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学习与新课堂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reykao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师学习必须符合自己的特点
  “Andragogy”中文释义:成人教育学,是成人学习理论领域公认的创始人马尔科姆·洛维勒斯创造的一个词汇,用来区别于面向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学“Pedagogy”。教师作为成年人中的一个群体,其学习具有明显的独特性,概括而言,即“强烈的自我意识”。首先,教师学习目的明确且实际,为的就是解决问题、满足需求,因此学习必须有现实价值,否则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其次,教师的思维成熟度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善于自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其他类别“学生”无法比拟的攻坚能力;第三,教师必然担当着其他的社会角色,责任繁杂,时间、精力有限,都希望按自己需要的速度和方式开展学习;第四,教师群体渴望交流、合作,工作经验使他们知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明白沟通可以使个体迅速获得更多的信息,并且在情感上形成有效的激励。
  二、教师学习必须使用合适的方法
  苏州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原先采取集中面授为主的方法,轻松有余但实用不足。为此,市教育局进行了改革,专门开辟了教师培训网,变集中面授为在线培训。新方式有突出的优势:提供菜单式培训,可以根据需要集中精力学习某一课程,有针对性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打破了时空限制,可以灵活安排学习进度并多次重复浏览教学资源,有利于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学习媒体丰富,可以通过文本、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综合呈现,边看、边学、边做,而不再是单纯听讲座、听报告;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可以很方便地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及时解决问题,又不必担心颜面有损。
  笔者作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领域的新手,在众多科目中首先选择了相对易学的“PowerPoint 2003制作技巧”。该课程从最基础的新建一张幻灯片开始,由浅入深,步步为营,内容既有理论层面的PPT的艺术与技巧、怎样制订制作计划等,更主要是包括实际操作层面的文本及文本框设置、图片声音视频插入、动画控制、交互式习题设计等。在学习过程中,笔者首先认真阅读教学文本,观看教学视频,在线自学课程内容;然后,进行实际操作,逐步熟悉、掌握各种功能的应用;期间,不定期参与网上讨论与答疑,互帮互助;最后,完成网上练习与测试,取得考核成绩。
  
   三、从一堂整合课谈新学习创造的新课堂
  学习结束,恰逢苏州市英语课改核心组要求开设公开课,于是笔者精心设计了一堂整合课,使用的武器就是“PPT”。本节课教材内容为“A charity show”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是掌握一些慈善机构的名称及职能、了解慈善演出的相关词汇,目的是激发学生了解慈善活动、参与慈善活动的兴趣。基于学生现状及教学需求,笔者重点设计了如下环节:
  1.“视频”导入,创设情境
  一则“希望工程”的宣传片,首先出现的是非黑即白:褴褛的衣衫、残破的教室、渴求的眼睛;随后展示的是色彩斑斓:先进的设备、美丽的环境、如花的笑颜,对比鲜明的画面极富视觉冲击力。同时,辅以一首经典的动漫歌曲《It’s only the fairy tale》作为背景音乐,稚嫩的童声仿若天籁,但曲调、歌词却是那么的忧伤。整个短片带给学生极大的视听震撼,课堂伊始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他们不由自主被吸引、被感动。
  2.“文字”点睛,突出重点
  PPT呈现的不是教案,大量文字容易引发视觉疲劳且不利于突出重点,少而精反而能起到点睛的效果,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比如简单的图片加上唯一的问题“What can we do for charities?”大片的空白就是留给学生的空间,激发了他们思考的欲望,一个个答案随即涌现:“donate money” 、“sell books and things”、“do voluntary work”、“organize a charity show”……即使天马行空,学生的大脑也因此而充实。输入文字时,可以灵活地辅以颜色与标记的使用,用蓝色提出问题“What can we do to help the poor children/animals”,用红色给与答句提示“We can/Let’s/Shall we……”学生分角色练习时,清清楚楚,一问一答,利用提供的句型表述自己的观点,迅速掌握了提建议的各种方式。
  3.“触发”游戏,活跃课堂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习的趣味,可以设计单词游戏:让学生从字母A到I中选择一个点击,随即出现一个英文释义,根据英文释义猜相应单词,点击英文释义则可以看到正确答案。该游戏中运用了“触发器”,学生可以任意挑选字母,增加了偶然性、挑战性,竞赛的氛围加上小小的物质激励,大家热情高涨,课堂气氛也达到了顶峰。一般用PPT制作的课件,每张幻灯片上的内容只能按事先安排好的顺序出现,触发器的使用则可以打破这种必须的“有序”,增强教师对课件的操控感,突出以人为本。
  4.“图片”展示,加深理解
  在PPT课件制作中,“大图少字”已经深入人心,图片因其直观形象被广为使用。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具有艺术特色的初中,学生大多具有艺术特长,绘画、书法、雕刻方面人才辈出。设计慈善宣传画与标语,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学生能够参与的慈善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的慈善事业,加深对慈善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发挥创造力、想象力,尽情施展才华、展示特长,从做中思考、从做中学习。利用插入的图片提供范例,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在此基础上学生三五成群,或创意,或执笔,分工合作,各显神通。教师用照相机记录学生的作品,上传电脑,当场展示,形成了又一次高潮。
  5.“VB”使用,巩固知识
  PPT的交互功能是其比较薄弱的环节,VB代码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弥补作用。使用VB编程,又不得不涉及“控件工具箱”,这块内容无疑是PPT使用中最难的部分。在线培训教师提供了一些现成的资源,善加利用,即可制作一些简单的填空题、选择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固然重要,知识目标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定量的练习、一定量的反馈是课堂必要的组成部分。VB编程结合控件工具箱,不仅能制作习题,还能及时进行评价,而学生也很乐于接受机器语言给与的鼓励与批评。
  以上五个环节虽然阐述的是在具体课堂中的具体运用,但是完全可以由此及彼,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能灵活运用文字、图片、视频、触发器、控件这些工具,要打造一个完美的视听课堂并非难事。
  西方知识界有种说法,2l世纪一年不学习,拥有的知识折旧率高达80%。人们需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适应工作的需要。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崭新的学习平台,又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教学工具,必将造福广大教师群体,造福整个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朱明.成人学习组织的新方式——网络学习群体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3):25-26.
  [2]徐景刚,王晓燕,冯天宝.e-Learning与成人学习[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14-15.
  [3]卢维兰.成人学习理论对教师培训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0,(1):104-105.
  (编辑:王天鹏)
其他文献
现代的瑞士职业教育是从当初培训技工开始的,在瑞士,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后通常是在15~16岁之间,这时候他们可以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然后升入更高一级,接受非学院性质的教育。通常
期刊
期刊
期刊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教育信息化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被引入到教育中,教育信息化就是全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信息技术教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实施者,社会对其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知识泛滥的时代,信息技术教师要加强对个人知识的管理来满足社会、教学和自身发展的需求。    一、 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  知识管理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
本刊驻茂名小记者吴其桀报道 有一天,我在放学路上发现了一位陌生的年轻人,他骨瘦如柴,口唇发干,默默地坐在荔昌酒店旁.他身旁还有一个背包,旁边还有一张纸,纸上写着:我与家
本刊驻安徽淮北小记者张雅雯报道一天早上,我正在大声读英语,爸爸忽然把我叫住:“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Our reporter in Huaibei Anhui Zhang Yawen reported one morni
期刊
期刊
停电真好.虽然不能拥有空调的凉意,但点着蜡烛的气氛真棒.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好久没有这种难得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