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探求农村教育“三教统筹”模式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zou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教统筹”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提出的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筹结合;贵阳市在农村教育“三教统筹”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远程教育模式、“村校结合”模式、“学校+公司+学员”订单培养模式、“学校+基地+农户”模式、“学校+协会+农户”模式。“三教统筹”促进了贵阳市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7文献标识码:A
  
  “三教统筹”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提出的一种农村教育管理运作模式,是将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结合、有机衔接、分工协作与相互沟通,以统筹兼顾而适当安排。在农村实行三教统筹,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对实现农村教育的统筹管理,密切三教关系,发挥农村教育整体服务功能,优化农村教育结构,促进农村经济、教育良性循环发展有重要作用。
  贵阳市农村人口超过50%。改革开放以来,贵阳市农村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建立起了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较为完整的农村教育体系。基础教育方面,1985年仅有农村完中4所,初中27所,到2004年,共有农村小学802所,初中学校113所(含完中)。职业教育方面,贵阳市1981年就启动了农村职业高中的建设,2000年在普通中学开设了三年普通教育加一年职业教育的“三加一”班,2006年,全市有职业高中23所,技工学校15所。成人教育方面,1986年,贵阳市被省政府确定为“基本无盲市”,农村文化技术学校、短期实用技术培训班涌现出来,到2000年,全市83个乡镇均建有农民文化技术学校,90%的行政村建有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或教学点,2001年至2007年,全市共有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和成人初等学校1953所,对农民开展了实用技术培训。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贵阳市在农村紧抓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筹这个根本环节,将农村教育跟科技普及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三教统筹”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三类教育的综合程度及结合方式,调整整合各类农村教育资源,实现统筹结合,建构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村教育统筹模式。
  1 远程教育模式
  2003年,曾庆红同志到贵州调研,作出了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指示。贵阳市由国家确定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试点城市。在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市教育局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贵阳市从2003年底开始了大规模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工作,各区县都建成了一批终端站点、卫星教学收视点和乡镇学校计算机教室,远程教育的建设开发了农村教育教学资源,搭建了三教統筹的平台。现代远程教育渗透到了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使基础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学校教师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使教学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中小学生通过远程教育学习,比传统教学更具参与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开阔了视野,如此就大大提高了农村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在转变农民思想观念的同时也促进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在“远程教育进组入户计划”工程中,广大农户不但学到了科技、政策和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且在诸多致富信息中得到了实惠。在清镇市,站街镇杉树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发展林下养鸡,村党员干部通过远程教育节目学习并在农技人员辅导下带头饲养。养鸡的实际效果转变了农民思想观念,在村支部的带动下积极主动地远程教育播放点学习,参加技术培训,走上了养鸡致富之路。远程教育的建立,极大地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学习,拓展了农民增收致富的空间。
  2 村校结合模式
  2.1 村与基础教育学校的结合
  贵阳市的远程教育在促进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同时,也促进了村校互动。息烽县青山小学开展了“村校共携手、远教送万家”活动,乌当区教育部门制定了教师联系农户制度,建立教师联系农户登记卡。学校老师通过课余时间对农民的家庭经济情况、所从事产业的结构进行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为农户提供技术、资源和人力支持,为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农户的增收致富做了切实有效的帮助。
  2.2 村与职业教育学校的结合
  贵阳市各职业学校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也积极促进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乌当民族职业中学为省级重点职高,在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了由畜牧兽医、花卉园艺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村校结合课题组,对一些偏远村寨进行帮扶。这些偏远村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观念陈旧,劳作方式亦沿袭古老,科技知识极为匮乏,产业结构极不合理。课题组实地调查研究结合实际,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对农户进行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知识培训;另一方面,也对部分农民进行非农技能培训,使富裕劳力能从事非农产业或进城务工。切实帮助了这些偏远村寨农民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村校结合使当地村民纷纷改变了旧观念,学习新科学新技术,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同时也使学校师生走出了学校围墙,走出了书本,体验生活,开阔了视野,教有所依,学以致用。村校结合为三教统筹的实施提供了平台。
  3 “学校+公司+学员”订单培养模式
  贵阳市积极为各区县职教学生和农村富裕劳力寻找就业机会,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措施,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各区县职业学校积极到广东、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考察,调查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与这些地区的人才市场、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实行定单培训。回本地面向农村公开招收学员,根据企业需求开设相关专业,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育模式。学校根据企业所需人才的职业素质,把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以及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加以选择和提炼而设计相关专业。在执行教学计划过程中,学校确定阶段教育目标,以考核促学习,理论考核在学校进行,技能考核在企业进行,学校和企业联合考核评聘人才。“订单教育”的形式十分灵活,有三年制的长期订单班,也有针对毕业生的短期订单班;有多达百人的大订单班,也有十几人的小订单班。这样就做到了校企互动,优势互补。
  4 “学校+基地+农户”模式
  这种模式是利用学校在基地、技术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加强学校与农户的协作联系,实现对农村的科技辐射。开阳县茶场学校是一所九年制学校,地处贫困的水井村,交通不便导致学生就学困难,辍学率高。学校领导班子积极寻求新路子以改变现状,经过调查研究达成共识,变传统的“死教育”为“活教育”,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加强中小学学生职业教育,并把当时市场前景看好的养殖业作为突破口。2003年底,在县教育局、镇政府和村里的支持协调下,水井村划拨了4000多平方米的土地给学校建职教基地,学校建起养鸡场,引进良种鸡苗,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在校内,学校每周给学生安排两节职教课,教授种养殖知识,并让学生利用基地实际操作,学以致用;在校外,学校一方面定期对村民进行种养、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知识培训并提供鸡苗;另一方面学生也将在学校学到的技术带回家,传授给家长,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使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学校借办养殖场之机在基础教育中植入了职业教育,使学生互补了课堂知识。
  5 “学校+协会+农户”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学校培训人才、人才组建协会、协会带动农民的发展。开阳县花梨乡是贵阳市“三教”统筹的试点乡,该乡努力创建“学习型村寨”和“农民文化家园”,按照“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战略思想,通过“学校+协会+农户”的模式,整体推进了花梨乡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的发展。花梨乡在1995年曾获“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称号,乡农技校也是省先进单位,一直有重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花梨中学通过“分流”举办了职教班,一校统筹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花梨中学职教班的学生学成回家创业,乡政府在创业资金上给予支持,这些学生成为科技示范户并谋求集约化经营,逐步成立了种植、养殖、果林、蔬菜等协会。在协会的推动下,以乡文化技术学校为阵地,广大农民学习种养殖技术的热情高涨,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了共同发展的队伍。这些年,在花梨乡不断发展涌现出特色产业,高坪村的富硒茶叶、清江村的无籽西瓜、翁昭村的蔬菜、乐旺河的角角鱼等产业品牌,形成了建中村养猪场基地、清江村养兔基地,翁昭村次早熟蔬菜基。其中翁昭村次早熟蔬菜基地还获得国家、省及贵阳市政府授予的“无公害蔬菜基地”称号,也涌现出了科技带头人,十字村的冉涛2000年被评为“全国十佳杰出青年农民”,张有全2001年被评为“贵阳市十佳杰出青年”。
  从贵阳市普、职、成“三教统筹”运作模式的实践中,我们看到,贵阳市以农村中小学校为主体,统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既促进了农村居民(包括教师、学生和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也推动了农村三类教育的良性协调发展,为农村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装上了“助推器”,为构建学习型村寨、建设和谐新农村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参考文献
  [1]李少元.农村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李黔,马国中.贵阳市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3]四川省苍溪实验中学校课题研究组.三教结合统筹发展[J].教学研究,2007.4.
  [4]吴胜文.农村三教统筹的实现途径及实践探索[J].贵州教育,2000.12.
其他文献
摘要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是尤为重要的。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建设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实践教学和实验室的建设,以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A学院是2004年独立升格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与实验
期刊
摘要优化数学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新时期下的高中数学注重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倡导师生互动与合作探究,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变教师群体教学模式为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模式正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它尊重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本文作者就此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2008年2月,教育部出台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明确了独立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自2008年4月1日起,全国独立学院在5年内符合条件的都要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普通本科高校。而与独立学院迅速发展相比,独立学院的工会工作相对滞后。本文结合当前独立学院运行实际,分析了独立学院工会组织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性地提出了独立学院工会组织在实行过程中的设想与研究。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哥伦比亚教师David C. Virtue等人基于教学实践,提出了个别教师或教师团队实现课程统整的有效策略:利用本地资源(Leverage the local)、利用突发性重大事件(Emergent design)和利用小规模综合学习进行课程统整。结合我国科学课程教学实际,哥伦比亚教师实现课程统整的有效策略对解决我国当前科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本文以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朝阳乡朝阳中学为例,通过问卷、个案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初步了解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希望社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以实现农村教育的公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本次调查对象为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朝阳中学6~9年级在校留守学生,年龄分布在13~17岁,重点访谈留守儿童15人。发放调查问卷5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42份,有效率达84%。从调查结果
期刊
摘要结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实际情况,预测凯里学院英语专业旅游英语方向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在培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寻找其对策,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贵州省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独特的旅游优势和良好的人文环境,为了满足旅游企业和市场对高品质服务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以及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凯里学院申办了英语专业旅游英语方向,并于200
期刊
摘要在近代英国伦理学思想史上,洛克的伦理学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他立足于强调调和霍布斯的功利主义和剑桥柏拉图学派的情感利他主义立场,主张心理学上的快乐论,提出了功利主义原则,奠定了近代英国功利主义的理论基础。本文讨论的是洛克在《人类理解论》第四卷第四章中提到的一个命题,本文仅就这一命题做一简单的综述和思考。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    1 道德原则不是天赋的  洛克在《人类理解论》的第
期刊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及教育一体化的日益深入,研究型大学国际合作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要改善并优化其管理,就必须对研究型大学国际合作办学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并合理规划,使管理科学化、细致化,提高管理效率、扩大管理效应。以研究型大学中的四川大学为例,从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管理的现状入手,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随
期刊
摘 要 初中数学新课程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使用新教材的亮点,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其目的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从而培养能力。本文通过开展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研究,探索出开展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通过六大环节,加强生活数学与课堂数学的联系,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数学、了解数学,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 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模式  
期刊
摘要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兼备、职业道德高尚、具有创新精神的测绘专业新型人才是全国开办测绘类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共同追求的目标。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专业的教师及学生通过参加“首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测绘类专业技能大赛”展示了技能训练成果,取得了教学实践经验。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从2006年开始开设了工程测量专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