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对于提高送电线路施工质量和工作效率来讲非常关键,基于传统施工方法的局限性还影响着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虽然施工人员在施工方法上进行了渐进性的改进,但效果不明显。鉴于此,我们提出了送电线路施工颠覆性创新的思想理念,经实践证明,具有该理念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经济效益好,对提高施工质量和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关键词:送电线路施工 颠覆性创新 推广 共享
1 送电路施工和颠覆性创新
送电线路的施工质量,是送电线路运行的重要保证,但由于各种原因送电线路的许多施工方法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关于送电线路施工可参考的资料有限,根据80年代到现在出版的送电线路施工方面的资料,也只介绍了特种导线和架空复合光缆等新型材料,常规的施工方法仍没变,生产一线人员在传统施工方法的基础上也尝试着渐进性性改进,但并没有质的提高,鉴于此,我们提出了送电线路不仅需要渐进性创新而且更需要颠覆性创新的思想理念。我们将送电线路施工颠覆性创新理念定义为:采用逆向思维方式和传统方法不同的原理、方法创新出了具有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的新方法。这些新方法对提高施工质量和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些成功的创新方法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传播、共享和交流,不断的将创新技术转换为生产力。
2 颠覆性创新在送电线路施工中所需的环境和条件
2.1 颠覆性创新来源于实践和基层
送电线路施工现场点多面广,地形复杂,施工现场与单位距离远,一些高学历的技术人员由于自身的工作繁忙在加上因为送电线路施工条件差、环境恶劣、从单位到工地还要抽出专门时间,因为不了解存在问题的细节他们很难把一些需要改革创新的问题和实际生产结合到一起,生产一线的员工他们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习惯用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创新出来的新方法和传统的方法相比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精确度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本单位的科技论文和发明专利也都来源于基层,故送电线路的颠覆性创新大多都来自实践和基层。
2.2 送电线路需要一个很好的实验基地
送电线路的各种创新需要一个很好的实验场所,以便不断完善和验证创新方法的效果,送电线路的施工现场就是一个很好的实验基地,作为生产一线的职工他们更有条件进行各种创新和对这些创新方法的实验。
2.3 大多送电线路施工的颠覆性创新是靠基础知识和许多与众不同的想法来完成的
2.3.1 创新来源于对创新的兴趣和与众不同的想法
送电线路施工的一线工人,文化水平一般不高,但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施工质量、创新工作方法方面,一线工人来说更有创新的条件和经验,很多关于送电线路的新方法大多来源于一线工人的工作实践,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学习比学历重要,态度比基础重要,新方法和新思路一般都源于兴趣和与众不同的想法,一个看似简单的创新很可能就能解决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2.3.2 知识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创新能力和培养颠覆性创新理念
高深的知识确实对创新有很大的帮助,但对于创新理念来讲却有一定的局限性。颠覆性创新必须有与传统理论有一个截然不同的思想理念,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实践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送电线路的一线工人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利用颠覆性的创新理念,结合从实践工作,总结出一种新的施工方法,新方法便于操作,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4 大多颠覆性的创新来源于的一个偶然的发现
有的颠覆性的创新就来源于一个偶然的发现,这种偶然的发现稍纵即逝,熟悉送电线路的施工流程的一线员工容易抓住这些灵感,结合工作实践创新施工方法。例如线路视距、高差的测量,按照传统视距法测量,工作程序烦琐,效率也较低,远距离的测量读数还需要估读,测量精确度差,甚至因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进行测量,这个问题对线路施工带来了困扰。而解决该问题的方法竟然是通过在在公交车上学生在谈论三角高程方面的致使来解决的。
2.5 颠覆性创新需要开放的创新环境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送电施工的一线工人一般长期集体居住在外地,这就为他们提供了创新和交流的空间。同时,在安全生产中,出具备一定的质量意外,还应该运用正确的施工方法。在山区施工,山路上行车、停车是一个重大的安全隐患,一线职工通过创新施工方法来减少山区行车和停车的次数,以达到杜绝安全隐患,保证施工安全的目的。
2.6 颠覆性创新不仅要求颠覆传统还需要颠覆自己
输电线路创新应把渐进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相结合,在颠覆传统的同时还要求颠覆自己,颠覆传统。颠覆传统是在超越别人,颠覆自己是在完善自己,提升自我,在不断颠覆中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体现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体现出追求细节的企业文化
3 颠覆性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共享需要的条件
3.1 颠覆性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共享存在的问题
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洛阳供电公司输电分公司员工积累了很多实际经验、掌握了熟练的业务技能、也作了大量的科技创新、在各种科技期刊中刊登和各种学术交流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在没有发表以前,在我们输电公司已使用多年和正在使用,一些技术的应用一直处在行业的领先地步,但由于缺乏对这些技术资料收集整理的经验、使一些好的工作方法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总结,甚至存在着保守思想使自己的技术改新和研究成果没有在公司和电力系统中得到共享。
3.2 领导班子的创新意识,公司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是创新成果推广和共享的必备条件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公司领导对把科技创新成果的收集整理作为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在生产会上作了布置,要求大家要理论联系实际,把实践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论文写作方面每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创新选题都得到公司领导班子的支持,在撰写初稿阶段,公司领导对于大多数有实用价值的选题内容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修改定稿阶段公司总工对论文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和调整,并要求对论文所涉及的数据在实践中进行了重新的实验,通过周密细致的实验得出正确可信的结论,并在实验中有了新的发现。通过对研究成果的系统整理、构思文章并转换成各种形式的作品并以相应的形式公诸于世,使研究创新成果在本公司和系统内得到共享,使自己的成果通过作品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为提高安全生产,促进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在这种创新的环境和条件下有以前的重创新不重推广,到边创新边收集资料,科技论文的写作和专利的申报实现了零的突破,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多篇论文发表、有多项专利申报成功,其中一次性成功受理发明专利13项,科技论文在国家级学术会议上有13篇论文被收录,其中一篇论文经过权威专家的评审被指定为大会宣读论文,在大会上宣读并进行论文答辩,有九篇在大会上进行分组交流,在省级学术会议上有1篇荣获科技论文1等奖,1篇荣获2等奖,6篇荣获3等奖,在市级学术会议上一篇荣获2等奖,一篇荣获3等奖。有多篇在《河南电力》、《供用电》等期刊发表。
4 结语
通过分析送电线路施工存在的问题,根据洛阳供电公司输电分公司在送电线路施工中的颠覆性创新经验,结合自己在施工过程中的创新体会总结出送电线路颠覆性创新所需要的条件是:颠覆性创新来源于基层,颠覆性创新需要一个开放的创新环境,颠覆性创新需要理论联系实际、颠覆性创新不仅需要颠覆传统而且要颠覆自己。颠覆性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共享需要的条件是领导班子的创新意识,公司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是创新成果推广和共享的必备条件。
关键词:送电线路施工 颠覆性创新 推广 共享
1 送电路施工和颠覆性创新
送电线路的施工质量,是送电线路运行的重要保证,但由于各种原因送电线路的许多施工方法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关于送电线路施工可参考的资料有限,根据80年代到现在出版的送电线路施工方面的资料,也只介绍了特种导线和架空复合光缆等新型材料,常规的施工方法仍没变,生产一线人员在传统施工方法的基础上也尝试着渐进性性改进,但并没有质的提高,鉴于此,我们提出了送电线路不仅需要渐进性创新而且更需要颠覆性创新的思想理念。我们将送电线路施工颠覆性创新理念定义为:采用逆向思维方式和传统方法不同的原理、方法创新出了具有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的新方法。这些新方法对提高施工质量和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些成功的创新方法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传播、共享和交流,不断的将创新技术转换为生产力。
2 颠覆性创新在送电线路施工中所需的环境和条件
2.1 颠覆性创新来源于实践和基层
送电线路施工现场点多面广,地形复杂,施工现场与单位距离远,一些高学历的技术人员由于自身的工作繁忙在加上因为送电线路施工条件差、环境恶劣、从单位到工地还要抽出专门时间,因为不了解存在问题的细节他们很难把一些需要改革创新的问题和实际生产结合到一起,生产一线的员工他们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习惯用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创新出来的新方法和传统的方法相比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精确度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本单位的科技论文和发明专利也都来源于基层,故送电线路的颠覆性创新大多都来自实践和基层。
2.2 送电线路需要一个很好的实验基地
送电线路的各种创新需要一个很好的实验场所,以便不断完善和验证创新方法的效果,送电线路的施工现场就是一个很好的实验基地,作为生产一线的职工他们更有条件进行各种创新和对这些创新方法的实验。
2.3 大多送电线路施工的颠覆性创新是靠基础知识和许多与众不同的想法来完成的
2.3.1 创新来源于对创新的兴趣和与众不同的想法
送电线路施工的一线工人,文化水平一般不高,但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施工质量、创新工作方法方面,一线工人来说更有创新的条件和经验,很多关于送电线路的新方法大多来源于一线工人的工作实践,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学习比学历重要,态度比基础重要,新方法和新思路一般都源于兴趣和与众不同的想法,一个看似简单的创新很可能就能解决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2.3.2 知识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创新能力和培养颠覆性创新理念
高深的知识确实对创新有很大的帮助,但对于创新理念来讲却有一定的局限性。颠覆性创新必须有与传统理论有一个截然不同的思想理念,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实践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送电线路的一线工人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利用颠覆性的创新理念,结合从实践工作,总结出一种新的施工方法,新方法便于操作,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4 大多颠覆性的创新来源于的一个偶然的发现
有的颠覆性的创新就来源于一个偶然的发现,这种偶然的发现稍纵即逝,熟悉送电线路的施工流程的一线员工容易抓住这些灵感,结合工作实践创新施工方法。例如线路视距、高差的测量,按照传统视距法测量,工作程序烦琐,效率也较低,远距离的测量读数还需要估读,测量精确度差,甚至因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进行测量,这个问题对线路施工带来了困扰。而解决该问题的方法竟然是通过在在公交车上学生在谈论三角高程方面的致使来解决的。
2.5 颠覆性创新需要开放的创新环境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送电施工的一线工人一般长期集体居住在外地,这就为他们提供了创新和交流的空间。同时,在安全生产中,出具备一定的质量意外,还应该运用正确的施工方法。在山区施工,山路上行车、停车是一个重大的安全隐患,一线职工通过创新施工方法来减少山区行车和停车的次数,以达到杜绝安全隐患,保证施工安全的目的。
2.6 颠覆性创新不仅要求颠覆传统还需要颠覆自己
输电线路创新应把渐进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相结合,在颠覆传统的同时还要求颠覆自己,颠覆传统。颠覆传统是在超越别人,颠覆自己是在完善自己,提升自我,在不断颠覆中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体现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体现出追求细节的企业文化
3 颠覆性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共享需要的条件
3.1 颠覆性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共享存在的问题
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洛阳供电公司输电分公司员工积累了很多实际经验、掌握了熟练的业务技能、也作了大量的科技创新、在各种科技期刊中刊登和各种学术交流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在没有发表以前,在我们输电公司已使用多年和正在使用,一些技术的应用一直处在行业的领先地步,但由于缺乏对这些技术资料收集整理的经验、使一些好的工作方法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总结,甚至存在着保守思想使自己的技术改新和研究成果没有在公司和电力系统中得到共享。
3.2 领导班子的创新意识,公司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是创新成果推广和共享的必备条件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公司领导对把科技创新成果的收集整理作为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在生产会上作了布置,要求大家要理论联系实际,把实践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论文写作方面每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创新选题都得到公司领导班子的支持,在撰写初稿阶段,公司领导对于大多数有实用价值的选题内容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修改定稿阶段公司总工对论文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和调整,并要求对论文所涉及的数据在实践中进行了重新的实验,通过周密细致的实验得出正确可信的结论,并在实验中有了新的发现。通过对研究成果的系统整理、构思文章并转换成各种形式的作品并以相应的形式公诸于世,使研究创新成果在本公司和系统内得到共享,使自己的成果通过作品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为提高安全生产,促进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在这种创新的环境和条件下有以前的重创新不重推广,到边创新边收集资料,科技论文的写作和专利的申报实现了零的突破,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多篇论文发表、有多项专利申报成功,其中一次性成功受理发明专利13项,科技论文在国家级学术会议上有13篇论文被收录,其中一篇论文经过权威专家的评审被指定为大会宣读论文,在大会上宣读并进行论文答辩,有九篇在大会上进行分组交流,在省级学术会议上有1篇荣获科技论文1等奖,1篇荣获2等奖,6篇荣获3等奖,在市级学术会议上一篇荣获2等奖,一篇荣获3等奖。有多篇在《河南电力》、《供用电》等期刊发表。
4 结语
通过分析送电线路施工存在的问题,根据洛阳供电公司输电分公司在送电线路施工中的颠覆性创新经验,结合自己在施工过程中的创新体会总结出送电线路颠覆性创新所需要的条件是:颠覆性创新来源于基层,颠覆性创新需要一个开放的创新环境,颠覆性创新需要理论联系实际、颠覆性创新不仅需要颠覆传统而且要颠覆自己。颠覆性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共享需要的条件是领导班子的创新意识,公司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是创新成果推广和共享的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