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语专业小班教学新模式的可行性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今社会的教育发展理念与模式下,开设韩语专业的高校结合学生对韩语学习的积极性与接收程度,采用小班化教学这种新模式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对学生韩语课程的学习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笔者针对这种新模式教学谈几点发展的可行性。
  关键词:韩语专业;小班教学;新模式;可行性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韩语成为大众小语种。小班教学制度是对传统人数较多的班级教学制度的改良,紧跟时代潮流,是在韩语学习需求的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授课形式。通过小班授课,能真正做到全方位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有大幅度的提升,其优越性越来越明显,在未来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具有可行性。
  一、韩语专业小班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1.针对性
  教师有充足的时间,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对韩语的接纳程度,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使学生达到韩语学习的各方面要求。特别是对于韩语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大学里大多都是走班形式,学生与教师接触的时间几乎仅限于课堂,而大多数教师会挑选相应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学生在学习时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在课堂上向教师请教,寻求解决的方法。
  2.个性化
  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的内容、形式丰富多变,做到分类、分人,从而达到因势利导、量体裁衣的效果,切实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尤其是韩语会话这种与韩国外教进行语言沟通的课程,上课人数较少,外教可以进行丰富多彩的教学课程,从而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韩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成绩,使学生成为韩语专业人才。
  3.实践性
  大多数学生学的都是“聋哑”韩语,在听说读写方面缺乏实践性,许多学生凭借读写能取得韩语等级考试的高分,但真正运用语言进行听说应用是目前教学的软肋。多数教师会选择在课堂上听写单词、句子等形式,这种语言学习方式看似枯燥,却是语言学习的重中之重。在小班教学形式下,教师可以实行全班抽默背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督促作用。通过韩语专业小班教学,能最大限度地使每个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充分的实践和锻炼,使学生养成自我监督的习惯,真正得到全方位发展。
  4.高效性
  在众多高校中,大班教学的学生普遍听课效率低,注意力不集中,特别是手机时代,低头玩手机成为普遍现象。通过实行小班教学这种新型模式,能更好地抵制这种情况的发生,对学生有较好的监督作用,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为进一步了解韩语专业学生对小班教学的态度及建议,笔者对山东工商学院59名2013级韩语系的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大家对班级授课规模喜爱程度、上课注意力集中程度、课堂学习效率、与同学老师互动效果、小班教学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对比,明显看出,大多数学生认为相比于30-40人的正常班级授课规模来说,教师上课时基本能顾及到全体学生,通过给每个学生发言锻炼的机会,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这也是大家认可小班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有关研究发现,大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约为40分钟左右,在这个时间段之后,学生的松懈、厌倦值大大增加。相反,通过小班教学模式,特别是对于韩语听力、韩语阅读这种趣味性较低的课程来说,学生数量少,为教师课堂的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对学生学习韩语有良好的监督、引导作用。
  新时代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大多期望形式丰富、富有特色的教学形式,小班教学有利于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通过与韩国外教、韩国留学生等相互交流的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韩语的兴趣。通过中韩文化交流、礼仪风俗的体验,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这是小班教学新模式切实达到的效果。
  二、结语
  通过分析韩语专业进行小班教学的优势,以及已经实行这一模式之后大家的看法,可以看出,小班化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的韩语学习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这不仅是小班化教学模式的优势,更是高校运用新型教学模式的新趋势。当然,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通过对这种小班教学模式的运用,教师可以从中摸索、寻找出存在的不足,趋利避害,使这种新模式逐渐被全国各所韩语专业的高校所认可,为培养国家需要的韩语人才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於建明,林洁.高校小班化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价机制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