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随领导一行到某地农村“送温暖”,当地群众大呼:“上级领导又送‘盒子饭’来了”!我大惑不解,便向当地村民请教,他们告诉我说:“年年都有上级领导带着一班人马,给我们村送些旧衣物、米、面什么的,但这些像是‘盒子饭’、‘一次性筷子’,都是一次性的,温暖一会儿‘不保温’”。
村民们的比喻既形象又实在,它揭示了时下“送温暖”中的一些现实问题。每到年关,各地都开展送温暖活动,给贫困群众、弱势群体送钱送物,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过个好节日,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这本是暖人心、解人忧、帮人难的大好事。但是任何事情就怕搞形式走过场。一些领导为了“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组织社会各界献爱心捐款、捐物本身没错,可是他们却利用社会的爱心来为自己脸上贴金。为困难群众送几件旧衣物,几袋米也要兴师动众,车队浩浩荡荡,随从前呼后拥,镁光灯闪烁不停;当晚的电视上肯定有声,次日的报纸上一定有影,展示领导送温暖,群众感激不尽,热泪盈眶的动人场面。群众对如此“送温暖”戏称为“秀温暖”。
“秀温暖”当然不“保温”,往往还会伤了困难群众的心。送温暖贵在用真心、真诚、真情去送,在时间上要变年终关怀为终年关怀,不能年终热热闹闹一阵子,年过冷冷清清,平时无声无息无人过问。困难群众既需要年终的关怀,更需要平常关心。各级领导在送钱送物的同时,要帮助困难群众想办法,尽力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同时在制度上要建立健全扶贫的长效机制,变“一次性”送温暖,为常年“保温”,使贫困群体感到一年四季“温暖如春”。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潜川报》社)
村民们的比喻既形象又实在,它揭示了时下“送温暖”中的一些现实问题。每到年关,各地都开展送温暖活动,给贫困群众、弱势群体送钱送物,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过个好节日,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这本是暖人心、解人忧、帮人难的大好事。但是任何事情就怕搞形式走过场。一些领导为了“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组织社会各界献爱心捐款、捐物本身没错,可是他们却利用社会的爱心来为自己脸上贴金。为困难群众送几件旧衣物,几袋米也要兴师动众,车队浩浩荡荡,随从前呼后拥,镁光灯闪烁不停;当晚的电视上肯定有声,次日的报纸上一定有影,展示领导送温暖,群众感激不尽,热泪盈眶的动人场面。群众对如此“送温暖”戏称为“秀温暖”。
“秀温暖”当然不“保温”,往往还会伤了困难群众的心。送温暖贵在用真心、真诚、真情去送,在时间上要变年终关怀为终年关怀,不能年终热热闹闹一阵子,年过冷冷清清,平时无声无息无人过问。困难群众既需要年终的关怀,更需要平常关心。各级领导在送钱送物的同时,要帮助困难群众想办法,尽力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同时在制度上要建立健全扶贫的长效机制,变“一次性”送温暖,为常年“保温”,使贫困群体感到一年四季“温暖如春”。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潜川报》社)