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魁之“谜”

来源 :综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z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根廷影片《谜一样的双眼》获最佳外语片
  除了最佳影片和影帝影后等奥斯卡的例行大奖外,最近十几年来,最佳外语片的争夺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在美国本土,这仍然是一个比较鸡肋的奖项——颁奖晚会每年为最佳外语片奖安排的时段夹在一大堆技术奖项之间,基本属于供观众换台的时间。不过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电影界与观众而言,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可说是关注度最高的奖项之一。毕竟相比最佳影片,最佳外语片的小金人还没有那么遥不可及。
  另一方面,就参赛者的质量来说,该单元每年都会云集全球各地的重量级制作和各大电影节的获奖影片,加之“每个国家或地区只能选送一部影片”的规则限制,最佳外语片堪称是奥斯卡上含金量最高、竞争最激烈的奖项。在很多新人一步登天的同时,大师落马也屡见不鲜,例如老牌名导阿尔莫多瓦的新作《破碎的拥抱》今年甚至没有获得入选资格。
  就业内的影响而言,随着近几年电影的制作、发行更趋国际化,最佳外语片的号召力也与日俱增。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该奖项在很大程度上等于海外市场的通行证。去年的《入殓师》就是在获奖之后才得以在众多欧美市场发行的——所以说,虽然这个奖评的是外语片,但显示的还是好莱坞的国际影响力。其实国际上的很多电影奖都设有类似环节,比如日本的《电影旬报》除了知名的“日本年度十佳电影”外,每年还要评一个海外十大佳片,但由于日本电影在海外影响有限,因此该榜单的关注度并不太高。
  此外,在文化取向上,作为以商业为主的奥斯卡对自身的重要制衡,最佳外语片奖近年来也与戛纳、威尼斯等艺术电影节遥相呼应。最直接的表现是在选片上:今年奥斯卡提名的5部外语片中有3部是2009年戛纳和柏林电影节的大奖得主。和好莱坞的美女们一样,奥斯卡其实也很迷信品牌。伯格曼、费里尼等殿堂级人物都获得过好几次最佳外语片奖,同级别的导演至少也被提名过。实际上,一位导演在国际上获得了公认的大师地位之后,其得到最佳外语片的几率是相当大的——只要别太极端,毕竟奥斯卡评委口味的宽容度还是相对有限。
  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的最佳外语片之前被普遍认为非《白丝带》(The White Ribbon)莫属。这部代表德国参赛的黑白影片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法西斯主义的萌芽为题,格调深沉优雅。作为当今“戛纳系”的代表人物,该片导演迈克尔・哈内克以2005年的《隐藏摄像机》奠定其当代大师的地位。影片之前已斩获包括戛纳金棕榈、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以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在内的众多殊荣。加之其在本届奥斯卡上还“染指”了最佳摄影提名所以《白丝带》事前被视为大热门。
  之前外界认为惟一对《白丝带》构成明显威胁的是来自法国的《预言者》(A Prophet)。同前者一样,这部黑帮电影也是去年欧洲各大电影奖的宠儿。此外,《阿亚米》(Ajami)虽然在主创品牌和既有荣誉上不及上述两片,但作为一部阿拉伯语电影,能够挤掉威尼斯金狮奖得主《黎巴嫩》而代表以色列参赛,本身就说明了影片的品质。另一部提名电影《伤心的奶水》(The Milk of Sorrow)也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一方面有去年柏林金熊奖得主的头衔,另一方面,秘鲁电影与女性主义的文化身份也是潜在加分点。
  不过,遵循既定的方针结果注定只能是中规中矩,而要想彰显自身的独特眼光,奥斯卡就得另辟蹊径,发掘一些别人没选过的“千里马”。在最佳外语片的评选中,国际政治热点和所谓的文化扶贫心理往往是制造冷门的主要因素。例如在2001年的奥斯卡上,众望所归的法国电影《天使爱美丽》就最终败给了讲述前南问题的《无人之地》。类似的黑马在今年再度出现:相比其他提名作品,阿根廷电影《谜一样的双眼》(The Secret in Their Eyes)无疑是声势最弱的一部。该片讲述了一个退休检察官通过一桩25年前发生的命案,重新体验业已逝去的爱恨、生死和友谊的故事,也透出了阿根廷当时的官僚斗争和军政府对司法的干涉。恰恰就是这样一部看似最没有特点的影片,最终摘得了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桂冠。这也是继1986年路易・普恩佐的《官方说法》(The Official Story)后,阿根廷电影再度获此殊荣。
  《谜一样的双眼》的获奖是本届奥斯卡的最大冷门。事实上,即使是从“爆冷”的角度出发,很多业内人士选择的也是《伤心的奶水》而非本片。到底幕后发生了什么?其实最佳外语片一直是奥斯卡饱受争议的环节,学院近年来也在努力修改规则,力图使评选更公正客观。从上届开始,最佳外语片就启动了新的评选流程:初选,先由学院在洛杉矶地区的几百名成员从符合要求的报名影片中选出6部,再加上奥斯卡专门设立的外语片执行委员会从余下影片中投票选出的3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那些过于尖锐、私人或是先锋的作品得到入围的机会),从而得到一个9部的大名单;复选,由学院从纽约和洛杉矶地区挑选部分学院成员组成一个新的评委会,他们将以每天3部影片的速度三天集中观摩这9部影片,并选出最终的5部提名影片;再由全体评委从中选出最后的获奖者。
  理论上说,外语片近年来实施的这套新规则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爆冷的可能。新规则其实是把提名的确定权交给了一个范围更小、相对更固定的团体,这就避免了往年出现过的由于大多数评委无暇观看所有报名电影,导致最终的提名、获奖者仅凭少票当选的情况,但另一方面这又给北美大公司的运作留下了更多空间——毕竟前期需要公关的对象少了。此外,外语片的新规则在客观上似乎也加强了学院对于提名影片质量的把控能力。然而,理论上的设计能否在现实中发挥作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实际上,新规则这两年饱受批评的一点恰恰就是因为提名中出现了漏网的“大鱼“,例如2008年在全球范围赢得盛赞的意大利影片《格莫拉》(Gomorra)最终就未获最佳外语片的提名。而今年《谜一样的双眼》的意外胜出,同样意味着最佳外语片的新规则中仍有些东西需要进一步研究。
  当然,相对评选规则的变化,评委们的口味也是重要变数。其实奥斯卡的口味每年都不太重合:评委们有时并不特别排斥商业片,近年来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合拍片多有提名、获奖纪录,例如《卧虎藏龙》;但有时他们又偏爱风格四平八稳的电影,比如《入殓师》。所以除非是一边倒的众望所归,否则获奖还真有点可遇不可求。
  相比之下,今年的提名电影中,战争、暴力等冷硬题材的电影偏多,这可能会使评委们本能地更倾向于刺激度最轻的作品。这似乎能解释《谜一样的双眼》的意外胜出,但却不能解释为什么同样走温情路线,且导演名气大得多的《巴阿里亚》(Barria)却连最初的大名单都未进入。
  规则与口味变数既给每年的奖项制造了悬念,同时也给事后诸葛亮们留下无数谈资。不过总的来说,虽然曾选过不少中庸甚至平庸的电影,但最佳外语片中基本还是没有特别跌份的作品,这说明其评选体系还是比较成熟的。至于华语片近年来在外语片单元习惯性的落选,更多还是需要从影片自身好好找找原因。
其他文献
5月13日,在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大赛金鹏奖的颁奖晚会上,大赛评委会主席冯小刚将评委会大奖授予了一部名为《打,打个大西瓜》的动画短片。颁奖时,他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我非常非常地欣赏这部短片,我今天可以对着电视告诉这位导演,我非常期待着跟你见面,希望有机会和你合作。”  从2006年初,《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无厘头短片在网上疯狂传播,到《打,打个大西瓜》被官方认可,一夜之间,新媒体短片似已从边缘走
期刊
央视八套的开年大戏《利剑》,只看名字,它很容易被湮没在层出不穷的各种谍战剧当中,然而当你坐下来开始看第一集后就很难再挪动身形。  故事,永远是电视剧吸引人的要素。  一部电视剧,尤其是一部谍战题材的电视剧,通常会在开篇留下悬念,《利剑》却反其道行之,在前两集便把所有人物身份一一挑明,甚至主人公一出场,就成为军统国防部二厅内定的投共嫌疑人。  所有的前期造势和铺垫完全取消,观众处在一种对背景一清二楚
期刊
虽然之前打出的旗号是“古装公路片”,但《大兵小将》骨子里还是成龙一贯的谐趣功夫片套路。该片也是2010年第二部票房过亿的本土电影,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取得这样的成绩难能可贵。本片导演丁晟由此成为继宁浩、陆川之后第3位跻身亿元俱乐部的内地青年导演。  影片的故事背景设置在战国时期,梁、卫两国交兵,双方均全军覆没。战斗结束后,靠装死逃生的梁国“大”兵(成龙饰)意外擒获了受伤的卫国主将大王子(王力宏饰
期刊
毫无疑问,情人节档期大赚票房的《全城热恋》是2003年英国名片《真爱至上》的山寨版。但是,只要仿得好,仿出自己的特色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全城热恋》结构上有些散乱,剧情上有些洒狗血,桥段有些老套,人物有些单薄,尤其摄影师与模特的那段故事,实在是有些生硬和干瘪:矛盾莫名其妙的发生了,人物莫名其妙的失明了,然后突然很牵强的烧了一把火,最后是主人公关于宽容的大段说教,很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  
期刊
记得一位广告大师的经典语是:不要卖牛排,要卖烧牛排的滋滋声。本山传媒便深谙此营销之道。如果说二人转是本山传媒紧抓不放的传家宝的话,“快乐牌”则是将本山传媒发展壮大的护身符,也就是牛排的滋滋声。   《乡村爱情》能走三季,正是“快乐牌”创造的奇迹。一部农村戏,一拨中年老少爷们,要多土有多土,要多寒碜有多寒碜,甚至要多低能有多低能。但是,人家要多少笑点就有多少笑点,要多红火有多红火,甚至顶着不许再上续
期刊
路透社 毕格罗成就奥斯卡历史性的一夜。  美联社 奥斯卡颁奖史上的意外。  陆川 拆弹部队:“人性”和“政治”的胜利。  邬君梅 桑德拉·布洛克书写好莱坞奇迹。  影评人谭飞 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给《拆弹部队》不算出乎意料今天是妇女节,好莱坞也给妇女过节了嘛。  知名网络写手和菜头 一种政治正确战胜了另一种政治正确,没劲透了。    美国当地时间3月7日晚,第82届奥斯卡颁奖晚会在洛杉矶柯达剧院落下
期刊
应该说,评奖规则变化是第82届奥斯卡的主要看点之一。2010年的奥斯卡奖对竞赛规则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最佳影片的提名数从5部增加到10部。去年叫好又叫座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在上届奥斯卡主要奖项提名上的落选,为奥斯卡招来了不少批评,因此今年最佳影片的“扩军”被普遍认为是为了避免类似尴尬的再度发生。此外,最佳影片的竞赛规则同样也有改变,相比之前的“一票制”,“排座次”的新评分方式在理论
期刊
从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影片题材归类看好莱坞的趣味    电影有血统论吗?当然。回顾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和获奖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许多有机会角逐奥斯卡小金人的优秀影片都非“横空出世”,而是有着很强的“遗传性”。  今年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十部影片也是如此,尽管有些影片“血统”并不是那么纯正。    《阿凡达》和《第九区》:  不同文明物种的遭遇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的
期刊
奥斯卡提名揭晓后,最有意思的话题莫过于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和前妻凯瑟琳毕格罗的《拆弹部队》之间的竞争。在众多电影奖项中,二人旗鼓相当,各自捧走九项提名。美国时间3月7日晚奥斯卡揭晓,《拆弹部队》炸飞《阿凡达》,捧走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六个奖项,成为今年奥斯卡的最大赢家。  两部影片竞争台前幕后牵涉因素之广泛,颇有看头。    前戏  凯瑟琳毕格罗和《拆弹部队》在今年的颁奖季一路叱咤
期刊
奥斯卡表情  第82届奥斯卡电影金像奖于北京时间3月8日在美国洛杉矶柯达剧院揭晓 。当天的红毯礼由于全球众多明星走过而成为最耀眼的地方,在之后的颁奖礼中电影《拆弹部队》凭借6项大奖横扫奥斯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