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观测系统对复杂构造叠前成像效果的影响分析

来源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zxyz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叠前偏移成像效果与观测系统密切相关,明确观测系统参数变化对成像效果的影响对观测系统优化设计至关重要。利用复杂构造区三维物理模拟数据和实际采集的宽方位三维地震数据,进行了观测系统参数的退化处理试验,分析了道密度、观测宽度、线距变化对叠前深度偏移的影响。分析表明:1)观测宽度影响构造成像效果,增加观测宽度利于提高深层构造的断点、断层、断裂下盘成像清晰度和陡倾角同相轴的连续性;2)有效道密度和炮检距分布的均匀性影响偏移噪声的强弱,提高道密度和炮检距的均匀性利于压制偏移噪声,提高剖面信噪比;3)接收线距影响中浅层
其他文献
以丙型水驱特征曲线为例,推导了在合理注采关系下的阶段水驱指数和阶段存水率与含水率的理论表达式,用于分析评价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为油田制定下一步的开发调整措施提供理
鸡年消防,唱了一曲“黑色咏叹调”。据统计,1993年,我省共发生火灾805起,日平均2.2起,火灾烧死148人,烧伤115,人直接经济损失5521.6万元。与1992年相比,火灾的4项指数分别上
油水相渗曲线是多相渗流和驱替分析中核心内容之一,目前实验室常规的相渗曲线测试往往不能满足地层的温度压力条件,如何正确地获取代表实际储层温度条件下的相渗曲线仍存在很
1993年10月29日,对湖南省浏阳市人来说,是一个难以忘记的日子。 这天上午8时35分,浏阳市市郊南部响起了阵阵爆炸声。人们担心的花炮行业“十年一次大事故”的灾难又不可避免
与北非地区下志留统热页岩相对应,在四川盆地及周缘龙马溪组底部同样发育了一套大面积分布、高伽马值、高放射性的热页岩,综合利用钻井、测录井以及地化等资料,在建立该套热
CO_2吞吐是提高油井产量和采收率的有效措施。采用油藏工程综合评价方法,优选出CO_2注入量、注入速度、浸泡时间和放喷速度等吞吐参数,并在苏北油田开展了现场试验,平均换油
针对煤层气储层低孔、低渗及裂缝发育的特征,在储层改造时,需要尽可能地沟通储层,增大储层的泄气面积和煤层气的流通通道。在对我国煤层气储层地质特征及储层压裂缝网形成理
针对延川南区块部分煤层气排采井因排液量低,煤粉卡泵频繁,煤粉从煤层中析出至井筒无法排出地面,部分排采检泵周期短,无法实现煤层气连续性排采的问题,开展了延川南煤层气防煤粉工
印尼C油田为开发后期的老油田,如何进行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与运用是现阶段油田挖潜的关键。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地质统计学等理论基础上,根据现有岩心、钻井、地震等资料,采
砂砾岩体沉积常发育于盆地的陡坡带,内部多期砂砾岩沉积叠置,构造复杂,地层标志层不明确,后期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变形严重。通过相邻井测井曲线特征无法找到同一期次界面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