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研究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g5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常见障碍性表现入手,对目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3-0145-02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常见障碍性表现
  (一)角色转换后的适应障碍
  如今大部分的学生在家里是独生子女,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一旦脱离父母后生活不能自理,于是产生心理障碍。由于对新环境不接受,或是原来对新环境期望值过高,显示不如人意;或是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不能建立自己的人际支持系统;或是生活中受到重大挫折,自己没有能力解决,都会使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孤独和忧郁。
  (二)自我封闭与逃避
  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本来就有一种闭索性的心理倾向,在交往中往往自尊心、好胜心过强,对人严对己宽。这一类学生害怕竞争中的失败,担心选择带来的风险,畏惧探索中的困难。做事前思后想,忧心忡忡。从不敢对自己提出高一些的目标,从不敢超越常规一步,躲避一切可能给自己带来损失的事情,永远地选择“安宁”、“稳定”。
  (三)心理幼稚化的倾向
  这一倾向性在高校的女生身上体现较为明显。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点表现:
  1.几乎每天与父母或亲密的朋友通一次电话。
  2.厌倦学校的管理规定,放假之后不愿返校,不能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遇到问题容易退缩,表现出焦虑、恐惧心理,夸大困难事实,抗挫折能力极低。
  3.思想简单,容易幻想,沉迷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对外界表现出逃避现实的反映。
  4.喜欢卡通饰物及玩具,说话娇声娇气,表情夸张,以“小女孩”自居,追捧时尚。
  5.胆小怕事,很容易感觉到害怕和孤独,情绪不稳定,容易哭泣、冲动、耍脾气,任性而随意。
  6.依赖心理加强,精神空虚,在大学期间盲目发展恋爱关系。
  7.自制自理能力极弱,无法均衡生活与学习的关系,容易产生放弃心理等等。
  (四)性心理问题
  青年期是“恋爱的季节”。大学生由于性生理的成熟,性意识的觉醒,对异性更加关心,由恋爱引起的种种烦恼迅速增加,其中以失恋和变态最多。受生理、就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感情并不牢固,一旦发生裂痕,有的一笑了之,有的则走向偏激。
  (五)情绪化问题突出,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危机首先引发的是情绪上的明显变化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焦虑与浮躁。由于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到了新的生活环境,不会安排自己的生活;或是由于担心成绩不如别人而毕不了业;或是社会变化太快,竞争太激烈……因而心理不能放松,时时处于紧张、焦虑之中。二是空虚与冲动。青年时期的学生往往在学习、生活当中,因“雄心大志”一次次受到打击,感到前途无望,目标渺茫;或是对自己太没信心;或是对自己周围的人和事不太满意,但又无奈;或是自己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于是对什么都失去兴趣,都觉得“没劲”。生活感到空虚,精神十分怠倦,自认为“活得太累”。
  二、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
  从全国范围看,城市快于农村,沿海快于内地,有的地区甚至至今仍未有学校开展这项活动。即使在同一地区,也由于缺乏统一规划,资源配置不均等因素导致各校的发展失衡且没有应有的地位和时间保障。
  (二)理论研究薄弱,有待突破
  至今还没形成适合中国大学生特点的理论基础,且定位不清,主要是还没有搞清楚它与其他心理学教学、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常常把它们割裂或等同起来。因此,其理论研究大大滞后于实践操作,不能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指引。
  (三)在机制、经费与人员储备上没有根本保障
  各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地位低,任务重,压力大,没有时间深入学生,更没有精力展开理论研究,又因为心理健康教育部门隶属关系不明确,一般挂靠在学生处、德育室、校医务室、心理教育科研部门,甚至有多个部门齐插手或都不过问的情况,故直接导致无人监督、无人管理。
  三、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指导,完善体制
  法制化的手段、完备的危机应对计划是做好高校心理危机管理的保障。针对我国高校心理危机管理起步晚、管理水平低的实际情况,应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心理危机管理的经验,并从我国高校的实际出发,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和政策措施。要研究制定高校心理危机管理的具体政策,指导各个地区、各个高校制定适合各自具体情况的危机管理计划和工作框架;要加强有关精神司法的研究,健全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指导,将高校心理危机管理逐步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要指导各高校建立健全心理危机的预警、识别、干预、管理和危机后处理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加强高校与社区相关组织的合作,畅通从学校到专业医疗机构的心理危机快速转介通道,形成学生心理危机的快速处理机制。
  (二)健全组织体系,形成全面的危机应对体制
  高效的核心协调机构、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全面的应对体制是做好高校心理危机管理的关键。健全学校心理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一是要成立学校心理危机管理领导小组,把相关的单位纳入组织管理体系之中,使其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加强各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同时结合我国高校实际,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危机应对体制。高校中的专职辅导员、学生集中住宿和班团组织健全都是我国加强高校心理危机管理的重要条件。要把辅导员、学生骨干、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宿舍管理人员、学生家长等相关人员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之中,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程序,形成全面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危机应对体制。
  (三)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相关人员的危险发现与干预能力
  提高高校危机信息预警能力、及时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渡过难关、快速控制心理危机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心理危机管理队伍。因此,加强有关人员危机管理知识的培训是做好高校心理危机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是要通过定期举行辅导员心理危机管理专题培训、工作交流、问题研讨和典型案例分析,丰富辅导员的工作经验,增强危机管理的敏锐性,提高专业化工作水平;二是要通过加强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班级骨干、宿舍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识别、发现危机信息的能力;三是要通过加强学生家长心理健康观念、心理危机干预意识和干预技能的教育和指导,使家长在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形成学校和家庭的工作合力。
  (四)做好危机预警与防范工作,引导大学生自我调适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科学确定心理危机干预对象,及时果断地采取危机应对措施,防止危机进一步升级,是做好高校心理危机管理的重点。一是要多渠道开展心理危机的排查,主动收集学生心理疾病与危机信息。二是重点做好紧急个案的管理,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障碍、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等高危人群的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三是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指导,塑造自信人格。从根本上调整大学生的心态,主要依靠学生自身主动正视与适应现实,鼓励学生自我选择和自我指导,促使学生自知、自觉、自助。在待人接物时,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乐于助人,诚信待人;在遭遇挫折、打击或不公正对待时,要懂得自我保护;多用生活的哲理,模范的事例、行为来激励自己;学会倾诉和分享来及时转移和宣泄不良情绪和压力;理解“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含义,不苛求自己与他人,以平和的心态做人与处世。
  
  参考文献:
  [1]张家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策研究[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36-37.
  [2]程婧,段鑫星.大学生危机干预理论及对策探讨[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28):838-840.
其他文献
产品是企业的生命本文从适应市场激烈竞争出发结合川汽产品开发经历,从产品规划、开发方式,同时工程的应用,形成经济规模的新产品开发、拓宽产品品种等方面论述了开发重型汽车新
社会实践是高校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对促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有助于其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增强
涉诉信访是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延伸,是反映审判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睛雨表,是检测法官司法能力、办案作风的标尺。当前我国正处于矛盾高发、易发期,处理好涉诉信访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红岩CQ3191SWZ38重型自卸汽车的开发情况,主要技术参数和结构特点,已与投产八年的红岩CQ#190Z35自卸汽车进行了比较,在九个方面作了改进。
自9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重型汽车市场一直处于低速状态,产销量逐年下降 。本文从新的社视角对一现象进行了分析探索,并对我国重型汽车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基本辜郏匀绾闻ぷ谐
本文主要通过对南亚及其它地区汽车销售市场的剖析,揭示我厂汽车出口的可行性;从国内外重型汽车竞争形势分析,提出我厂争取国际市场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