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论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q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视觉传达艺术相关概述
  视觉传达艺术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概念,涉及范围十分宽泛,内容新颖。由于视觉传达艺术创新设计是利用视觉形象将相关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因此,一直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商家的欢迎。视觉传达艺术将商品、商家和消费者三者联系起来,利用相关文字、图片等将情感观念传达给人们,给人以精神文化层面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视觉传达艺术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变化。现今,视觉传达艺术已经经历从商业美术转变为平面美术等多个环节和阶段。创新的视觉传达艺术已经能够通过视觉符号来实现信息的传达,需要艺术设计者在实践设计中坚持不断提高设计水平,更新艺术设计理念,最大程度的满足现阶段人们对视觉传达艺术的要求。
  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创新理念探讨
  (一)设计理念的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要想保证视觉传达艺术的设计能够符合时代的潮流,得到人们的认同感,首先要对设计理念进行创新。视觉传达艺术的创新设计理念,与设计作品的实效播放有直接的关系。视觉传达艺术的创新能够利用文字、图片、色彩将时代的特色充分展现出来,因此,在进行设计理念创新时,要把握好时代的特征,将时代特色充分的展现出来。只有利用创新设计理念充分融入到整个设计过程中,切实满足人们的需求,才能够使设计出的作品更具价值。
  (二)视觉语言要创新
  语言在设计过程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就是一种“语言化图形”与“图形语言化”的过程。艺术设计师在进行视觉语言创新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两个方面,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调整,以符合用户要求。在视觉语言中,色彩、图片、文字是其中的重点内容,艺术设计者要加强对这三个方面视觉因素和美学的创新,使其在实际运用中能够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三)表现方式要创新
  根据艺术设计者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表明,创新设计理念的表现方式不同,引起的作用效果也不同。在进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时,设计师要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利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进行设计,并要求产品设计必须注重新意。表现方式的创新是视觉传达艺术创新设计理念的关键,艺术设计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观察力,加强创新,突破自我,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四)设计理念要体现绿色和现代化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要求艺术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充分体现出绿色环保和现代化的理念。现代人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但是环境因素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需要真正的将绿色设计运用在实际生活中,使人们能够在美好的绿色环境中生存,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五)创新要实现多元化和个性化
  视觉传达艺术的创新设计要求实现设计多元化和个性化,不断整合完善,实现原有设计的个性化、设计方式的多元化,根据现代创新设计理念,加强视觉传达艺术的创新设计作品中现代特色设计理念的融入,使作品内容更加丰富,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在进行个性化设计时,设计者需要利用生产和设计的目的将作品个性充分展现出来,提高人们對个性化设计的认识。利用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底蕴的共同作用,向人们展现产品的意义,并使产品功能得到切实发挥。视觉传达艺术的个性化设计能够使设计师的自我定位和价值得到实现,创造出更具个性化的作品。在进行设计时,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特征,以创新的设计理念为前提,从根本上突出设计的个性化,全面系统地分析艺术设计,明确设计定位点,拓展视觉传达艺术的新领域,使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作品成为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统一体。
  (六)具备民族特色
  图形是艺术设计的重要依据,是视觉形象的载体。民族特色文化中的图形、色彩、文化内涵等,能够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作品提供丰富的素材,将民族特色与视觉传达艺术相融合,能够达到现代化与民族化的有机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化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
  三、结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经受了极大的冲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理念迫切得到创新。因此,设计师应改变陈旧的思维方式,从设计理念、视觉语言、个性化、多元化、表现方式等方面,对视觉传达艺术的设计进行完善改进,提升设计作品的创新性,以推动视觉传达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省大连市)
其他文献
探究式教学的改革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勤学好问的原初求知欲望,帮助学生树立主人翁观念。与以往满堂灌的接受式教学不同,探究式教学改变了教师唱绝对主角的地位,教师仅仅扮演导向或主持的角色,与学生一起共同领会知识获得的过程,让学生真切体会思想碰撞的张力,了解创新研究的方法。基于数字媒体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能够更好地发挥这一优势,为高校营造不断创新的良好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与思辨能力。  一、
期刊
摘要:微时代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同时也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冲击。在微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微视、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拓宽思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着力研究并着手解决的课题。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要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环境,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微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微能力,以微活动提
期刊
摘要:新形势下,宗教仍以不同的方式渗透到大学校园,致使部分学生盲目信仰。这不仅促使高校思政工作者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迫切思政工作者创新工作方式,以便更好的引导大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宗教信仰问题。本文以山东某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心理成因及并探究思政教育工作策略,为宗教信仰学生的思政教育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词:宗教信仰;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高校学生群体中的宗教信仰人员呈现数量快速增长
期刊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变迁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2019年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1+X”职业证书制度,制定相关政策引领,并启动“1+X”证书试点工作。这种“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模式对会计专业学生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时也对会计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提出新要求。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会计专业;挑战;应对措施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应重点围绕着如何更好的服务国家以及最大限度地
期刊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地方乡土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助于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的体验。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将乡土文化资源有机融入历史教学中,既能够有效改变历史课程结构内容单一的现状,又能够为历史教学提供众多教学素材,提升学生的真实具体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切实地探索历史感悟历史,逐步形成关注家国命运的情怀。  一、依靠自然乡土历史情景,传承家国
期刊
“叮铃铃……”,清脆的下课铃声响遍校园。“下课了,同学们休息。”老师的话音刚落,我就如箭一般的射出教室,飞奔到图书长廊,迫不及待地找到它——《安徒生童话》,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我沉浸在书中的精彩故事里,周围的一切仿佛被按了暂停键,只剩下我认真看书的身影和翻书时的“唰唰”声。  学校的图书长廊,是我课间最爱去的地方。校园的花园中间,有一个大大的雕像,它的造型寓意“知识就是希望”。图书长廊就围绕着这个
期刊
写作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选材立意、篇章结构、语法修辞等诸多要素,学生写作潜力的提高需要讲评方式的规范和创新,但又不是仅靠作文评讲就能一劳永逸解决的,这就要求作文讲评课应做到“四个结合”,即:阅读教学与写作评讲相结合,写作理论与评讲实践相结合,课内评讲与课外训练相结合,批改、讲评与作文修改相结合。  (一)阅读教学与写作评讲相结合。  语文教材的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入选新教材的课文则更具
期刊
摘要:谐谑曲原意为“戏谑”,“玩笑”。这一体裁最早产生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他被首先应用于世俗声乐作品,后来被广泛运用于器乐曲中。肖邦对谐谑曲体裁的贡献是巨大的,他把谐谑曲发展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他独立体裁的谐谑曲具有宏大的构思、史诗般的气势。  关键词:肖邦;谐谑曲  一、肖邦简介  “波兰给了他骑士式的心胸和年深日久的痛苦;法国给了他潇洒出尘、温柔蕴籍的风度;德国给了他幻想的深度,但是大自然给了他
期刊
摘要:当今时代,大众对于自身健康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体医融合”这项新型举措以促进全民健康为出发点,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中国当下“体医融合”的发展建设现状。笔者探讨了“体医融合”策略在改善全民健康方面的制约因素并分析其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进一步推进“医疗”与“体育”间的融合,进而推进全民健康事业的继续发展。  关键词:“体医融合”;健康中国;制约因素 
期刊
摘要:沃纳菲尔特企业资源基础理论通常适用于企业背景下,用以帮助企业识别有形与无形资源,并指导企业将这些资源转变为独特的能力,使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断获得竞争优势。结合我国现阶段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要求与科普工作推进的需要,该理论能够为我国现阶段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提供思路。本文将从公众个体层面出发,使用比对、归纳的研究方法探究沃纳菲尔特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对科普推进工作的启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