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教材评价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ppx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质量的商务英语教材是培养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保证。本文参照国内外教材评价理论,结合商务英语的特点和自身的商务学习经验,构建一个新的商务英语教材评价,并对《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进行了分析评估。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材评价;《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2
   一、引言
  随着中国的入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对培养有英语专业知识的、懂国际商务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对商务英语教材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该书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被很多高职院校选定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教材。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教材评价理论,结合商务英语的特点和自身的商务学习、实践情况,构建了一个新的教材评价模式并根据此模式对《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进行分析评价。
   二、评价模式的构建
   (一)国内外英语教材评价理论
  国外从19世纪中期就开始了教材分析评价工作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Cunningsworth (1995) 认为“有效的评估取决于询问合适的问题并解释问题的答案”并给出一个详细的参考对照表。McDonough和Shaw (1993) 把英语教材评价分为第一阶段的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和第二阶段的整体评价。在国内,英语教材评估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已越来越得到重视。周雪林(1996)提出要评论一部教材的好坏,应从与教材相关的六个方面来考虑。束定芳、庄智象(2008)认为教材应与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相吻合。在商务英语教材方面,董洪学(2004)提出了自己的一套评估标准。
   (二)商务英语教材评估模式的建构
  综上所述,文章构建了自己的一个商务英语教材评价模式:
   1、教学目标
  教材是否明确阐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否与大纲和学生的需求相一致?
  2、设计和组织方式
  组成整套教材的成分有哪些?
  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是什么?
  整个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是如何编排的?
  教材中每个单元是如何安排的?
  3、语言知识和技能
  教材是否涵盖学生需要掌握的语音、语调、语法点和词汇?
  教材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
  这些材料的选用是否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4、商务知识和技能
  教材是否涵盖主要的商务话题?
  教材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商务交际技能?
  5、文化
  教材是否注意文化差异?
  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6、教学方法
  教材体现出什么语言学习理论?
  教材如何看待学习者?
  学习者的参与程度和地位如何?
  需要运用哪些课堂技巧和活动?
  三、《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教材评价
  下面,文章根据以上构建的商务英语教材评价模式,对《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以下简称《体验教程》)进行分析评价。
  (一)教学目标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它的目标是使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商务活动中,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提高商务英语的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跨文化、跨语言的商务沟通能力,满足现代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体验教程》在前言说明了本书是为了提高广大学习者的商务英语交际的能力;Introduction部分也指出这个教材旨在提高商务人士用英语进行各种商务情境交际的能力和培养商务学生将来进入商务世界所需的商务知识和技能,使得学习者流利而自信地使用英语来从事商务,提高其职业前景。由此可见,《体验教程》的教学目标与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和学生需求相一致。
  (二)教材内容和组织方式
  《体验教程》与《同步练习》、《听说教程》、《教师用书》以及配套的录音带和配套资料一起,构成一套《体验商务英语》的系列丛书。《体验教程》以题材为中心组织单元,又在每一个单元中以功能为根据组织其“技能”部分。每个单元通过讨论与学习者相关的重要国际商务话题导入学习;然后是相关商务词汇、听力、阅读、语法和商务技能的学习,中间穿插形式多样的任务活动;最后在充分学习,掌握相关内容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案例学习和商务写作练习。整个单元的编排层层递进,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实践性训练打下基础。但是,各个单元之间的发展关系却有些模糊和零散,既不是根据话题的复杂性或重要程度,也不是根据语言点的递进或是根据技能的有用性等。
  (三)语言知识和技能
  国际商务活动交际中运用标准语音和各种语调来表达想法和感情非常重要。《体验教程》的听力材料来自现场录音,学习者能真实听到来自不同国家的商务人士的对话,学习不同的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方面,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语言点复习”和“词汇”,分别涉及一个语法点和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商务词汇,此外,教材的最后还针对每个单元编排了重要商务术语的注释和有中英文注释的词汇表。而本教材最注重的还是英语基本技能在商务活动中的实际运用。“听力”材料来自与话题相关的真实采访,包括不同口音的英语,有获取主要信息和需要详细记录等不同需要的听力练习;“开始”设置一些关于本单元主题的问题供师生讨论;“讨论”旨在让学生通过一些有趣的话题把语言能力和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技能”则是介绍一些真实的商务活动情景,供学生做真实交际前的模拟训练;“案例分析”以一个真实存在的公司或机构为情境,要求学生角色扮演,解决实际问题。“阅读”素材则源自《金融时报》等著名财经报刊近年来刊登的与该话题相关的文章,有极大的针对性和趣味性。“案例分析”有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在前面的情境下完成一个写作任务。不足的是,不同于普通的翻译,商务翻译在措辞、思维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体验教程》对翻译这个重要的技能却没有任何的涉及。
  (四)商务知识和技能
  《体验教程》的题材覆盖面广,基本上涵盖了国际商务活动中涉及到的重要话题。第一册涉及日常商务工作,包括介绍、工作和休闲、餐饮娱乐、求职等;第二册涉及现代商务活动,包括网上销售、市场营销、计划、新企业、产品等;第三册和第四册涉及现代企业管理和商务活动,包括全球化、品牌、策略、竞争、企业文化、资金筹备、并购、商业的未来等。《体验教程》极其注重商务交际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在掌握商务知识的同时能在各种情景下熟练处理事情,其中有打电话、参加和组织会议、商务谈判、解决矛盾、决策制定、社交、投诉等等。就是通过这些商务话题和商务技能,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得到综合的训练,为将来进入商务世界做很好的热身。
  (五)文化
  “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束定芳&庄智象,2008:130)《体验教程》在听力、阅读、案例分析等部分都选用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公司或者组织的文章和材料,让跨文化意识在学生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渗透进去。它甚至在第一册和第三册中单独以“文化”为话题,让学生深刻体会并学习跨文化交际。但是鉴于跨文化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作者认为应该针对每一个话题,把有可能出现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和问题单独以一个部分的形式总结出来,让学生时刻都有跨文化意识,又能让他们较系统地学习到每个话题对应的跨文化知识。
  (六)教学方法
  《体验商务英语》,顾名思义,就是在体验中学习商务英语,它强调的教学理念是在做中学,在互动中成长。本教材提供了大量真实、生动的素材,将国际商务活动的真实内容引入教学课堂,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商务世界。在每个单元都有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等交际任务,每个交际任务都以真实的商务交际情景为参照,交际任务明确,鼓励学习者在完成交际任务的过程中利用所学语言知识,提高交际能力,将自己的经历和观点融入到交际活动当中。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导,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协调者。《体验教程》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和技巧,如“开始”和“讨论”的小组活动和讨论;“词汇”、“阅读”、“听力”、“语言点复习”的课堂全班共同学习或课后自主学习;“技能”的对子或小组活动;“案例分析”的讨论、角色扮演、独立写作等。
  四、结语
  《体验教程》以体验式学习为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通过小组讨论、对子活动、自主学习、角色扮演等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模拟真实的商务活动情景,把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与商务交际技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商务英语学生进入职场做了很好的训练。尽管《体验教程》在话题整体编排、商务翻译和跨文化培养方面有些不足,但总体而言它可称当今市场上不可多得的商务英语好教材。
  参考文献:
  [1]David Cotton & David Falvey&Simon Kent.体验商务英语综合程[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董洪学.Evaluation A Business English Coursebook— New International B Business English[J].中国英语教学(双月刊),2004,27(6):92-95.
  [3]张雪梅.关于两个英语教材评估标准[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4(2):61-65.
其他文献
摘要:诗词是中华文学中的瑰宝,是中华古代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主要途径。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国际大环境中,各国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中国诗词文化和诗词文学要想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它的动人心魄的美,必须经过翻译这一媒介。在翻译过程中汉语诗词中的文化意境是一重点,同时也是一难点。本文在引用一些翻译理论之后,对比分析了几首汉诗英译的不同版本,重点阐述了其中文化意象的不同处理策略。
期刊
摘要:随着竞技健美操的飞速发展,其动作难度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运动损伤也增多。本文通过对广西师大校队竞技健美操大学生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部位、损伤原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预防损伤的措施。  关键词:运动员;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2  一、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损伤的因素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道德经》亚瑟?韦利和辜正坤两个全译本的对比分析,来探讨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文章介绍了《道德经》的两个译本和译者主体性的基本含义,以及从互文修辞格、数词虚指、汉语成语的翻译和基于训诂学基础的翻译四个方面来对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对比得出的结论。认为小到词法、句法,大到文化的传播,不同的译者所采取的不同的解决办法正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关键词:《道德经》;辜
期刊
摘要:随着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翻译媒介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同学们希望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指导下,迅速掌握翻译要领,尽快提高翻译水平。但如何才能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则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以研讨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教学;翻译;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1  一、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期刊
摘要:汉语言中的普通词语虽然很容易对译为外语,但它们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独特意味却在对译时丧失殆尽。汉语言中的普通词语很多都代表着中国式的文化意蕴。本文主要明确了汉语言元素,即汉字的演变,阐明了词语在汉语言文学中的核心地位,并将明月、流水等具有中国式特色普通词语进行分析、剖析其中的中华意蕴。文章最后论述了研究普通词语的中华意蕴的意义。  关键词:普通词语;中华意蕴;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H03 文
期刊
摘要:本篇探讨了语言学中的,“言语行为”,并设置了相关练习。旨在讨论用合理的练习讲抽象英语概念传递给学生的可行性。  关键词:speech act; direct speech act; indirect speech act  中图分类号: 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2   This assignment includes four parts
期刊
摘要:“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这句名言告诉我们文学的产生几乎与人类一样的古老,每个人的童年都曾沐浴过文学的阳光。可见文学是与生命相伴的,是长在生命的深处的,它像生命的泉水一样,滋润人的心灵。文学的这一特点已经使它上升为一门艺术,而每门艺术都有自己的物质媒介,文学的物质媒介就是语言。因此,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文学,学英语也是这样。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 文
期刊
摘要:借代是英汉语言中常用修辞格。它与语言及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对英汉借代辞格的理解及翻译产生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借代;理解;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2  借代是英汉语语言中常用修辞格。借代是英语和汉语中一使用范围很广的修辞格,它是仅次于比喻的第二大修辞手法。借代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中, 不直接说出这事物的本来名称
期刊
摘要:依托行业和企业,共同建立产学研紧密合作的运行机制,已经成为发展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订单式教育的出现,使人们找到了产学研结合的最佳形式和实现途径。订单式培养是由职业教育基本规律所决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有效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推进高职教育发展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1
期刊
摘要:《红楼梦》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面,是一部了不起的巨作。该小说现有的两个英文全译本,即霍克斯的《石头记》和杨宪益与戴乃迭的《红楼梦》,风格迥异但各得其所。本文主要对《红楼梦》第三回的两种英译文进行简要的评析和鉴赏,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的品鉴两种译本的迥异之处,进而把其中优秀的翻译手法和思想更好的运用到文学翻译实践中去。  关键词:红楼梦;语言;文化;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