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与混合教学法在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中的探索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面对课时量减少与课程质量提升的矛盾,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新的平台,同时减轻教师的常规工作量。针对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特点,分析了项目教学与混合教学的优势,探索二者结合的教学模式,为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 项目教学;混合教学;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
  [基金项目] 石河子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教学法在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石河子大学一流课程建设项目“灌溉排水工程学”
  [作者简介] 范文波(1975—),男,宁夏吴忠人,工学博士,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江 煜(1972—),女,四川南充人,工学硕士,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王海娟(1984—),女,宁夏青铜峡人,工学硕士,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水工结构工程研究;杨海梅(1975—),女,河南洛阳人,工学硕士,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农田灌溉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6-0272-02    [收稿日期] 2019-11-20
   灌溉排水工程学(又名农田水利学)是一门以水文学、土壤学、水力学等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讲述灌区灌溉工程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各种灌溉技术,渠系系统设计,管道系统设计,作物需水规律灌溉制度,土壤水分运动规律,雨水资源利用等原理和技术。课程理论内容丰富,实践内容宽广,涉及农学、理学、工学等多学科知识,交叉性非常明显,学生学习起来较困难。随着教学理念的革新,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总学时量不断压缩,而教学内容没有减少,还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学时减少与教学质量提升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改革思路。
  目前,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对本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讨。赵经华等探讨了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主体性[1]。王金满对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和重构[2]。周昌明等探索了项目驱动教学法在灌溉排水工程学中的应用研究[3]。姚宝林开展了基于雨课堂教学平台的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实践[4]。姜宁等采用CDIO教育理念对灌溉排水工程学开展了案例教学探索[5]。以上学者针对教学内容改革做了积极探索,但教学内容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近年来随着对本科教学的重视,各种教学模式、方法越来越多,其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备受关注[6]。因此,采用项目教学法结合混合教学模式对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期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它将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让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具有整体性、综合性、探究性,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边做边学,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对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非常重要,这也正是它受到许多应用性专业如新闻媒体专业青睐的原因[7,8]。
  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有足够的案例与项目数量,保证学生都能够参与到项目之中。项目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成果法是常见的考核形式,但是学习过程很难掌控。
  混合教学主要借助于网络教学,开展线上线下的教学,打破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束缚,随时随地开展灵活教学。可以回放复习,不断巩固学生学习的难点和弱项。混合教学法能实时反馈学生学习状态数据,尤其采用雨课堂教学可以监控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对课堂问题的回答情况[4]。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开展视频学习,开展巩固学习活动。通过网上的交流互动,教师也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混合教学对于课堂理论学习尤其是单元学习有非常好的帮助,但是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探索。
  单纯选择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不可避免的短板,因为课程具有综合性,所以选择的方法和手段必须丰富多样,充分发挥各教学方法的优势。
  二、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模式应用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包括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工程与环境评价。对基本原理如灌溉原理和排水原理,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教师采用集中课堂教学,深入讲解剖析知识点。对于基本技术如灌溉技术(地面灌溉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开设不同的专题项目,要求学生自己查找文献,了解技术特点,掌握技术原理,清楚应用适应性。对于工程与环境评价,可以结合已有工程作为教学案例,学生自己收集整理,教师对其工作给予指导和评价。
  具体工作思路:在章节教学时,首先,采用混合教学方法在网上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提高效率,明确方向,少走弯路;其次,采用项目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设置不同的項目,学生自己选题研究,开展主题演讲,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拓展学习内容;最后,教师集中针对知识重点和难点开展教学讲述。从网上教学—学生学习—课堂教学三个环节构成多层次学习链条,形成教与学的有机衔接,充分发挥项目教学法与混合教学法的优势。
  三、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模式的质量监控
  学习效果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判断依据,不同的教学方法都面临学习效果评价的问题。对于学习效果的获知途径,传统的方法是堂堂测试,在学时量足够的条件下是经典有效的做法,但是对于有限时段内的专业课学习具有很大的挑战。如果采用堂堂测试的方法明显增加教师工作量,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或者上百个学生,在短时间内容很难完成。混合教学可在网上采用计算机软件设置评判依据,成绩结果反应快,使教师常规改作业的工作量大大降低,学生常规问题通过人机交互就可以解决,教师可以集中精力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同时,网络技术的使用可以随时得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很容易了解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效果,随时调整讲课的策略。对于项目教学成果的评价比较耗费时间,更多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教师可以根据阶段汇报来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方向和深度。
  四、总结
  教学方法、网络技术的应用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新的网络教学手段和教学思路为课程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但是每一种方法有其适应性,使用者应该了解其优势和缺点,扬长避短,才能发挥积极作用。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内容丰富,适宜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本文结合课程特点提出了项目教学法与混合教学法结合的模式,为课程今后的改革发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1]赵经华,洪明,马英杰.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1):144-145.
  [2]王金满.面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农田水利学”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地质教育,2007,(3):85-87.
  [3]周昌明,何小武,法洁琼.项目驱动教学法在灌溉排水工程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1):159-160.
  [4]姚宝林.基于"雨课堂"教学平台的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9,(19):137-138.
  [5]姜宁,褚丽丽,孔达,鄂丽华,刘波.基于CDIO教育理念下"灌溉排水工程学"案例教学探索与实践[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7,23(10):77-79.
  [6]罗映红.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术[J].高教探索,2019(12):48-55.
  [7]武志勇,李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J].新闻大学,2009(4):12-21.
  [8]胡庆芳,程可拉.美国项目研究模式的学习概论[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8):18-21.
其他文献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毛细管气相色谱柱,不仅制备工艺简单,制柱时间较传统工艺大为缩短,而且制备的色谱柱性能良好。本研究用该法制备了以单油酸山梨醇酐酯为固定相的毛细管气相
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数字作品在各种介质中的传输十分便利与快捷。技术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困扰,数字作品容易被非法复制和篡改就是其中的一点,所以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了防止数字作品被盗版、侵权和恶意篡改,人们结合传统密码学认证鉴别的特点提出数字水印技术,如今,它已发展为数字作品版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图像载体的数字水印关键技术,工作要
合成了4种新型的含铬有机化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和STAPT-1000型热失重分析仪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已成为时下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它是全新的,目前的发展还处在初步摸索阶段;它是诱人的,一旦形成产业链,拉动经济的能力相当可观;甚至,它是模
面对“金融脱媒”的挑战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警示,我国银行近年开始积极进行以信贷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活动。会计问题是全面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关键问题,笔者从这一
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与发展,将学习网站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在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探究英语视听说教学现状,分析英语视听说专题学习
目的探讨感知婚姻冲突、安全感与青少年抑郁症的关系。方法选取82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和76名健康者(对照组),两组均施测儿童感知婚姻冲突量表(CPIC)、安全感问卷(SQ),
南京医科大学检验学系经过多年摸索,通过制定适合临床微生物检验特点的双语教学教材及教学大纲,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模式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双语教学,以鼓励学生用英文进
麻黄去节除沫的讨论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41001)尚志钧,刘晓龙麻黄是一种常用中药。历代医家多取其茎发汗解表,平喘利水,用于治疗太阳表实证。麻黄根、节则专功收敛止汗,为治自汗、盗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