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叙事中的休闲叙述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休闲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叙述学研究的新面向,借用符号叙述学理论,对日常生活中休闲的展开与行为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休闲独特的叙述存在状态,分析了日常休闲叙述的底本与述本、情节、二次叙述等重要概念,深入了解日常休闲叙述的特殊存在状态,从而探讨社会现象叙述的广义性。
  关键词:休闲学;叙述学;日常生活叙事
  作者简介:李雪(1994-),女,汉族,四川德阳人,四川大学硕士生在读,研究方向:传播与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2
  日常生活叙事是对个体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想象性表达的一种叙事形态。休闲的日常化,使得休闲进入日常生活叙事研究的领域。日常生活叙事常常被认为是“小叙事”,因为它以个体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往往同个体生活中的琐屑、平淡乃至平庸联系在一起。[1]日常生活叙事有两种形态,一是通过日常生活故事的讲述来展示现实人生的内容和生活发展的趋势。二是本质意义上的日常生活叙事,以讲述个体的日常生活经历和经验为主,但这种叙事观从本体论的高度上看待日常生活,把日常生活作为具有独立意义的审美表达对象。本文探讨的是后一种形态下的日常休闲的叙事。从本体论来看日常休闲,它隐含着这样一种人文取向:人关注自身,审视自身,改造自身,是个体意识觉醒的新征程。它不仅仅是屈服于资本运作的异化逻辑的宏大叙事,也不只是宏大觀念的曲折表达,而是个人的日常生活获得了本质意义上的独立地位。休闲成了个体心灵中自然淌出的经验诉求物,个体借此以零散化、平民化、狂欢化的诉求方式表达属于自己的意义图式。
  一、休闲作为一种特殊的演示类叙述
  日常休闲何以成为叙述呢?叙述文本是“有人物参与的变化,形成情节,被组织进一个符号文本,此符号文本可以被接受者理解为具有时间和意义向度。”[2]只要满足有“接收者”能够解读之一符号文本的时间和意义向度,此文本即为“叙述文本”。休闲文本是叙述文本。休闲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它充盈着丰富多姿的情节要素,包含了人物从身体到心理状态的变化,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向性。
  休闲是演示性叙述。首先,休闲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体育、游戏、旅游等这些休闲方式本身就具有展演的功能;另一方面,参与其中的个体通过这些行为,休闲也成为展演的对象。休闲叙述本质上是个人以自己为人物,通过参加休闲活动,或者追求休闲体验,把自我从日常生活的陈述中脱离出来,构成一个演示性的叙述。其次,在叙述的分类标准中,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判定原则就是文本意向性。[3]文本意向性是体现在叙述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时间和意义上的方向性,从其文本内部呈现出来的有特殊指定的意图压力。因此,休闲文本是文本意向是现在向度的,它是一个不断打破怀疑的状态,在确认休闲的达成时排除失败的可能性,同时延续下一次休闲感受的降临,它不断地为达到休闲的目标而进行叙述,这都是演示性叙述的典型特征。
  休闲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它与现实生活的区隔界限并不明显,休闲叙述有“即兴”、“当场展开”、以身体为符号媒介的特征。叙述是此刻发生的,意义在场实现。因此,休闲叙述是一种特殊的演示性叙述。休闲叙述不一定需要外在的观众,也即参与者自身即是展示者,也是观众。意义在展示的一刻产生,被参与者瞬时体验,并完成接收。另外,休闲叙述文本的叙述者是框架叙述者。休闲叙述并非虚构叙述,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纪实叙述。当个体在沉浸在休闲状态中时,它是作为一个“角色”和“观众”同时在体验“情节”。不同的休闲活动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需要参与者适应其规则。因为休闲叙述离不开与其他文化行为,因此每段休闲叙述的展开势必受到各类型文本的影响,它并没有足够的主体性来完构自己的叙述,主导休闲叙述的,往往是框架叙述者。
  二、休闲的一次叙述化
  “人们究竟以何种方式理解把握现实生活世界,实际也就表明它以何种方式表达着关于人的自我理解”。[4]休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靠近自我价值表达的一种方式。对于社会而言,个体的日常生活叙事意义非常重大,因为个体的日常生活接近常态的人生,更能反映出现实生活的真实状况,因而更具有普遍性和真实性。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意义和价值,使得打开新的叙事空间成为可能。就个体的休闲叙述而言,它也受制于社会的发展状态与自身的外在物质能力。
  叙述文本有底本与述本之分,休闲叙述也不例外。“从符号叙述学的观点看,述本可以被理解为叙述的组合关系,底本可以被理解为叙述的聚合关系。底本是述本作为符号组合形成过程中,在聚合轴上操作的痕迹:一切未选入,未用入述本的材料,包括内容材料(组成情节的事件)以及形式材料(组成述本的各种构造因素)都存留在聚合之中。”[5]可以说,底本是拥有无限的潜力的,没有不敢想,只有想不到的。但是就个体的休闲而言,底本却是有限的。首先,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对于休闲活动的界定并不同。其次,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活动选择也大不一样。再次,受于自身的社会经济文化地位等的差异,休闲活动也是差异巨大。休闲活动可谓缤纷多彩,但是在群体间的区隔非常明显,这也限制住了述本的排列组合。人们不像构思虚拟文本那般神游四海,而是基于自我认知以及现实条件的考虑下,争取最丰富的文本组合。
  人们是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开始进入休闲叙述的呢?休闲叙述形成在何处呢?休闲叙述的前叙述形态有何特征呢?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休闲化的今天,如何辨别日常生活与休闲行为的转变呢?以时间、场合、情境为区隔对象的传统方式已经不那么通用,特别是休闲叙述的展开经常没有明显的区隔,比如戏剧开场的幕布,电影开场的片头。休闲叙述需要新的辨识标志——情节。
  休闲活动不能与日常生活完全隔离开来,但是,在一段休闲叙述中,参与者能够切身体会到休闲体验。当我们在考察一个休闲活动中的休闲叙述时,可以看到,休闲事件已经包含了情节,情节是“被叙述出来卷入人物的事件”,而休闲事件必定是有人物卷入的被叙述出来的情节片段。休闲事件多发生于经验世界,只有当叙述者将事件编织进一个有媒介再现的情境中,事件也就成了情节。   何种事件才具有“可述性”呢?虚构叙述追求转折、戏剧性,而以追求宁静平衡的休闲叙述,这个标准不得不说,并不适用。有一种观点认为,“可述性”是解释社群可能有兴趣知道的事件的特征。则对于大规模的休闲叙述来说非常有依据性,但是对于个人休闲叙述呢?另一方面,事件一旦被组织进叙述文本,那么叙述性则成为重要考量标准。叙述性通常考虑接收者的期待,休闲叙述的叙述者与接收者的心理距离非常近,也能够了解接收者的期待意图,因此,叙述性通常能够很好的传达。
  三、休闲的二次叙述化
  休闲叙述的叙述者與接受者是同一的,但是叙述过程与接收过程往往并不同一。休闲叙述的一次叙述化是指休闲的叙述者加入叙述性,也即将休闲过程进行情节化和媒介化,发生在叙述过程中,是休闲活动的展开过程。休闲叙述的二次叙述化,发生于文本接收的过程中,是进行休闲叙述的叙述者在感受休闲活动带来的愉悦、舒适、放松等的情绪上接收过程。二次叙述常常和一次叙述重叠,意义几乎不会发生变形,所以休闲叙述的二次叙述通常都是对应式二次叙述,接收者被动而“忠实”复制叙述文本内容。
  但也有一些休闲方式可以追求接收过程的漫长化,不断推迟意义的抵达,以追求最大效果的休闲体验,那么,此时的二次叙述就更加复杂了。由于休闲方式日渐新颖,人们也不再满足于单调而被动的休闲方式,而在休闲行为上进行创新。人们也不再乐于接收好莱坞式的模式化电影,艺术性电影激发了人们创造式二次叙述的热情。休闲的二次叙述使得人们能够在相对具有明确性指向的休闲活动中,挖掘解释的自由度,体验多重的意义生成路径,这也是休闲得以生生不息、不断更迭的关键所在。
  休闲叙述丰富了日常生活叙事的研究,而正是这些多向度的日常生活叙事对日常生活的不同层次与领域的相对自由性的分析,把特定现象同一个社会的各种基本力量以及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联系起来,一方面揭示社会的结构和动因如何构成了各种特定的日常生活现象; 另一方面也说明对这些特定日常现象的剖析有助于我们了解广泛的社会力量,了解我们自身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董文桃. 论日常生活叙事[J]. 江汉论坛, 2007(11):135-138.
  [2][3][5]赵毅衡. 广义叙述学[M].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3.
  [4]裴毅然.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人性史论[M].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0.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摘 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剧作之一。哈姆雷特在复仇之路上的长久延宕也成为人们争议颇多的话题。除去自身性格中内向,犹豫的因素外,对生命的尊重使他冒险求证而丧失复仇的先机;宗教信仰使他错失手刃仇人的良机;重整乾坤的重任使他举步维艰,迟迟难以动手。  关键词:哈姆雷特;延宕;人文主义  作者简介:徐芳(1975-),女,河南荥阳人,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的问题也随之进一步凸显,因此构建逆向物流成为我国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但是,
摘 要: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无论是文学文本还是戏剧影视,都无一例外走向了“大团圆”的结局,正义最终都战胜了邪恶,坏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一点在冯小刚电影中的体现也较为明显,本文将分别从内容及原因上对此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冯小刚;大团圆;惯性思维  作者简介:郑荣旭,女,河北省衡水市人,研究方向: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玛莎?诺曼,1947年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美国著名剧作家、编剧和小说家.玛莎?诺曼的著名剧作《晚安,母亲》,既是剧本的题目,也是主人公杰西的临终之言.在80年代的美国戏剧中,自
摘 要:《蝴蝶君》一度被解读为颠覆东西方权力关系的戏剧。国内对《蝴蝶君》中的同性恋话题甚少提及。本文旨在通过酷儿理论解读宋丽玲的“性别操练”以及他与伽里玛之间的“爱情”,揭示《蝴蝶君》中蕴含的同性恋话题。  关键词:《蝴蝶君》;性别操练;扮装;酷儿理论  作者简介:王书敏(1992-),女,山西平定人,云南师范大学2016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J8 [文獻标识码]:A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