织维度上的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组织财务敏感度、组织的IT成熟度以及组织内部对信息技术创新的包容度。如,重视财务成本的组织倾向于采纳云计算技术;具有较强技术实力并且信息化水平较高的政府组织带来较高的云计算项目参与程度与采纳程度。
(三)技术因素
在技术维度上,云计算技术的安全性水平、与组织战略的匹配程度以及与原有系统的兼容性水平对于其采纳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云计算技术的安全性水平成为阻碍政府部门采纳云计算技术的重要因素之一。所有访谈对象都提到,云计算技术研发者倡导资源共享的理念,这与政府部门的信息安全机制可能存在矛盾甚至冲突的地方。政府部门对云安全一直心存疑虑。此外,云计算技术与组织战略的匹配程度是促进政府部门采纳云计算技术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政府组织资源分散,信息化建设模式是各自为政,因此应用云计算技术构建电子政务公共云平台,是促进政府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的有效路径。云计算技术与原有电子政务系统的兼容性水平也是制约政务云大范围推广的重要因素。因为政府部门不可能在应用云计算技术之后,废除原有的政务系统,而是将原有系统迁移至云平台。因此,原有系统的可迁移性、运维保障水平、稳定性和兼容性水平较弱,这也给政府组织对云计算技术的采纳增加了顾虑。因为多数政府组织都趋向于回避风险的,以上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政府部门很难大范围地采纳云计算技术。由此可见,云计算自身的技术特征是决定政府部门采纳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结语
云计算技术所倡导的共享、虚拟化和分布式协作理念,引领了新兴信息技术时代的潮流。因此,探讨云计算技术的采纳成因具有前沿性的学术意义。同时,云计算技术在政府组织的应用,将会推动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我国云计算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可以认为,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相关实践也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工作的不足之处在于实证案例仅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较短时间内的考察,因此可能忽略影响政府部门对云计算技术采纳决策的其他因素。此外,本文多案例研究的结果有待于通过大样本的检验。总之,后续的研究可以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开展持续性的跟踪调查和大样本的问卷调查,进一步深化云计算技术相关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①Marston, S., Li, Z., and Bandyopadhyay, S. "Cloud computing-The business perspective." [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11, 51(1): 176-189.
②Armbrust, M., Fox,A. ,and Grifftth, R. "Above the Clouds: A Berkeley View of Cloud Computing." [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10, 53(4): 50-58.
③Tornatzky, L .G. and Fleischer,M. "The Processe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M ]. Lexington, Mass. : Lexington Books, 1990.
(丁邡,博士,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吴菊华,博士,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 政府组织 信息技术采纳 多案例研究
一、引言
云计算已经被欧美许多国家的政府组织应用于电子政务系统。以英国政府的“政务云”为例,它包括多层级的开放数据平台和应用程序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未来还准备移植到4G移动通信平台上。美国是目前唯一将云计算全面应用于政府机构的国家,联邦、州、地方各级政府以及社团组织已经广泛应用云计算技术。在我国,原有电子政务系统中存在资源分散、信息孤岛和业务割据等问题,而利用云计算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政务业务协同和部门间信息的互联互通。云计算技术这种特质决定其将作为我国政府解决电子政务难题的强大武器。然而,很多政府部门仍然对云计算技术的采纳持观望态度。因此,分析政府部门采纳云计算技术的成因对于促进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实业界和学术界的期刊对于云计算的概念、体系架构和应用模式保持了高度的关注。理论界有关云计算技术的研究不断出现,国际期刊上已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云计算技术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然而,国外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对云计算技术本身特征及其对组织影响结果的探讨上,关于政府部门采纳云计算的现状和成因的研究几成空白。在国内,尽管云计算技术在实业界已经形成了重要的影响力,学术层面上的研究依然非常欠缺。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将围绕云计算技术在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采纳这一问题,进行规范的多案例研究,构建政府组织环境下云计算技术采纳的理论模型,揭示影响政府部门采纳决策的主要因素,以期推进政府组织中云计算技术的深度应用以及促进我国云计算自主创新产品研发工作的进展。
二 、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
虽然云计算这一名词频频出现在各种学术性文章和实业界报刊中,它的含义和所指却一直是随意而不统一的。其中,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的对云计算的定义比较具有代表性:“云计算是一种无处不在、方便的、按需网络访问配置计算资源的共享池(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程序和服务)的模型,它可以快速配置,使服务管理资源的工作量和服务提供商的交互减小到最低限度”。由此可见,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是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并逐渐融合的产物。这种代表性的定义强调云计算是一种模式,在整个互联网中动态提供服务。这说明计算能力也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因此,可以认为云计算是一种虚拟、共享和创新性的商业模式。
随着云计算技术对组织信息化建设的影响不断扩大,研究者不仅热衷于讨论相关的技术问题,也逐渐开始关注云计算技术对组织发展的影响作用等管理问题。相关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对云计算技术对组织经营绩效的影响以及管理架构的影响作用的考察,以及对云计算技术促进整个行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现有文献中严重缺乏针对云计算技术在政府部门采纳的研究。Tomatzky和Fleischer(1990)提出的技术—组织—环境模型(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TOE)几乎成为所有新兴技术采纳研究的共同理论基础。TOE模型认为,组织对一项新技术的采纳受到技术本身特征、组织以及环境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技术因素主要关注技术本身的一些特性,如兼容性、功能以及相对优势等。组织因素是指采纳技术的组织类型、规模、经济模式、组织文化以及组织现有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外部环境指的是组织运行所处市场(产业、竞争者)竞争程度以及政府政策等。由此可见,TOE模型是一个高度概括性的框架,许多学者在不同类型信息技术的采纳研究中成功引用了这一模型。本研究也以TOE模型为理论框架,将其应用于云计算的采纳问题,开展探索性的多案例研究,对其进行细化和拓展。
三、研究方法——多案例研究
本文的研究工作遵循规范的实证性案例研究方法展开。首先,进行多案例研究的样本选择,10家信息密度高的中国政府部门被纳入我们的调查对象。然后,收集案例研究企业的相关资料,并对其中3家政府部门进行实地观察,并在理论文献的指引下制定访谈提纲。数据收集的方法以深度访谈为主,辅以相关文档的查阅。对所有的访谈进行录音,并进行详细的笔录,然后将笔录文件和录音文件整理成文字稿。另外,研究人员反复地阅读文字稿,并与相关文献进行比对,如此反复迭代形成相关结论。在研究过程中的各个步骤中对各方面的严谨性指标也予以了充分的考虑,并遵循科学的案例研究法则,其满足信度和效度方面的检验要求(Yin,2003)。
四、研究发现
通过对案例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并参照TOE模型,我们发现我国政府采纳云计算技术的动因可以从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和云计算技术特征三个方面去考察。国家对云计算技术的支持政策对云计算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认为,目前政府部门应用云计算技术的决策大多数是出于对支持科技自主创新相关政策的响应。此外,政府部门对云计算技术的采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部门高层对云计算项目的支持。采纳云计算技术可能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以及部门领导对资源控制权的敏感度是制约政府部门大范围推广应用云计算技术的主要因素,而政府部门对于云计算技术的成本优势考虑并不多。数据分析结果还表明,云计算技术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北京、上海、福建等地的政府在云计算应用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云计算的应用效果正在逐渐显现。下面分别从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和云计算技术特征三方面详细阐释本文的研究发现。 (一)环境因素
在环境维度上,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云计算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得到了正反两方面大量事实的证明。访谈对象都提到,因为政府部门信息化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因此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会促进政府部门尽快制定云计算项目的投资规划。同时,公众对云计算技术的支持对于其采纳应用也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可能因为政府部门信息化的目标不仅是提供政府职员的工作需要,而且为公众服务提供资源共享平台,因此公众对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也是政府部门采纳云计算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此外,各地政府以及国外政府非常重视成功案例的示范性作用,因此采纳云计算技术的成功案例显著影响政府部门的采纳决策。
由于云计算技术毕竟是新兴的信息技术,很多政府部门和公众对其采纳和应用持观望态度。一旦国家政策支持,行业内也有成功案例的示范作用,那么云计算技术一定会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可以认为,目前中国的大环境只是一个中性的因素,因为政府的政策还在酝酿之中,公众出于观望态度,云计算在政府部门成功应用案例个数不多,效果还不明显。
(二)组织因素
组织因素对政府部门采纳云计算技术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所有访谈对象都认为,在组织维度上,组织高层对云计算技术的态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影响甚至是最主要的因素。云计算技术的优势非常明显,但是云计算技术可能引发信息安全问题,并可能使得组织高层失去对资源的控制权。如果组织高层对信息安全问题高度敏感,那么这类政府部门可能放缓采纳云计算技术的进程。另外,如果组织高层对资源的控制权非常敏感,而将自己部门的资源交由其他部门统一管理可能削弱部门领导对资源的控制能力,甚至削弱部门领导的管理权力,那么这类政府部门可能对云计算技术持抵制态度。
组织维度上的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组织财务敏感度、组织的IT成熟度以及组织内部对信息技术创新的包容度。如,重视财务成本的组织倾向于采纳云计算技术;具有较强技术实力并且信息化水平较高的政府组织带来较高的云计算项目参与程度与采纳程度。
(三)技术因素
在技术维度上,云计算技术的安全性水平、与组织战略的匹配程度以及与原有系统的兼容性水平对于其采纳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云计算技术的安全性水平成为阻碍政府部门采纳云计算技术的重要因素之一。所有访谈对象都提到,云计算技术研发者倡导资源共享的理念,这与政府部门的信息安全机制可能存在矛盾甚至冲突的地方。政府部门对云安全一直心存疑虑。此外,云计算技术与组织战略的匹配程度是促进政府部门采纳云计算技术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政府组织资源分散,信息化建设模式是各自为政,因此应用云计算技术构建电子政务公共云平台,是促进政府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的有效路径。云计算技术与原有电子政务系统的兼容性水平也是制约政务云大范围推广的重要因素。因为政府部门不可能在应用云计算技术之后,废除原有的政务系统,而是将原有系统迁移至云平台。因此,原有系统的可迁移性、运维保障水平、稳定性和兼容性水平较弱,这也给政府组织对云计算技术的采纳增加了顾虑。因为多数政府组织都趋向于回避风险的,以上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政府部门很难大范围地采纳云计算技术。由此可见,云计算自身的技术特征是决定政府部门采纳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结语
云计算技术所倡导的共享、虚拟化和分布式协作理念,引领了新兴信息技术时代的潮流。因此,探讨云计算技术的采纳成因具有前沿性的学术意义。同时,云计算技术在政府组织的应用,将会推动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我国云计算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可以认为,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相关实践也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工作的不足之处在于实证案例仅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较短时间内的考察,因此可能忽略影响政府部门对云计算技术采纳决策的其他因素。此外,本文多案例研究的结果有待于通过大样本的检验。总之,后续的研究可以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开展持续性的跟踪调查和大样本的问卷调查,进一步深化云计算技术相关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①Marston, S., Li, Z., and Bandyopadhyay, S. "Cloud computing-The business perspective." [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11, 51(1): 176-189.
②Armbrust, M., Fox,A. ,and Grifftth, R. "Above the Clouds: A Berkeley View of Cloud Computing." [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10, 53(4): 50-58.
③Tornatzky, L .G. and Fleischer,M. "The Processe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M ]. Lexington, Mass. : Lexington Books, 1990.
(丁邡,博士,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吴菊华,博士,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