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城市的稀缺资源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ysb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端人才之所以对城市竞争力贡献很大,是因为从经济的角度来看,
  他们的创新、科研活动能为城市带来更多垄断利益
  
  一座城市的兴衰与凋敝,常常与这座城市的产业发展、人口聚集有关。能吸引人口,特别是人才,正是一座城市具有竞争力的表征。
  自2017年年初至现在,不断有城市出台政策,招徕包括应届毕业生在内的各个层次人才,户口、住房补贴各种“礼包”纷纷抛了出来。
  那么城市崛起,或者说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与人才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人才在城市间的流动完全取决于政策的优越程度吗?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接受了《瞭望东方周刊》专访。
  城市并非仅需要高端人才
  《瞭望东方周刊》:城市竞争力和人才之间有没有特别明确的关系?
  倪鹏飞:具体而言,城市综合竞争力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经济的增量和经济的密度。换言之,不管这个城市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有什么样的功能、条件,城市竞争力就是城市创造财富的能力,大小用GDP的增量和密度来衡量。同时也存在其他衡量标准,但是目前来看,这种标准最为客观。
  在这一标准体系中,人才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分项。城市综合竞争力是由人才、政府管理、金融资本、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综合区位、商业文化、对外开放程度、经济结构、企业管理、生态环境、经济制度这10个分项竞争力贡献的。根据十年的计量测算,人才和政府管理目前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贡献居于前两位。
  高端人才之所以对城市竞争力贡献很大,是因为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他们进行的某些科研活动、创新活动能为城市带来更多垄断利益。这种利益产生之后的初始阶段,因为难以被其他城市模仿,而具备高收益性。
  《瞭望东方周刊》:创新性高端人才历来受到重视,即便是在人口受到限制的北京、上海这类一线城市也同样有相应落户优惠。但为什么2017年的人才竞争没有针对某些特殊的产业,而是到了并无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层面?
  
  倪鹏飞:各个城市都在围绕着自己的产业体系争夺人才。产业体系的发展需要相应人才,比如,发展生物制药、发展智能制造等。这类产业非常专业,地方不可能具备充足的相关人才积累,所以要在全国,甚至在国际上寻找人才。
  但是,人才也是阶梯性的,有最高端、最低层级的人才,也有中高端、中端的人才,再者还有低一点的技能人才。从数量来看,越低层级的人才需求量越多,越高端人才需求量越少。充足的低层级人才对城市产业的发展很关键,因为创新性产品由少数高端人才设计出来后,最终仍然需要稍低一些层级的技能人才去制作、生产。
  这是一个良性运转的体系。产品的发展方向由高端人才决定。因而城市对人才专业性的挑选,在最高层级就已经完成了,下面的人才层级跟随、实践就可以。所以出现了目前这种状况。
  再者,大量吸引应届毕业生还可以构建一种人才引入的氛围。能让所有人才都感受到重视,改变城市的文化环境,增强凝聚力,这一点也很重要。
  从集聚到扩散是一般规律
  《瞭望东方周刊》:出台了政策的很多城市都具有区域辐射性特点,是区域中心城市,那么他们出台大量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对区域内其他城市而言,会产生影响吗?
  倪鹏飞:目前的这些政策并没有说仅针对一线人才,政策出台以后,人才既可能是从一线城市吸引过来的,也可能是从区域范围内的次一级城市吸引过来的。
  不过,相较之下,这些城市的户口对区域内次一级城市人才更有吸引力。所以,可能会出现区域内人才汇聚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区域内其他城市而言,可能会降低他们的人才竞争力。
  但是市场的作用机制本来就是如此,一个区域不会同时全部发展起来。目前而言,这些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占领先机,优先发展,相应产业进入良性循环,汇聚人才等资源的能力就会更强。
  不过,这个规模效应并不能永远进行下去,它也会有负外部性产生,到达一定程度后,区域中心城市就要从集聚阶段转为扩散阶段。这时,人才自身也会感觉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已经减弱了,最终,产业要素逐步向区域内其他城市扩散,同时带动了其他城市的发展。
  因而,核心城市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对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影响不太一样。目前来看,成都、长沙、武汉等这些省会城市正在进入经济快速集聚的阶段。
  《瞭望东方周刊》:全国层面上,是否也是先集聚然后扩散?
  倪鹏飞:是的。在中部、西部设立城市群或者国家中心城市的目的,其实就在于减少太大层面跨区域的集聚,比如从西部向东南沿海。现在这种设置可以把集聚的范围缩小到西部的几个城市群、中心城市,产生局部集聚,解决一部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具体来看,不同城市和区域间的人才等要素扩散包含三个层面:
  首先,东南部沿海发达区域向中部、西部地区的扩散;其次,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的扩散;最后,一个城市群之内,中心城市向非中心城市的扩散。
  扩散则会是这样的过程:从区域来看,是劳动密集性的低端产业从一个东南沿海区域向中西部扩散;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扩散的是中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城市群内,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则是制造业和部分服务业某个环节的扩散居多。
  如何留住人才
  《瞭望东方周刊》:如果没有这些政策,人才会不会出现某些区域性流动,出现从发达地区和城市向不太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回流现象?
  倪鹏飞:目前来看,人才在国家间、区域间,或者城市间改变流动方向是全球存在的趋势,比如中国、印度人才回流已经比较明显了。2016年开始,我国出国的留学人员和回国的相比,已经出现了顺差。
  具体而言,人才与产业一直是一起流动的。从美国的区域发展情况来看,人才与产业同样先集聚到东部区域,发展了东部,然后流动到中部,最后就是西部大开发。直到二战之后,旧金山和洛杉矶、西雅图等太平洋沿岸西部区域,才最终发展起来。而现在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太平洋沿岸、硅谷所在的旧金山大都市圈的人才和产业又重新往东部扩散,聚集到了加州,带动了加州的发展。这同样是因为房价太高等成本提升的挤出效应,再者就是生态环境恶化,留不住人才。
  欧洲一体化之后,德国的汽车工业布局到波兰等东欧国家,遵循的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说,不能把中国的事情特殊化,世界范围内遵循的规律都一样。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新一线城市的这些政策必然会产生作用,加速了这个过程。
  《瞭望东方周刊》:人才来了,产业就起来了吗?城市的竞争力就能提上来吗?还需要准备什么?
  倪鹏飞:人才引过来,发展创新产业的同时,需要做好制度保障。创新性产业需要配套资金、设备等,这个是基础,不必赘言。不过,还需要注意几个比较容易忽略的方面:
  首先,知识产权保护。高端科研和高端制造业需要投入大量研究费用和人力物力,如果一转眼就被抄袭了,就难以获得垄断利润。打击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尤其是针对一些力量弱小的创业公司,更应该加強对他们创新内容的知识产权保护。
  再者,形成认同知识和人才重要性的文化氛围。现在的政策涉及了转移支付问题,城市提供给部分人才的种种优惠,比如住房补贴等,实际上来自于税收。各个城市的这种选择,从经济角度而言,没有问题,毕竟人才为城市创造的财富更多,相当于政府预支了这些人才未来给城市创造的经济价值,提前支付给他们。但是,这涉及到整个社会层面共同的价值认同。
  最后,就是城市治安、医疗教育等各个层面公共服务资源的配套。相较于其他人群,人才对城市环境要求更高。想吸引人才,所有这些方面都需要完善。
  比如,在我们的研究中,社会犯罪与城市人口规模负相关。一个不能保障基本生活安全的城市,何谈留住人才?医疗、教育、城市交通设施配备等也是同样的道理。
其他文献
很多培训机构处于“打擦边球”的状态,这种情况并非只出现在上海。目前大部分早教机构是以“咨询”名义注册,拿工商营业执照。那么既然要开展教育培训业务,为何不去教育部门审批登记?  原因其实不难拆解:如果注册一个纯粹的教育培训机构,程序复杂且较难获批,而且还要满足如校舍面积、防火设施、老师的教学资历等条件。但注册时若不涉及“教育培训”字样,注册成咨询公司就容易得多,用不着教委审批,到工商部门注册就行,注
文以化人,文以载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一个国家的灵魂,也决定了在这片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政党的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  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现在中国高校‘走出去’,想要后来居上,需要有自己的竞争优势,有独特的吸引力,才能在世界高等教育市场占有一定份额”。  课桌上的盒子里摆好了要拍摄的“产品”,再三调试台灯角度,寻找最好的光线效果,然后按下快门。就这样,吴翰洋和他的小组成员用简易设备,在教室里拍出了淘宝“买家秀”的效果。  这是吴翰洋在摄影课上的场景。吴翰洋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像这样有趣的实践课程会经常出现在他的学习生活中,“相比
有些学者主张将图书馆视为治疗药方的一部分,并认为各种阅读材料之效用优于一般处方药  八年前,英国影星凯特·温斯莱特凭借在《朗读者》中的精湛表演,一举拿下第81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在影片里,温斯莱特扮演的角色有一种固有的偏执,只有念书时,她才能抚慰躁动的心。  其实,对于不少人来说,读书都是一剂能够让心灵平静的良药。  书犹药也  人们常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明智,足以长才。不过他们没提到的是,读
四川省简阳市人民法院三楼右手的第九审判庭,被告人樊增林没有来,他授权“特别代理”的律师至少要迟到30分钟。  2015年3月的这个上午,审判员来回踱着小步,对李兴秀说:“可能律师在想你这个官司哪个打嘛!”  李兴秀和她的律师早已端正地坐在原告席上。没穿那身颜色艳丽的羌族服装,她像一个普通农家妇女。但夸张的圈圈耳环以及黑色靴子上的穗子,还是显出了她的不同。  大约能坐30人的旁听席上,只有李兴秀称为
“共享”这一概念确实在重塑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39450亿元,增長率为76.4%。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预测,未来几年,中国共享经济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交易规模将占GDP比重10%以上。  但问题是,“共享 ”真是一把开遍所有大门的万能钥匙?  时下井喷
南方城市的发展模式,通常先有小城,后有大城  郑嘉励:专职田野考古,业余从事杂文写作,既为个人抒情遣怀,也为考古工作者与大众之间的情感、趣味和思想的连接  唐宋时期的州郡城市,通常有内、外两圈城墙:外城,称“罗城”;内城,称“子城”。州府的官署衙门,设于子城之内,刺史知州、大小官吏在此办公,子城遂为一地政治权力的中心。我国历来是“讲政治”的国度,城市亦多“政治型”城市,子城既为权力中心,也就是城市
生态保护有红线,保护生态也会有补偿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余年前,初唐才子王勃在鄱阳湖畔、赣江之滨留下了千古名句。  历经时空变迁, 江西秀美本色未改。 在鄱阳湖畔的南昌象山森林公园,两只白聪犯在与幼鸟嬉戏  2016年,江西被列为我国首批三大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最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获批。7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中共江西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
道路命名不仅体现了局部地区的文化积淀,也反映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地名通常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专名就是专用名称,通名则是通用名称,用来表示地名的属性。如长江中的“长”是专名,而“江”是通名,表示“长江”是指河流。  在城市中,道路名是主要的地名形式。注册的城市道路也必须有专名和通名两个部分,如上海的“南京路”,“南京”是专名,“路”是通名。  与全国的大多数城市一样,历史上的上海
美国目前采用的最主要限塑方式是颁布禁令,禁止使用塑料袋。有数据显示,在已经实施限塑相关措施的 132 个城市和地区中,有 126 个城市和地区采用禁塑方式,在禁止使用塑料袋的同时,大部分商家也会对纸袋收取5~25 美分(约合人民币0.34-1.70元)的费用。  另有6 个城市和地区采用了收费使用塑料袋的方式,一般是5~10 美分一个。  美国一些地区对塑料购物袋收取的部分费用用于环保事业。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