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推进和完善惩防体系建设纳入到企业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把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放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规范化建设带动和推进企业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的建设,把构建惩防体系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并落实惩防体系的实施规划,从而使惩防体系建设在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得到健全和完善。
一、全面分析,切实找准找全廉洁风险点
(一)形成立体风险防控体系
(1)“人”:在人事管理、干部任用、考核、评先等方面,是否有不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具体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导致领导决策失误的情况;领导干部不深入基层调查,偏听偏信,可能造成失察失误;泄露相关信息,可能造成不应有的影响;违反人事纪律,私下许诺先进称号、评定职、级等,可能造成人事管理不公平、公正的后果;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利用发展党员的机会,违反组织发展原则,收受被发展对象的好处,可能导致党员标准降低;在干部违纪案件查处中,坚持原则不够,查办不深入,可能造成错案等。
(2)“财”:不认真执行年初的财经预算,可能导致开支不合理,造成挪用、误用财政资金,影响工作正常运转;在大额资金的使用上,未经集体讨论,可能导致资金使用不当,给工作造成不利;年终财务决算时,由于帐表不符,可能造成财务数据不准,给财务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3)“物”:购置资产时,违反采购的相关规定采购物品,可能产生不廉洁行为;分配资产时,不按实际需要进行分配,受人情因素干扰或收受好处,违反规定分配,可能产生不廉洁行为;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录入不及时,可能造成固定资产丢失;资产处置过程中,处置不合规,随意处置,可能导致固定资产的流失。
(二)制度机制风险点
(1)不认真履行“一岗双责”,领导和监督职责履行不到位,造成本单位出现严重违法违纪问题。
(2)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发现有些制度不够科学、严谨,缺乏时效性,没有约束力,不能及时对其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可能造成工作中出现偏差。
(3)对制度监督检查不够,可能导致制度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不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对于排查出来的廉政风险点,纪委认真进行研究分析,一一提出风险防控措施,逐步形成“一项权力一套运行制度,一个风险点一套防范措施”和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廉政风险制度防控体系。
二、抓好风险防控,确保监督管理工作到位
(一)分级化管理,责任防控
推崇“分级管理”新模式。按照廉洁管道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要求,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际,形成防控网络。
一级网络:企业党委负总责,党政主要领导重点抓好两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确保两级班子及成员不发生违纪违法案件,实现宏观指导。
二级网络:科室负责所辖业务范围和专业系统内的直观风险防控工作。抓好自身和管辖业务范围内的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对全处重点业务公开工作加强协调和网上巡视工作,确保业务延伸到哪里,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就落实到哪里,把廉洁风险管理融入到业务工作的全过程。
三级网络:基层各站队负责本站队各岗位各班组内部的微观风险防控工作,包括风险排查、评估、监督管理等。
(二)规范化建设,有效防控
对全年任务目标进行分解,对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了必要的分解与标注,对基层纪检小组的配置、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标准提出了统一要求,将重点工程建设、物资采供、采暖费收取、先进典型选树、党员发展公示、工资奖金发放等六个方面纳入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来,打造党风廉政教育主题月活动,坚持从制权、管钱、用人入手,着力构建覆盖基层站队运行全过程的完整监控链条。
三、抓评估考核,提高风险防控管理水平
(一)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加强反腐倡廉教育
以廉洁文化建设为载体,积极打造党建品牌,着手建立先进典型的选树、引领和带动机制。大力选树“党员十面旗帜”、“十大杰出青年”等典型,通过专题培训、理论讲座、知识测试、廉政党课、巡回报告等形式,达到宣讲述廉、网络传廉、短信送廉、报刊登廉“四廉”功效,使党员干部广泛参与到“读书思廉、班子述廉、民主议廉、岗位行廉、家庭助廉”等实践活动。
(二)实施重点业务公开,推行“痕迹化”管理
成立重点业务公开领导机构,按专业分布设立公开小组,采取集中培训与具体业务具体指导相结合方式,选定数据上载员进行培训并将责任分解到人。
(三)加强廉洁网络化建设,实行量化考核
依托和利用好廉洁绩效评价管理信息系统,把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和廉洁文化活动及时进行实时网络传输,进行计算机统一管理,实现“痕迹化”科学绩效评价,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廉洁工作的深入、有序和规范发展。廉洁建设网络化发展,有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企业惩防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四、加强责任追究,建立监督和惩治预防警示机制
(一)加强监督资源整合
一是突出监督重点,特别是健全对领导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的监督,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原则,完善对领导决策层、职能部门执行层、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监督层的管理流程内部的制约和监督,通过参加工程发包会、招标定标会等会议对决策过程进行监督,通过抽查检查、走访调研、信访调查、信息反馈、审计项目等方式监督执行层,通过工作报告和述职等完善监督层的工作。二是整合监督资源,在管理流程内部建立信息联络员,既能收集信息,更主要是开展监督工作;适当引入外部监督,与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建立联合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引导职工深化“厂务公开”,形成监督合力。三是改进监督方法,在监督方法上,“讲”、“查”结合,既要打招呼,也要跟踪检查;在监督的渠道上,“党内”、“党外”结合;在监督时机上,“事前、前中、事后”三结合。
(二)完善惩治预防体系
一是严格考核及责任追究,对工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视情节进行经济考核、或组织处理;对违反党政纪律;对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决不包庇、姑息。二是完善查办工作机制,鼓励实名举报,实施实名举报查实奖励制度;开展阳光信访,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对信访举报调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三是进一步形成“以案促教”、“以案建制”、“以案强管”的治本功能。
(三)建立制度考核机制
通过建立完善制度、签订协议等形式,修订“三基“考核标准,规范廉政管理、建立“三重一大”决策监督制度实施办法”、重点业务公开实施办法、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制度等规定,开展日常巡查、专项督查、年终考核“三位一体”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机制的基本形成,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更加科学,考核结果更加客观,结果运用更加严格,不断提升惩防体系建设的综合效能和科学化水平,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一、全面分析,切实找准找全廉洁风险点
(一)形成立体风险防控体系
(1)“人”:在人事管理、干部任用、考核、评先等方面,是否有不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具体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导致领导决策失误的情况;领导干部不深入基层调查,偏听偏信,可能造成失察失误;泄露相关信息,可能造成不应有的影响;违反人事纪律,私下许诺先进称号、评定职、级等,可能造成人事管理不公平、公正的后果;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利用发展党员的机会,违反组织发展原则,收受被发展对象的好处,可能导致党员标准降低;在干部违纪案件查处中,坚持原则不够,查办不深入,可能造成错案等。
(2)“财”:不认真执行年初的财经预算,可能导致开支不合理,造成挪用、误用财政资金,影响工作正常运转;在大额资金的使用上,未经集体讨论,可能导致资金使用不当,给工作造成不利;年终财务决算时,由于帐表不符,可能造成财务数据不准,给财务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3)“物”:购置资产时,违反采购的相关规定采购物品,可能产生不廉洁行为;分配资产时,不按实际需要进行分配,受人情因素干扰或收受好处,违反规定分配,可能产生不廉洁行为;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录入不及时,可能造成固定资产丢失;资产处置过程中,处置不合规,随意处置,可能导致固定资产的流失。
(二)制度机制风险点
(1)不认真履行“一岗双责”,领导和监督职责履行不到位,造成本单位出现严重违法违纪问题。
(2)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发现有些制度不够科学、严谨,缺乏时效性,没有约束力,不能及时对其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可能造成工作中出现偏差。
(3)对制度监督检查不够,可能导致制度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不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对于排查出来的廉政风险点,纪委认真进行研究分析,一一提出风险防控措施,逐步形成“一项权力一套运行制度,一个风险点一套防范措施”和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廉政风险制度防控体系。
二、抓好风险防控,确保监督管理工作到位
(一)分级化管理,责任防控
推崇“分级管理”新模式。按照廉洁管道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要求,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际,形成防控网络。
一级网络:企业党委负总责,党政主要领导重点抓好两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确保两级班子及成员不发生违纪违法案件,实现宏观指导。
二级网络:科室负责所辖业务范围和专业系统内的直观风险防控工作。抓好自身和管辖业务范围内的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对全处重点业务公开工作加强协调和网上巡视工作,确保业务延伸到哪里,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就落实到哪里,把廉洁风险管理融入到业务工作的全过程。
三级网络:基层各站队负责本站队各岗位各班组内部的微观风险防控工作,包括风险排查、评估、监督管理等。
(二)规范化建设,有效防控
对全年任务目标进行分解,对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了必要的分解与标注,对基层纪检小组的配置、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标准提出了统一要求,将重点工程建设、物资采供、采暖费收取、先进典型选树、党员发展公示、工资奖金发放等六个方面纳入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来,打造党风廉政教育主题月活动,坚持从制权、管钱、用人入手,着力构建覆盖基层站队运行全过程的完整监控链条。
三、抓评估考核,提高风险防控管理水平
(一)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加强反腐倡廉教育
以廉洁文化建设为载体,积极打造党建品牌,着手建立先进典型的选树、引领和带动机制。大力选树“党员十面旗帜”、“十大杰出青年”等典型,通过专题培训、理论讲座、知识测试、廉政党课、巡回报告等形式,达到宣讲述廉、网络传廉、短信送廉、报刊登廉“四廉”功效,使党员干部广泛参与到“读书思廉、班子述廉、民主议廉、岗位行廉、家庭助廉”等实践活动。
(二)实施重点业务公开,推行“痕迹化”管理
成立重点业务公开领导机构,按专业分布设立公开小组,采取集中培训与具体业务具体指导相结合方式,选定数据上载员进行培训并将责任分解到人。
(三)加强廉洁网络化建设,实行量化考核
依托和利用好廉洁绩效评价管理信息系统,把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和廉洁文化活动及时进行实时网络传输,进行计算机统一管理,实现“痕迹化”科学绩效评价,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廉洁工作的深入、有序和规范发展。廉洁建设网络化发展,有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企业惩防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四、加强责任追究,建立监督和惩治预防警示机制
(一)加强监督资源整合
一是突出监督重点,特别是健全对领导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的监督,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原则,完善对领导决策层、职能部门执行层、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监督层的管理流程内部的制约和监督,通过参加工程发包会、招标定标会等会议对决策过程进行监督,通过抽查检查、走访调研、信访调查、信息反馈、审计项目等方式监督执行层,通过工作报告和述职等完善监督层的工作。二是整合监督资源,在管理流程内部建立信息联络员,既能收集信息,更主要是开展监督工作;适当引入外部监督,与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建立联合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引导职工深化“厂务公开”,形成监督合力。三是改进监督方法,在监督方法上,“讲”、“查”结合,既要打招呼,也要跟踪检查;在监督的渠道上,“党内”、“党外”结合;在监督时机上,“事前、前中、事后”三结合。
(二)完善惩治预防体系
一是严格考核及责任追究,对工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视情节进行经济考核、或组织处理;对违反党政纪律;对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决不包庇、姑息。二是完善查办工作机制,鼓励实名举报,实施实名举报查实奖励制度;开展阳光信访,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对信访举报调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三是进一步形成“以案促教”、“以案建制”、“以案强管”的治本功能。
(三)建立制度考核机制
通过建立完善制度、签订协议等形式,修订“三基“考核标准,规范廉政管理、建立“三重一大”决策监督制度实施办法”、重点业务公开实施办法、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制度等规定,开展日常巡查、专项督查、年终考核“三位一体”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机制的基本形成,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更加科学,考核结果更加客观,结果运用更加严格,不断提升惩防体系建设的综合效能和科学化水平,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干事创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