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中低压配电设计

来源 :名城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低压配电系统是整个高层建筑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高层建筑电气中的低压配电设计不合理,很容易埋下安全隐患,再加上整个高层建筑的电气设备较多,严重威胁建筑住户的用电安全,故而在进行高层建筑电气设计时,应积极优化和改进低压配电设计方案,提高低压配电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保障高层建筑电气安全。本文首先阐述高层建筑电气中的低压配电设计原则,进而对高层建筑电气中的低压配电设计优化路径进行探讨,分别从设备设计、电能设计与安全设计三个方向入手。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气;低压配电
  1引言
  随着人口的增多、住房用地的减少,各地的高层建筑开始拔地而起,被大量应用于住宅、写字楼等。在各类建筑中,尤其是高層建筑,配备了各种各样的电气设施。由于楼层高、用户多,相对来说电力设施更为繁杂。我国对于高层建筑电气中的低压配电设计有着明确规定,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标准的设计要求,结合高层建筑电气系统特点,严格控制高层建筑低压配电设计的各个环节,消除电气系统的安全隐患。
  2高层建筑电气系统的特点
  2.1涉及到的用电设备种类繁多
  由于复杂性和庞大性,高层建筑对电气设备的要求比低层建筑更为严格。高层电气设备分析包括给排水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监控系统,制冷与供热系统,通风系统和电梯。并且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以及人们需求不断增加下,建筑功能更加完善,建筑结构更加复杂,在一定程度上给高层建筑中的用电设备带来一定压力,给高层建筑供电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带来严峻挑战。
  2.2用电量大
  因高层建筑的容量和承载力都比普通低层建筑大,所以其用电负荷和用电量也比较大。
  3高层建筑电气中的低压配电设计原则
  3.1优化设计原则
  高层建筑电气中的低压配电设计应充分利用建筑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低压配电设计的资金投入,还应坚持节能减排理念,保障低压配电设计的经济性和合理性。首先,高层建筑电气中的低压配电设计方案必须具有切实可行性和适用性,使低压配电系统可以保障整个高层建筑电气设备的正常用电,满足用户对于稳定用电负荷的需求,安全、稳定地进行供电,确保高层建筑配单系统的可靠、稳定、安全运行。
  3.2合理高效原则
  高层建筑电气中的低压配电设计应尽量降低电能损耗,包括间接损耗和直接损耗,提高低压配电系统的节能性。在确保满足高层建筑电气系统使用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低压配电设计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节约配电系统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尽量保持高层建筑低压配电系统的用电负荷均衡,尽可能的采用节能设备,减少低压配电系统的维护检修费用,实现电力能源的高效、稳定、可靠利用。
  4高层建筑电气中的低压配电设计路径
  4.1低压配电设施设计
  高层建筑电气系统中的低压配电系统,是由低压与高压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等相关控制保护装置共同组成的。对于高层建筑来说,由于楼层高、电力用户多、电能耗能高等原因,需要以低压配电系统来满足高层建筑安全用电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低压配电设施设计。
  在确定电源负荷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该高层建筑的实际用电需要,考虑高层建筑的建筑形式是商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通常来说,可以将高层建筑的电源负荷划分为一级与二级负荷,在进行电力供应系统设计时,通常使用源于不同变电所的两路独立电源。出于应对突发电力情况的需要,高层建筑还应当搭配备用电源或者发电设备,如柴油发电机等,根据高层建筑的电力能源实际需求,选定合适的、超过一级电源负荷容量的发电设备。
  4.2低压配电电能设计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能设计,应当根据高层建筑的电能负荷等级选择不同计算方式,如负荷密度法等。通常来说,如果高层建筑的建筑类型为民用建筑,其用电性质为生活用电,则通常按照负荷密度法进行电能计算,以平方千米作为计算单位,根据使用功能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其历史分区电能负荷密度确定不同分区的电能特点,确定电能负荷密度值。低压配电设计的过程中,通常将最大负荷设置为30min,引用电力能源消耗量与无功功率补偿作为重要的计算依据。负荷密度法的应用较为简单,能够实现配电负荷计算与变电负荷计算。
  4.3低压配电安全设计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低压配电安全设计,通常包括接地故障保护、短路保护与过电流保护,在低压配电设计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我国相关的设计规范,切实保障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本文着重阐述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保护系统。接地保护系统中最为常用的三种接地保护模式包括IT、TT、TN三种,其中,IT接保护模式能够在低压配电系统外网区域发生电路故障,且低压配电系统无法实现对于供电系统的保护性中断的情况下,自行启动保护模式,以避免配电系统故障造成更大的损失。
  TT系统是电源中性点的接地保护设计,能够对发生漏电或者接地故障时的电气设备实现接地保护。通常中性线N与PE之间,由于配电关系不存在而并不进行电力流通,二者之间并无通电。通常在用电负荷较小的高层建筑中,会使用TT接地保护系统。
  TN系统是当前最为安全有效的接地保护系统,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较为常用,电容量较低或者用电要求不高的电气系统皆可使用。TN接地保护系统的设计需要将所有电气设备外壳与保护线相连,以形成保护模式,并且连接配电系统的中性点。TN接地保护包括三种模式:TN-C、TN-S、TN-C-S。其中,TN-C接地系统是将工作零线同时作为接零保护线,是一种三相四线接地保护形式,通常在一般的电气设计中较为常用;TN-S模式是将工作零线与专用保护线相互分离,使用TN-S模式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零保护是通过专用保护线来实现的,相对而言安全性更高;TN-C-S通常用于建筑临时供电,在高层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的运用较少。
  5结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电气中的低压配电设计具有相当程度的复杂性,其低压配电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与高层建筑中电力用户的用电效果与用电安全息息相关,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应结合高层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电力供应能力和建筑用户的电力需求,积极优化和改进设计,制定高效节约、科学合理的低压配电设计方案,确保高层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易林.高层建筑电气中低压配电设计研究[J].科技传播,2014(04):43,40.
  [2]田卫波.高层建筑电气中低压配电设计方案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4):58.
  [3]叶书明.针对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分析[J].民营科技,2014(08):19.
  (作者单位:石河子博力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我国现在加强了对于环境保护的策略,在任何建筑施工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在不影响整体设计的基础上树立节能环保意识。绿色建筑也已经成为了当今建筑行业炙手可热的一个新词汇。
发电机是水力发电厂中重要的设备之一,而发电机检修也是确保发电效率与质量的重要前提。水力发电厂发电机的检修工作有利于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及确保水力发电厂安全、经济运行
贫区经济发展思路管见□刘雪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且主要集中于农村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虽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现在仍有6800万农村
老区,中国革命胜利的摇篮。从这块沃土走上革命道路的千千万万热血青年,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他们中的幸存者,至今仍深深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红色沃土和这块土地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约为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由于各地区处于不同的水文带上,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极不均衡
输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运行情况直接决定着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输配电线路所在环境复杂,其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所以对输配
摘要:随着不同行业、领域对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加,使得化石能源消耗非常大,能源形势日渐紧迫。而太阳能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必须加强高效开发、利用,为了充分发挥光伏发电的作用,本文概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简述了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的重要意义,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并网技术及其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重要意义;注意事项  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应用为社会发展提供了
摘要:DCS控制系统在20世纪中后期的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到了90年代,DCS控制系统逐渐演变为PLC型DCS控制系统,对工业行业发展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对促进行业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PLC型DCS控制系统;自动化生产线;电子控制系统;应用  一、自动化生产线电子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本文研究对象选择水泥工艺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同时在现场单元中应用新型DCS控制系统,其主要功能是监
本文主要介绍水下柔性修补及灌浆、灌砂施工工艺在柬埔寨某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坝渗漏缝水下封堵过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