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调凄金石 清音入杳冥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祖父周莲波公在老家,因原宅过于简陋,他亲到南京向临时政府申请,购买这所已经颓败的都司衙门旧居,以廉价获得。于是祖父大兴土木,拆除碉堡等军事设施,改建亭榭,增设住宅书馆,再广植果木、园艺。大伯父再于杭州物色古董、字画、图书运至故里,俨然成为古镇世家,祖父改题居处为‘晦侬别墅’,以诗礼、耕读治家。衙门的刀光剑影,已成为蕴藉的诗情画意。”不需高旷,但求雅致,正是从这段文字,我走入“晦侬”,走近周素子。
  一?
  素子女士笔下的故乡,是花村鸟山、家有藏书;是节日里欢乐的气氛,折枝的杜鹃带回的春意;是儿时念念不忘的吃食——打年糕时孩子的喧闹、裹粽子时奇特的香气、姜糖麻糍那独有的味道、新麦饼内涵的丰饶、老家凉茶的沁人心脾,这些吃食只有穿粗布衫的山里人吃起来才不嫌粗犷反觉快意。故乡更是母亲的持家有道、含辛茹苦,那耳熟能详的一曲曲歌谣成为苦难年代里的一抹亮色萦绕心头;是兄弟姊妹童年时的嬉笑玩闹、灾难中的相互扶持;也是名为仆佣实如亲人的义仆的不离不弃。这份踏实的美好,并非单单因为隔了岁月的悠远在回忆中格外活色生香,而是深藏在心底的这份纯粹渐渐生长为一种深邃与平静,成为风雨飘摇的人生遭际中一份坚实的支撑。
  遭遇不公、历经劫难之后,素子女士笔下没有波谲云诡的叙述,也没有愤愤不平的语调,反而是浓郁的故园风物之美、人情冷暖之感。有如一幅水墨,没有刻意点染,却意境深远。我旋即被这种宁静所吸引,也因这份平静而困惑。
  此中要提的是《二姐》一篇,原本只是《姐妹》中的一节,将其抽离出来,单为一章,是因为这位身材娇小、短发齐耳、神态端庄的女子一生的遭际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缩影,她所担当的责任与所承受的创痛令人感慨。二姐品学兼优,却因身为女子在家中并无地位。虚龄十六开始养家,在政治风浪日渐汹涌的年代里,她用瘦弱的身躯守护着这个节节败落的家族。婚姻的不如意、政治上的抑郁和经济上的艰难,使得二姐终于精神分裂,痴痴度日。好转之后,为了家人她再一次牺牲自己,委身于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一家人才算有一间猪舍得以安身立命。在素子因“无户口”盲流罪被关押时,二姐深受刺激,踉跄地跟随着簇拥的人群,一路呼唤着她的名字。“对二姐的负疚之情,直到现在还在磨砺着我”,素子女士这句话发自肺腑。这声声的呼唤,即使我辈今天读来,也觉揪心之痛。
  编完第一辑,我方了解,这份平静与淡然其实是一种深藏不露的语言,在感到悲伤、怨怼、愤怒、困惑时,它反而可以将人抽离出这种难以名状的心境,把心带往高处。
  二??
  这份平静也是一个人内心的态度和高贵的坚持。素子女士才华横溢,工诗词,善书画,好金石,专攻音乐,却被打成“人民的敌人”,从此不得不放弃挚爱的钢琴专业,被迫与丈夫分离,带着三个女儿苦苦挣扎求存。在落户到富平农村后,缺水少粮,孩子们更是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为了改变现状,为了孩子们的前途,她几经辗转,曾遭遇关押,更无处申诉,为户口所忍受的奔波与煎熬让她心力交瘁,但她没有苦苦哀求,不仅仅是因为这并无半点作用,更是因为做人的那份尊严!在衣食无着之际,她也从不气馁,即使以拆破烂维生,仍旧一面劳作,一面讲《巴黎圣母院》《亚尔培·萨伐龙》《聊斋》,记忆深处的文化滋养陪伴她直面现实的血雨腥风。唯独放不下的是几个女儿的教育,“文革”中,抄家频仍,丈夫被羁押,学生也在上街游行,孩子们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于是她让孩子们辍学在家,自己教授语文、算术。进城之后,她念念不忘的还是孩子们得有学上,执著地让没有户口的孩子们入了小学、中学。在书中,素子女士曾直言:“面对惨淡的人生,眼泪是没有用的,也是没有时间流泪的。”
  我好奇,是什么支撑她面对强权时从未放弃做人的尊严和处事的底线?在面对人性之恶时,她是如何克制自己不过度沉溺于自我的哀伤?又是什么让她可以蔑视政治强权带给她的屈辱?在这本书中,对于历史的荒谬和残酷,她没有选择回避,但更多的是赞誉穿透黑暗的人性之光——迁转户口时,白村的父老兄弟每家给她两枚从坑洞里煨出来的合有芝麻叶的干饼,这已经是那个年代他们所能拿出来的最珍贵的东西;博学坚韧的袁炜带领她一起捡破烂为生,告诉她人生唯有坚强以对;名医刘大夫将其视为共患难者,亲授技艺,让她在艰难的年代得以有谋生的一技之长;阿春师傅仗义相助,让她一家人有容身之所;郑淑琴在落难时冒险探望,钟惠英甚至愿意助她逃往国外避难。正是这些素子女士感念在心的人和事,让她在困厄的年代里依然保有最朴实的信仰。
  第二辑中,无论残酷的命运如何碾压,她从不曾在精神上垮塌。饱经世变,看尽冷暖之后,她依然高贵。阅读和编辑的过程,也成为一种致敬。
  
  如今,素子女士定居新西兰,以书画为乐。她的先生陈朗在后记中言:素子“尤难忘于自己的故乡,正如陶潜所谓‘停云思亲友也’之义,其情更切、更深”。米哥病逝之后,素子女士曾做《金缕曲》以悼念:“泪也何为者。向鸰原、廿余年后,我今重洒。身世萍飘星霜历,岂少柔肠牵挂。忍得见,频教弓怕。百尺珊瑚敲摧尽,比长沙、才大难凭借。惟痛惜,欠陶冶。……”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今时今日只留下一颗未曾被时间洪流和历史残酷所裹挟的心灵。
其他文献
在今天,如果我们上网打开“知乎”,在这样一个供网友提问、寻求答案的平台,随处可见的,是诸如“如何评价XXXX?”的问题,尤以文化艺术类居多:“如何评价大卫·芬奇的新电影《消失的爱人》?”“如何评价周杰伦的新专辑《哎呦不错哦》?”,抑或“如何评价张晓刚/周春芽/曾梵志的画?”“如何评价徐冰的《凤凰》/蔡国强的《烟花》?”由此可见,今天的当代艺术确实深陷评价机制缺失的泥潭,持续遭受着人们“看不懂”的指
据丰子恺自述,他原本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偶尔为之,也是“虎头蛇尾”。1937年冬,日寇突犯浙江石门湾,丰子恺辞别“缘缘堂”,率亲族十余人仓卒西行,过着颠沛流离的“不平凡”生活。他常常在舟车旅舍之中,抽闲记录沿途所见、所闻、所感,“日记之习惯盖自此养成”(《教师日记·原序》)。  到目前为止,已知丰子恺的日记主要有四种,即《教师日记》、“避寇日记”、“避难五记”和“黔桂流亡日记”。  1943年,时在
两个小时从北京飞到宜昌  又坐了一个小时的车来到松滋  再坐三十分钟来到了麻水村子  这就是整个旅程  带我到傅家过春节  前面是中国南方的梯田  后面是美丽高耸的树林  中间是显眼的房屋  来到热情的傅家过春节使我在寒冷的天气里倍感温暖  既是音乐家也精通气功的大师傅成德  他教给了我许多中国歌曲  这些歌歌颂了崭新的中国  傅老师的妻子 做了许多好吃的菜  其中大多数都是她自己种的 种菜可以使
价值观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2013年岁末,以二战期间日本零式战斗机飞行员为主人公的电影《永远的零》在日本本土引发了一股逆流,同时,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关于它的讨论也在持续——有人说,它描写了战争中人性的挣扎,反战意味浓厚;而有人认为,它赤裸裸地吹嘘“零战神话”,意在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  早在70年前,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就注意到了类似的认识分歧。在她看来,日本现代战争电影
如何应对以互联网为支撑的信息科学对文学艺术的冲击和影响,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理论界所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此而言,王轻鸿教授的《信息科学视域与文学研究转型》(以下简称《转型》)可谓是直面当下现实、回应时代挑战的求真务实之作。作者从信息科学对文学研究的深层影响入手,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对当前文艺学研究中的学术前沿问题和学术热点问题,诸如当代文论研究的视角、科学话语的反思、日常生活审美化、
但可惜太聪明了,“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只用他修春秋的照例手段以两个“如”字略寓“俏皮刻薄”之意,使人一时莫明其妙,看不出他肚皮里的反对来。他肯对子路赌咒,却不肯对鬼神宣战……  孔丘先生是深通世故的老先生,大约除脸子付印问题以外,还有深心,犯不上来做明目张胆的破坏者,所以只是不谈,而决不骂,于是乎严然成为中国的圣人,道大,无所不包故也。否则,现在供在圣庙里的,也许不姓孔。  这一段话,不仅指出了孔
早就听说1966年作家出版社曾出版卡夫卡的《审判及其他》,“供内部参考”,因为封面为黄色,也称“黄皮书”。2011年春天,我从网上查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此书,于是通过“馆际互借”,三天内不出校门就从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借到了此书。  从图书馆取了书,拿在手里一看,果然黄色封面上只有三行字:“审判及其他、弗朗兹·卡夫卡、供内部参考”,没有其他任何装饰或图案。封底右下角也印有“供内部参考”字样,定价:1
提起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恐怕很多人会立即想起那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对于王安石创作这句诗时发生的故事,大概也是耳熟能详。从小学课本到各种诗歌选本,这首诗的第三句一直被写作“春风又绿江南岸”,但令人惊讶的是,王安石的原诗其实是“春风自绿江南岸”。这一问题已为前辈学者所圆满解决,但遗憾的是至今为止,大多数诗选依然写作“春风又绿江南岸”。  一桩公案的重提:“自绿”或“又绿”  北京大学的吴小
乡土是一首悠长的歌,是一记响亮的青春耳光,是游子心中一辈子挥之不去的怅惘。乡土书写在王跃文的创作中是一个贯穿始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踏入其中你会发现这是一个迷人、常常会被忽略的所在。但仅就小说集《漫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而言,乡土从王跃文笔下所呈现出来的,却是与他年龄和经历不相称的面貌,这为我所始料未及。因为很显然,“文革”前后那个荒唐的年代应该是他的少年和他的青春早期,但王跃文这个集子里的
一  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1922-2007)是美国二战后成就最高的作之一,也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性^物。他的包括《五号屠场》(Slaughterhouse Five,1969)、《冠军早餐》(Breakfast of Champions,1973)和《囚犯》(Jailbird,1979)等多部长篇小说在内的作品不仅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在美国公众中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